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聆乐恩仇录 [复制链接]

查看: 7711|回复: 30
11#

但亨德尔并无持久的魅力——至少对我而言。他主要地是作为歌剧作曲家,但他的歌剧始终不合我的胃口——不太听得来,我感觉让人能琢磨的味道少了些——亨德尔歌剧中的男女主角有时听着只是在那里张着嗓子干嚎,而其歌剧的主题又多是“主旋律”一类的崇高旷远,就又与人隔了几层。这里,我们看出他与巴赫的区别,巴赫看似写的都是圣乐——那些宗教康塔塔,包括弥撒及圣诞故事这些乐曲,但巴赫的宗教音乐里充满了人味和人间色彩,你听着其实的感觉是温暖而亲切的——一句话,巴赫的圣乐里满是人间烟火,让人听了后心下无比的熨贴,这也是当代这么多人仍喜欢听巴赫的原因。而亨德尔亨大师的,听多了就觉得高广了点,“假、大、空”了点,“高、大、全”了点,我听下来觉得《马德琳达》不错,短歌剧《复活》(有人味)不错,《阿格里皮纳》不错。其他则均无印象。对了,他的《钱多斯赞美歌》着实不错。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

回复 21# jshakszx 的帖子

下次来北京,一定联系,我们去B老师最爱去的那家餐厅。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

与贝多芬擦肩而过

我有一阵喜欢过一小会儿贝多芬,那时在听别的音乐以前,先听一段贝多芬,无非是命运、英雄两曲,田园确乎 是很美的,但太过简单,每次想听以前那旋律先就在脑海里呈现了,想想不听也罢。后来到了所谓合唱交响就怎么也听不下去了,从此也就再不怎么听贝多芬了。他的五首大提琴奏鸣曲是初期古典风格的,但这样的音乐在那时到处都是,根本不是他的特色;小提琴奏鸣曲很晚才听,有几首听着相当不错,但跟其他人的比也有比他更吸引我的,所以也听得少;钢琴三重奏似乎是处在高位上的,那个还要听;钢琴奏鸣曲听不下去,铿铿地像在打铁。我最爱听的贝多芬作品肯定会雷死大家,是他改编的苏格兰及威尔士民歌,有一阵子听了好几遍——但这又反证我是真不喜欢他,因这并不是他原创的。有一个命题对很多人是适用的,即——你越喜欢古典音乐,你离贝多芬就越远——本人是这方面最显著的典型。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2-09-28 00:40:39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4#

穆索尔斯基令人魂飞魄散

我觉得穆索尔斯基是场景音乐的创始人,他的图画博览会写景状物,逼真传神,还很有现场气氛,堪可作恐怖电影的配乐。我有次一个人在家听他的《荒山之夜》,在晚上,只觉得黑忽忽间似乎有多个鬼影要从对面的卫生间里向我扑过来,大气也不敢出地勉强听完,就屁滚尿流地蹓到另外的房间去睡了——脸也没顾得上洗。但那曲子后来再也听不出这感觉了,我怀疑这该是酒醉后的作品吧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