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段 巴克豪斯的贝5钢协 [复制链接]

查看: 15613|回复: 140
11#

回复 71# 670707 的帖子

干啥要纠结? Bechstein 贝希斯坦(俗称:皇冠)的钢琴是这个声音的吗?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

原帖由 cj 于 2012-8-19 0:43:00 发表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2-8-19 0:32:00 发表
我录下了两个片段,用软件分析了一下,以1KHz为基准,B的高频明显大过A,到15K(MP3只能达15K)时,已超过7dB。而B在1K以下比A只少了不到1dB。和实际听感上是一致的。

我想印证的是:B不具音乐性(同时不具音响性,不HIFI)在同音压下,明显单薄(显秀气)和缺乏起伏,已超出贝森多夫钢琴与斯坦威钢琴的差异了。是什么原因  

什么原因?
因为我们每个人从转录A、B 里听到的都是《贝多芬:第 5 钢协(皇帝)》;而你听到的是《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故此与什么钢琴也无缘,明白没有?!

你可继续邀请开心果网友用软件帮你分析一下《贝多芬:第 5 钢协(皇帝)》 与《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有什么不同。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3#

回复 77# cj 的帖子

哦...你终于知道是《皇帝》啦?

把你今早找出的 SXL 2179 发个封面和内标照片上来,给我们养养眼吧!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4#

原帖由 cj 于 2012-8-19 13:56: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8-19 13:38:00 发表
哦...你终于知道是《皇帝》啦?

把你今早找出的 SXL 2179 发个封面和内标照片上来,给我们养养眼吧!

我重复多次看不起你原因是,我的贴比你的贴早发,你还来个故意,有水平你就从声音来说事情!!!
再说,LP片拥有那个版本,不代表人的高低贵贱..............
我的皇帝是SXL 2002,深紫色黄字,购入多年,当时不贵。没FS的版本,也不了解FS的DECCA的不同之处

再一次提醒你的做人做事作风,你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你有这个本吗?

大家讨论的是 Decca SXL 2179  Schmidt-isserstedt Conducts Vienna Philhamonic Orchestra、巴克豪斯(钢琴)《贝多芬:第5钢协(皇帝)》,而你昨天又弄了个什么《英雄》出来。今天又弄个什么一大早找了张大 Decca 出来后怎么、怎样,在晒野;叫你把你引以为傲的大 Decca 拍个封面 和 内标上来给大家养养眼,你可以说不拍或不懂上传,大家就不是不知道你在装 B 咯,然而你不旦不懂这样,还在发烂 “ 喷 fen ” ,还弄个什么SXL 2002 Hans knappertsbusch Conducts Vienna Philhamonic Orchestra、柯曾(钢琴)的《贝多芬:第5钢协》上来蒙大家。你这么小家 和 这样来蒙大家,有人会看得起你吗?真不知所谓也!多人多次叫你 “ 滚 ”,你还不懂是什么原因?不过你喜欢献羞也是没所谓的,大家就当是看小丑玩杂技咯。呵呵!

“ 有水平你就从声音来说事情!!!”
========================
怎么不用眼来听音乐了?现在装用耳来听吗?与你谈音乐,你有这个水平理解吗?前面早已说明A、B两者有什么差异,估计快瞎的也看到了,乜你睇唔到咩?还是睇唔明呀 ST ?哈~~

“ 再说,LP片拥有那个版本,不代表人的高低贵贱..............”
=================================
对啊!但不要蒙人。懂吗?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5#

回复 82# 670707 的帖子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8-19 13:46:00 发表
我急于想知道巴克豪斯在本录音中采用贝希斯坦钢琴的资料来源,然后我自己在器材上将巴克豪斯同类唱片进行比较,知道个究竟,呵呵。  

07兄也是比较性急的!对事物认真对待是件好事来的。赞!
这个事情还是等他们来辩明吧!

为了这个事情,我刚才找出了本关于巴克豪斯这5部贝多芬钢协的详细资料,上面啥都有,钢琴的照片也有,不过全是日文,正在研究中。
07兄你懂日文吗?懂的话,我就拍个照片,给你。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6#

回复 92# 670707 的帖子

好的,使用钢琴资料中的照片没有拍到是什么琴的品牌,但一看钢琴的内部结构,使用特有的琴槌就已经知道是什么品牌的钢琴了,等下拍了照片后发上来。其次,为免产生太大争议,俺晚点做一个标准录音上来给大家听听后就清楚A还是B好咯。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7#

回复 94# 670707 的帖子

不用客气!无所谓了!
正在等英国那边发母带文件过来,收到后给你听下,对比A和B那个转录更接近母带文件,最接近的那就是对的。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8-19 21:22:59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8#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2-8-19 15:51: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8-19 0:40:00 发表
能用软件分析一下:贝森多夫钢琴与斯坦威钢琴在八度音、音阶、锥音特点和发音特点上有什么不同吗?

我觉的B高频多 ,于是用软件做简单的定量,就这么一回事。
您的想法太多,也不懂技术。

“ 懂 “ 枝术的开心果,如题用你的技术弄好后再说吧!
俺当然不懂为达目的,弄虚作假、妖言惑众的枝术了........你懂的!
这方面小弟甘拜下风!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9#

[quote] 原帖由 cj 于 2012-8-19 16:04:00 发表
1,我的看法是我的自由
2,皇帝未命名(为皇帝)前是一首英雄赞歌,因拿破仑称帝...........................(大概印象)
3,你可看了资料才上网说听出是什么什么...................包括琴,我肯定不了解这版本.。
4,FS也没列出详细资料,我拿手头有的版本听比较不可以吗???我也不知道用了什么琴,认为A是个人喜爱
5,你有本事你可让FS说出录音用了什么,如出羞,也好证明我水平不够。
6,个别人粗鄙对待(没看出多人),我不在乎,因为什么人都有!!!
7,你同样粗鄙,我也不在乎,你说的A、B两者有什么差异是你自己东西,不致于要别人认同你的背心多夫吧???[/quote]
你的水平如此........无语!
倒下后说成是为了捡砂,而不是倒下的,见过;
倒下后说成不是倒下,而是为了食砂,还是第一次见。
今天长见识了!呵呵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0#

回复 92# 670707 的帖子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8-19 15:41:00 发表
好的,给先生增加麻烦了,可能别人会笑我们的行为,而此论坛是“音响发烧”,我们没有走错门吧?


1958~1959 年Decca HANS SCHMIDT-ISSERSTEDT 指挥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ILHELN BACKHAUS(Piano)的《贝多芬:1~5 钢协》说明书。













当时用的钢琴,请看清楚钢琴的内部结构是什么?已明显是贝森多夫钢琴的特征了。


=============================================================================================================





贝森多夫钢琴的内部特征。






=======================================================================================================





贝希斯坦钢琴的内部结构,与贝森多夫钢琴的内部结构完全是两回事。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8-19 19:41:00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