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次有趣的音乐欣赏和录音尝试 [复制链接]

21#

因为和上海朋友是第一次见面,所以特意征得了他的同意给他拍照。为尊重他,我尽量只给出他的特写。上海玩音乐圈子里的朋友有的可能会认识他。
2012_0623012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24 0:19:56 上传)

2012_06230123.JPG

TOP
22#

算是今天上午了,在MTCN-SY兄家和上海朋友及本地朋友还有一次黑胶欣赏交流活动,早点睡了,活动完了再继续报道。
TOP
23#

花鸟兄够陶醉吧,哈哈。大家都有个好梦吧!
2012_0623012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24 0:31:46 上传)

2012_06230121.JPG

TOP
24#

原帖由 stephen0831 于 2012-6-24 0:50:00 发表
好啊
不过动圈话筒灵敏度低,频响曲线两端衰减比较快,录小提琴空难以反映其正确音色。会不会闷、糊一点啊?shure beta57也许可以。
估计电容话筒更好点。

谢谢!你说得很对。普通动圈式话筒的确发现有这样的情况。话筒就像唱头,同样的动圈,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舒尔要比普通的好不少。电容式话筒还没尝试过。以后会尝试更多的设备以在实践中取得认识。
TOP
25#

原帖由 徕卡 于 2012-6-24 1:01:00 发表
精神可嘉可惜设备太差了,我这到可以用话筒跳过调音台进入数码直刻录音,出来就是母盘。


徕卡兄那里有啥好设备?下次可以尝试啊。
TOP
26#

原帖由 静听天地 于 2012-6-24 4:45:00 发表
好活动!支持!

但对一般的发烧者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谢谢!你说得很对!
我们总结出来最大的意义是一条:爱乐者还是要多听乐器,多听现场!发烧友则是怎么玩都行啊。
TOP
27#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2-6-24 7:13:00 发表
原帖由 功夫茶65 于 2012-6-23 20:04:00 发表
建议换个好点的调音台。嘿嘿
万事开头难!


谢谢老龚兄的鼓励和支持!
我们是以玩为主,以玩求趣,在玩中慢慢体会和进步。追求顺其自然的享受过程。
TOP
28#

原帖由 chinaxh 于 2012-6-24 14:50:00 发表
这个应该叫“XY制”的立体声录音

对,没错。
TOP
29#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2-6-24 14:58:00 发表
动圈话筒只适合用作打击乐或者铜管乐器拾音,弦乐器要动圈拾音只能听到钢丝声。


等我们转制好了,有兴趣的话请大家听听我们录的钢丝声吧。哈哈。
TOP
30#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2-6-24 15:19:00 发表
其实这种试验式的录音推荐用半专业的手提录音器材,比如SONY D50,要比这种配置录出来的效果好得多。

富盛用的EarthWorks M30或者M40是专业测试和录音两用的全向话筒,BBC古典音乐台外录采访也是用这个品牌,录音形式是小AB,在我看来话筒间距稍小了点,但是录音应该是还原度比较高的。

楼主这种只能叫做玩乐,不能作为参考。

对,你说的没错,我们主要是自娱自乐为主,前面也说明过了。后面可以慢慢再摸索和熟悉各种设备的特性。
昨天录下来的声音,我已经现场听了一听,肯定不完美,但是已经好于我们之前的想象。如果能转成数码格式,我们是不怯于发上来请大家交流指正的。
TOP
31#

上海朋友今天下午和我们提到他有SONY D50.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请他再带来一起比较了玩。
TOP
32#

继续报道。介绍一下这位上海朋友的情况。

这位上海朋友年纪并不大,接受过很好的高等教育,温文尔雅,气质内敛。从小酷爱古典音乐并学习小提琴,曾经拜过两位老师,一位是上海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另一位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师,跟着他们学了不少年。尤其酷爱巴洛克音乐,比如BACH,维瓦尔第,海顿以及稍后的莫扎特等。因音乐而与海内外不少爱乐人士结缘,与音乐大师霍格。伍德亦是很好的朋友,霍格伍德大师来华时,曾作长时间陪同,探讨。

与本地烧友MTCN-CY兄亦因乐结缘,相识于上海各音乐厅现场。此次特地利用假期过来以乐会友。
最后编辑johnleeh 最后编辑于 2012-06-24 16:16:55
TOP
33#

现场经过几次试录,最后确定作如此话筒摆位法。
近小提琴摆一支舒尔话筒作主话筒收录琴声。后面两支普通动圈话筒作XY制立体声收录环境声。
实际监听效果还不错。
2012_0623013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24 16:27:27 上传)

2012_06230136.JPG

TOP
34#

上海朋友再试录过程中拉了多首名曲。因为没带乐谱,我的听音房里亦没电脑可上乐谱网站对谱演奏,全部背谱演奏,遗忘和生疏之处难免,以乐为主吧。
2012_0623012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24 16:41:07 上传)

2012_06230126.JPG

TOP
35#

曲目有BACH的小步舞曲,G弦上的咏叹调,勃兰登堡协奏曲,维瓦尔第的四季,海顿的奏鸣曲,贝多芬的春天,莫扎特的小夜曲,陈钢的小提琴曲等等的片段。
2012_0623013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24 16:52:20 上传)

2012_06230132.JPG

TOP
36#

原帖由 ewb_topic 于 2012-6-24 16:53:00 发表
玩法花样很多呀,支持,赞


谢谢支持!希望大家有机会也能尝试对声音的多种玩法。未必是为了达到多大的高度。
人生,不就一玩嘛。
2012_0623013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24 17:11:06 上传)

2012_06230133.JPG

TOP
37#

也不是一直拉,拉一段时间,再坐下来听听回放,再讨论讨论音乐与音响的话题。其乐融融!
2012_0623014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24 17:46:30 上传)

2012_06230141.JPG

TOP
38#

当日我们玩下来最大的心得是:乐器就是乐器,音响就是音响。

音响不可能完全地还原乐器的声音,但听音响也有音响的好处。
TOP
39#

体会一,声音的重播和记录,经过的环节越多,失真和损耗越大越多。

这一点其实是在意料之中的,不过经过自己的实践再次得到了验证。
TOP
40#

实际上损耗从话筒就开始了,话筒实际上就像是唱头,同一类型的(动圈或电容等)外面看看都差不多,但通过实际比较来去就大了。尽管我们比较的还不多,但是已经有直观的体会。

国产的普通动圈式话筒明显信号的损耗和失真就大,录下来的声音不像了。虽然也不难听,但是柔化了,圆糊了,听上去似乎是染色,实际上是细节还原丢失与扭曲。

换上了舒尔话筒,声音明显要真实,细节多,还原效果好。说明舒尔的拾音系统好,素质相对比较好。以后我们还会尝试森海塞尔等其他动圈话筒,甚至比较好的电容式话筒。以取得感性的经验。

总结一:一切的还原的前提和基本是降低失真,还原细节。而不是风格上的追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