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洛克的群星闪耀时——不错不错泰勒曼 [复制链接]

查看: 22693|回复: 40
11#

回复 1# shenming 的帖子

每个时代的作曲家最终会被所处的时代所影响,我们现在或许能够比较完善理解19世纪以前的音乐了,而20世纪现代音乐反而恰恰成了我们最陌生的部分。比如,斯特拉文斯基的献祭与幻灭;勋伯格那勉为其难的所谓秩序;巴托克的破碎与萧索,这一时代对音乐的理解,或许就看我们对于那逝去的20世纪历史的沉淀与扬弃了
TOP
12#

上张萨瓦尔的新片,这张把科莱里、泰勒曼、拉莫放到一起了,但泰勒曼是主体
P1010762.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2/7/15 9:08:05 上传)

P1010762.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2-07-15 09:08:05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

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1681年3月14日出生于普鲁士的玛格德堡(Magdeburg)。从小就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天赋。在莱比锡,当20岁的泰勒曼还是一位在读法律的学生时,他已经开始积极从事着各种与音乐有关的工作。终于,他决定放弃学业,从此他的一生完全属于了音乐。1705年他成为了沙劳宫廷(Court Erdmann von Promnitz in Sorau)的音乐指导。在那个靠近波兰的地方他逐渐认识并熟悉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出于对这些音乐特别的着迷,以至于后来他把这些音乐元素加入到了自已的音乐创作中去。一年后在艾森尼克(Eisenach)他成为当地一个乐队的首席。在那段时间(1706-1712)他与巴赫结识,他俩一起演奏音乐并成为好朋友。之后他又迁往法兰克福。1721年他来到了当时德国的音乐中心汉堡,并把那里作为自已永久的居住地。泰勒曼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包括歌剧,康塔塔,清唱剧以及序曲,协奏曲和室内乐作品等。他的音乐在当时很受欢迎,但之后却渐渐地被遗忘了。直到20世纪才开始慢慢被人重识,而古乐运动的兴起也使泰勒曼的大量作品被录音,其中葛培尔和他的科隆古乐社对泰勒曼作品的发掘和推广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葛培尔(Reinhard Goebel)1952年7月31日出生于Westphalian town of Siegen。他在科隆音乐学院跟随当时黄金协会合奏团(Collegium Aureum)的首席Franzjosef Maier学习小提琴。同时他在科隆大学学习音乐理论,为他今后拥有大量的早期音乐理论知识打下了基础。1973年他和一些科隆音乐学院的同伴创建了科隆古乐社(Musica Antiqua Köln)。1977年首次在ARCHIV录音,1978年同ARCHIV签订了专属艺人的合同,从此开始了在ARCHIV长达近30年的录音工作。

葛培尔,科隆古乐社和泰勒曼三者的结合可称得上是个梦幻组合,在ARCHIV的近30年时间里,除了巴赫,录制最多的就是泰勒曼的作品了。他们在ARCHIV共录制了八张泰勒曼的专辑:

一,1979年,录制泰勒曼的室内协奏曲,现再版于ARCHIV BLUE系列里(474 230-2)
二,1984年,录制泰勒曼水上音乐及三首协奏曲(413 788-2)
三,1987年,录制泰勒曼管乐协奏曲(419 633-2)
四,1989年,录制泰勒曼宴席音乐全集4CD(427 619-2)
五,90年代初,录制泰勒曼戏剧康塔塔Ino及一首D大调序曲(429 772-2)(已绝版)

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们不知为何而没有录制泰勒曼的专辑,其中95年有张Rebel的唱片里有一首泰勒曼的作品(445 824-2)

六,2000年,录制泰勒曼弦乐协奏曲1(463 074-2)
七,2002年,录制泰勒曼弦乐协奏曲2(471 492-2)
八,2005年,录制泰勒曼长笛四重奏(00289 477 5379)

凭借着对泰勒曼音乐传播的突出贡献,2002年葛培尔获得了由泰勒曼家乡(Magdeburg)颁发的Georg Philipp Telemann Price。也就充分肯定了葛培尔近三十年来与泰勒曼相关的工作。
出私藏古典碟,请移步: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4505585/
TOP
14#

支持神明兄。
中国艺术也一样,书法绘画不用说,戏曲上,昆曲雅极,平民化的京剧则难入耳~
所谓的发展真不是硬道理。
PRO + 诺丁汉十周年LP + Prism sound Orpheus + JBL4344MKII
TOP
15#

戈贝尔的几张泰勒曼作品都很好听,至于有人说没有深度,对我来说无所谓,好听就可以了
TOP
16#

回复 14# 吹水王 的帖子

吹水兄弟好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7#

泰勒曼(1681-1767)
泰勒曼可算是巴赫的同时代人,而且他还是巴赫的“老乡”;笔者第一次去德国,落脚点即是巴赫的诞生地爱森纳赫。早晨在小镇的街头漫步,冷不丁一抬头就看见一块门牌,上写“泰勒曼曾居住于此”,爱森纳赫真是藏龙卧虎,名人辈出啊!其实泰勒曼在当时的名气比巴赫要大(事实上,他是那个时代德国最有名气的作曲家),莱比锡乐正的职位早先是要请泰勒曼的,只因后者另有高就,市政当局才退而求其次选中巴赫的,想必这一掌故爱乐者都耳熟能详,在此不多唠叨。

泰勒曼1681年3月14日出生于Magdeburg,也是很早就表现出卓越的音乐天赋,虽然他的家庭一直压制他的这一天赋,但最终他还是选择音乐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当他20岁在莱比锡学习法律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全能的音乐多面手,既可以充当歌手,又可以作曲和指挥,还可以组织上演歌剧;那以后不久,他就放弃了学业,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事业中来。不久,他就在一个贵族那里取得了一个音乐职位,并由此熟悉了波兰音乐,并因之将波兰音乐元素引入自己后来的作品中。

大约一年以后,他就成为爱森纳赫一家公爵乐队的指挥,从1706年到1712年,他都一直在此工作,并在此结识了巴赫。两人成为朋友并经常在一起演奏音乐。当其时,巴赫为魏玛宫廷乐队的指挥;当巴赫的第二个儿子CARL PHILLIP IMANUEL出生时,泰勒曼成为他的教父。1712年,泰勒曼由爱森纳赫转至法兰克福,成为那里的市府音乐指导;1721年,他又来到汉堡,当时德国的音乐中心。在经历了最初的困顿后(有一阵他曾想离开汉堡,为此他申请了莱比锡托马斯教堂乐正的职位),汉堡成为他的永久居住之地,他成为汉堡社会的一个重要人物,并在那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广受追捧。

他在汉堡的工作极其多样化:教学、指导五所教堂的音乐事务、歌剧院的“艺术总监”、为爱森纳赫和拜罗伊特的宫廷作曲,还要为许许多多的庆典、仪式、纪念活动、新的任命乃至葬礼作各种各样的曲子。但泰勒曼的精力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在所有这些之外,他还要自己出版自己的音乐作品;另外,在属不清的康塔塔、受难曲、清唱剧和歌剧以外,他还能找出时间写作各种搭配的器乐作品。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8#

12首无伴奏长笛幻想曲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9#

12首无伴奏双簧管幻想曲,改编自12首无伴奏长笛幻想曲。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20#

原帖由 吹水王 于 2012-7-19 1:52:00 发表
支持神明兄。
中国艺术也一样,书法绘画不用说,戏曲上,昆曲雅极,平民化的京剧则难入耳~
所谓的发展真不是硬道理。

不赞成说京剧是平民化的!听听解放前老一背的再说吧。
京剧也是在大力推广之下才变差的,近代新编的剧目基本全是垃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