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友的烦恼 [复制链接]

查看: 12542|回复: 46
11#

回复 1# 美貌的阿敏 的帖子

你这就是典型发烧友性格啊。你不发烧谁都不发烧了
TOP
12#

不烦何来进步?不烦怎么知道事物真相?不烦怎么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烦怎么知道别人听各种类型音乐、各种版本的唱片,从而明白彼此之间差距在哪里?不烦怎么知道听器材之声重要?还是房间处理声学效果重要?亦或是演奏之声、诠释方式、音乐作品本身的学习更为重要?网络和现实的共同点在于,他人的言行代表了其所走路有多长、多远,关键是我们是否具有慧眼善于发现和思考。音乐是种人类的精神和情感表达语言,发烧友如能练就音乐之耳,便能智慧的选择和权衡音响器材。我们非音乐专业工作者,但不能排除吾等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近日偶然看一段讲述古典交响乐知识的网络视频,乐队首席在演奏片段作品中具有机械性演奏的情况,即老师如何教,我如何演奏,考级通过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然缺乏对于音符背后的理解;例如,大提琴手演奏某首乐曲时,对于强拍子部分的揉弦前后问题,在相同和不同把位上揉弦幅度和轻重等这些都是根据乐曲思想内容所需而使用不用演奏技巧,如果千遍一律,那就是“一节一节的甘蔗”。器材和唱片不能过分偏重那一方,至少在古典音乐方面我不信说能播好立体声唱片而不能放好单声道历史录音的好器材。
TOP
13#

回复 3# 中山张 的帖子

张兄:你有所不知,中国交响乐乐团九十年代曾经来佛山天马影剧院来演出,我也去看了。当场我就被音乐所振撼。真是太美了!那种声音我至今不能忘怀。这么年来我一直在找这种声音始终没有找到。就算上百万的器材也没有找到!所以,烦!
TOP
14#

回复 13# 美貌的阿敏 的帖子

哎....阿敏兄!

您想用家中的音响系统与现场体齐,这是不可能的,多少银量和多顶班的系统也是不能办到的,还有唱片的品质呢,别想啦!
参考现场的声音为基准,调教音响系统时参照一下就算啦!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13 16:02:4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5#

和白兄一样,我也是特别喜欢苏东坡的。汇总东坡的几个说法,可以说明我们的理想人生————居有竹,食有肉;身无病,心无忧。竹子在古代赋予了很多的人格特征,如虚心有节等等,算是精神层面。食有肉是物质层面,古代食有肉的档次是低于食有鱼的,算是小康吧。当精神和物质不可兼得的时候,东坡的意思很明白:“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当一个人至少具备了小康的物质基础,还有点精神追求,并且还能够保持身心健康,那大概就可以算是理想的人生了。我们大部分的发烧友都是比较接近于这个标准的,至少有闲钱可以买器材和唱片,有心情和理想去追求音乐等美好的东西,有体力去搬器材折腾,如果能够搞定那个“心无忧”,我们也就“东坡”了。
TOP
16#

回复 15# houwei 的帖子

握个手,亲人哪!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7#

钦佩、欣赏东坡还在于他的人文精神,达官显贵,贩夫走卒,以至勾栏之内,红尘方外。东坡无一不能交。在他的眼中,或许这个世界就是平等的。与北宋时期形成的程朱理学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东坡对于女性的态度,不管是之前早逝的结发妻子王弗还是后来陪伴他终老的侍妾朝云,那份情义无价,令每一个读到这一段的后人无不赞叹不已。
历史上的文人,伟人。其实多有令后人诟病之处,其实这些也是通常人性的缺点,只是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的光芒已经掩盖了这些瑕疵,而一旦被发掘出来,又往往容易被无穷的放大。然而,东坡的一生却很难被人所是非。并不是他已经完美,只是因为他的真实,即使有什么不好,东坡自己已经看到了,并且非常坦诚的告诉了我们,所以一些在别人看似放荡不羁的行为,发生在东坡身上,我们只能叹服他的潇洒与优雅。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18#

能上进固然好,太强求就不必了,我比较啊Q:人人都要坐胡伯伯的位,那温叔叔的活就没人干了。哈哈
TOP
19#

回复 18# szlghyj 的帖子

他们其实都很辛苦的,不自在,没意思。
我在内心认真地问过自己无数次:要是他们逼我坐那个位置,怎么办。
您猜猜看答案是什么,对!您猜对了。跑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20#

论坛里都是踏上“不归i路”的苦主,痛并快乐着也不能说明我们的全部。软件硬件都是烧,无止境的投入换来的旋律带给你的感动,足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