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以上网友的参与和认可,特别是07兄花了这么多心思写了这么多。因为这两天琐事比较多,导致不能集中心绪来继续这个话题,其实胸中已有腹稿,只是需要整理润色一番才能对得起观众啊。加之在孔子这个问题上面分散了不少注意力,以至耽误了正题。本当绕开这些赘述直接切入,但是思之再三,还是不得不啰嗦几句。
接前面的话题,为什么我要反复谈到法家和儒家,其实里面有个重要的原因。我们人格的形成,世界观的形成掺杂了很多的因素,那么追根究底要问问自己,我们文化的根在什么地方?无论你受到的是什么教育,也要问问你的思想体系里面什么东西才是占主导地位的。简单的说,不一定是虔诚的教徒,但是您一定要知道自己真正相信的是什么。那么,我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就在春秋战国,主要就是儒、法两家。两家的区别很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论述,简单的概括就是:儒家是我有什么就给你什么,法家是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儒家知进退,而法家却重制衡。这一点在早期的商鞅,后来的李斯,甚至再后来的曹操身上都表现的十分明显。在达成目标方面,无疑法家更直接,更容易成功。所以一般法家可以看成是取天下的“霸道”。而儒家在这一点上面却不够灵活,显得拘泥,所以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说法。但是,儒家却是治国的“王道”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血液里流淌着几千年来传承的文明,自然为人处世的风格逃避不了这两个思想体系的束缚,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两种思想体系其实慢慢地演化为两种生活态度。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小人——法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儒家。每个人都有做君子的愿望,但绝大多数的人(当然包括我)都有小人的行径。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太复杂了,留待大家思考吧。我的感悟是“我们迷失了我们文明的根”,在我们的思想深处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敬畏的灵魂了。我并不是说孔子伟大到没有人能够比拟的程度,我更不反对你可以崇拜其他伟大的历史人物,但是我真的不知道现时的中国有多少人是有自己的精神偶像,难不成我们成功到伟大到,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历史找不出一个人可以令我们膜拜和效仿了吗?
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是其中之一。所谓“字如其人”,短短数十年的人生如同一篇文章,有人华彩起伏,我辈大多只求语句通顺。然对待人生的态度就如同字迹一般,可以端正,亦可潦草。好的书法家无一不是从临摹先贤的法帖入手,我辈做人做事亦当如此——临摹先贤。
“琴棋书画”为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四大爱好,而琴排第一位,可见音乐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历来有“知音”一说,这有说明了音乐是文人之间情操的印证和心灵的唱和。与音乐相关的典故颇多,且颇雅。只就三国里面的人物来看,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周瑜的“曲有误、周郎顾”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包括司马懿。几位顶尖的军事家在当时应该都是顶尖的音乐家。无数的事例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体系里面,音乐是文化修养的一部分,是道德情操的一部分。任何脱离了人生态度来谈音乐谈音响都是苍白的、片面的。
非是我危言耸听,没有弄清楚这个道理,听音乐,玩音响,难免要迷茫,难免要走弯路。很简单,你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生,怎么能够找到适合的音响呢?
另外我讨论的一些观点只代表我个人,很可能与一些朋友的观点相左,我不奢求能够他们的认同,更不想与他们争辩。只希望我的一些感悟对真正有需要的朋友有小小的帮助。关于音乐与人生的话题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近期将就第一页谈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欢迎大家参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