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段 巴克豪斯的贝5钢协 [复制链接]

查看: 15646|回复: 140
11#

回复 30# cj 的帖子

我认为先生是位认真对待发烧的朋友,故我愿和先生攀谈几句:一队箱子在小功率驱动状态下,音场便会靠前,声音“薄”缺乏纵深,这样乐器表面是铺得很开,然缺乏分离度,如此则层次感就没有了,“乐感”之类无从谈起。作曲家谱写钢琴协奏曲时,不会把主奏乐器搞的很大,可是现实中不少器材出来的钢协=钢琴主奏+乐队伴奏;这是背离音乐表达本身的。
TOP
12#

回复 32# cj 的帖子

先生尚记否,我听音方式可能与他人不同,我这次也是用笔记本电脑听的。前述音场问题是我对于音响器材与音乐的理解。我说过,在现实中听器材不会占有更多时间,声底和构件一听便知,客气话就看你怎么说了,呵呵。
TOP
13#

回复 35# 牛仔 的帖子

回先生,如果我没有记错先生是使用大口径+号角的箱子,试想如用20W胆机推动,圆号和小号肯定突出与弦乐部分。
TOP
14#

回复 37# 南海十三郎 的帖子

请问先生是否感觉A中的乐器将音场占满了?
TOP
15#

回复 39# 牛仔 的帖子

回先生,我曾经说过,既定的一对箱子,在音源等不变条件下,小功率下乐器和人声体形变大,优质的大功率时乐器和人声是缩小而凝聚的。
TOP
16#

回复 45# Rossi 的帖子

回先生,这款唱片我也是最近几月得到的老版,现在就缺他的单声道贝奏了,谢谢。
TOP
17#

回复 46# 中山张 的帖子

感谢中山先生详尽的评价,我用笔记本电脑听实在有点对不起富盛先生的辛劳。
TOP
18#

回复 42# 牛仔 的帖子

我们不在本帖里讨论功率问题,对于本帖而言有点跑题了;我只是想用亲身体验告知—当我采用一台后级基础上,再桥接一台相同后级,情况就如我前述。
TOP
19#

回复 48# 富盛 的帖子

富盛先生不仅在音响器材上追求好声,同时在软件转录过程中刻苦专研,是我辈学习的榜样!
TOP
20#

回复 48# 富盛 的帖子

我近来购买一些上扬、新昌、拿索斯、丝路等公司代理的一些历史录音唱片,发觉各家公司转录工程师对于原版唱片转录都有不同理解和风格,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