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拜访水寒居 [复制链接]

查看: 42302|回复: 102
11#



This, is Prinston Record Exchange.
这就是普林斯顿唱片店。经过Q兄这么多年的大力渲染,已经快变成地球人都知道的唱片店了。我算是去过几家唱片店,论规模,普林斯顿不算是最大的--店里有五七十万张的我也去过。这里的生意兴隆,但是别家生意好的也有。特别是德国店开的时间短,晚上快下班那阵子,人特多。但这里绝对是一家世界级的好唱片店。主要是品种好,价格低。看得出,店家不黑,他们的策略是唱片的快速流动,现金回流。纽约这次我只是还去了Academy, 实在是一般般。店里有一个玻璃柜子,放了一些高价片,我看了一下,也都是地摊货,主要区别就是价格更离谱。同样类型的唱片,普林斯顿的价格有的只有Academy的三分之一。不过想想Academy在纽约市中心,运营成本高啊。



我由于怕行李超重,买得很少。Q兄是大胃王,一下子又买了很多,以CD为主。普林斯顿的CD果然是价廉物美,看得我也禁不住买了几张。
贴几张这次在美国收的片子,不只是在普林斯顿。



Westminster的唱片在欧洲寻而不着,有荷兰的再版,拿在手里总有廉价的感觉。在美国就见得很多,在普林斯顿尤其不贵。现在后悔应该多拿几张。
这个三重奏是分量很重的,三位都是大家。Badura-Skoda后来应该是和奥斯特依拉赫有合作。



傅聪的钢琴录音,westminster立体声版,很难得。可能这是我从Academy拿的唯一一张片子。刚听了一下,太晚了,不敢放开听。觉得他的贝多芬处理得很特别,听起来和别人的不一样。明天要好好再听一下。



这张水星应该是出得不多。我高价买来的,今天听过,序曲那面非常好,场面宏大,动感十足。贝五那面可能是压片问题,全部时间都有呲吡的杂音。拿来在强光下看,好好的,一点划痕也没有。这就是在唱片店买片子的风险。店主没给任何品相描述,碰到这种事,自己认了吧。现在还在心痛。



这张更是笑话。回来后仔细一看,竟然是加拿大版。真丢人。不过音效真的不错,不知道美国版会好到哪里。



这倒是正宗的美国六眼,但是还没听,希望别再有什么问题。买老的立体声唱片,要对品相宽容一点,否则不会有乐趣。




这是普林斯顿所得,Jean Fournier的贝多芬小奏。左上价签撕白,这个店就是这点讨厌。






我最喜欢的Morini,收了两张,一张单声道,一张立体声。觉得单声道的效果更好,琴音更有穿透力。
TOP
12#

原帖由 Urania 于 2012-5-6 0:02:00 发表
wax cylinder


Richtig!






虽然是蜡桶,已经预示了日后唱片工业的发展脉络。你看,Columbia's Magic Note那个时候就有了。
这是形像的音乐罐头。
TOP
13#

原帖由 qsyd 于 2012-5-5 21:55:00 发表
老范不辞辛劳,从上海扛了不少好书给我,辗转洛杉矶、底特律。纽约百年老地铁,老范所到的车站没有电梯,又是主要站,地下好几层的地铁,老范的两个大箱子真沉呀,我俩一人一个大箱子,提到地面已是气喘嘘嘘,主要是老范给我扛的书惹得祸。深刻致谢!

这几天已看完了两本。

[qu


主要是我在洛杉机和底特律买的那些精装画册,太沉。里面有TIME-LIFE出的二战系列。小时候看世界知识画报的连载,那时候就很迷,后来才知道,都是从这套书里抄来的。上研的时候能进学校的教师阅览室了,里面就有这一整套书。一直想翻,把写论文都耽误了。本来想来美国搞一整套。一到洛杉机,就看到十几本,品相实在太新,忍不住就买了几本。这下又得一本一本地配了。

美国的书店实在是太好。比英国大名鼎鼎的查灵街还要好。



底特律一家四层楼(!)的旧书店。虽然乱,但是看着真舒服。





四架清华,蓬壁生辉。



这家在洛杉机,卖书和唱片。我在这里买了一本Casals的访问记,看完了。颇有想翻一下的欲望。



英文书的麻烦是总要歪着脖子看书名。



这家在洛杉机。这种书架上的梯子还有专门做的厂家。
一家旧书店,简直就是一座小型图书馆。



旧书店里的摆设。
TOP
14#

今天到此为止。明天来讲听的两场音乐会。真正难忘的回忆。
TOP
15#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5-6 12:11:00 发表
的确老范这次的照片质量太差,已经沦落到手机拍片的效果了,必须反省反省




这次特意没带D700。拿了佳能的小数码相机。还有一个iPod touch.  后来用iPod拍了几张,觉得不错,连佳能都懒得拿出来了。大相机没带是对的,两件行李加起来快六十公斤,实在背不动别的了。
TOP
16#

原帖由 gamboll 于 2012-5-6 17:45:00 发表
老范入黑胶大门从时间看也不算太久确有现在高深的造旨,令人佩服。

谢谢。谈不上任何造诣,这些年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总是有朋友提携,和他们互相切磋,学习到不少东西。
TOP
17#

原帖由 铁血十字 于 2012-5-6 16:41:00 发表
好家伙60公斤,买了些什么碟?




就是这么一个格子的东西,再加上几本书。



那几本一系列的画册是TIME-LIFE出的二战画史。美国这种丛书有好多种,但是TIME-LIFE这套是最好的。二战时还没有电视媒体,所以LIFE派出的记者实际上起到了后来CNN的作用。很多一流的大摄影家都为LIFE画报工作,像卡帕在诺曼底奥马哈拍的那几张著名的照片,就是专供LIFE的。布列松拍的巴黎解放的照片也选到了这个画册里。这套书唐师曾提到过多次。





上图是美军占领纽伦堡时在市中心市场列队。下图是目前的Hauptmarkt.  很明显,教堂边上的房子都是后盖的,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出来了。











其它的单本画册也有好的。比如这本书里有很好的插图,像博物馆里的陈列说明。这里选两幅,其一是盟军用的轻机枪。其二是美军的口粮。看小说里讲了那么多次的K-ration, 现在终于知道是什么了。



这本画册是苏联视角,用了好多苏联官方的照片,因此也被我选中了,因为很多照片以前没看到过。
TOP
18#




索尔兹伯里写的900天--列宁格勒围困纪实。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因为二战期间他就在苏联,人脉很广。他在中国最有名的书当然是那本Long March: The Untold Story, 我们译成: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个译得实际上不对,误导了。译成长征秘史应该更贴切一点。这里面体现了中国人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暧昧心理。



这本是写Casals,小书,200多页,飞机上看完了。颇有想译出来的冲动。




这个作者的上一本书是大名鼎鼎的“枪炮,细菌和钢铁”,获过普利策奖,是我目前读过的最启智的社会科学读物。我想这本书整个改变了我的历史观。现在他又出新书了,当然要买一本。



这本书的作者是约翰·托兰,写“最后一百天”,和“日本帝国的衰落”的。这是他的一本小说,叫“战争之神”。这是精装签名的头版,才30美金,所以拿下。



这本“中途岛”是美国海军少将William Smith的回忆录。他是参加中途岛海战的四位美军将级军官之一,负责指挥护卫舰队。算是美国体革命回忆录,不过好歹也是第一手资料。当时还拿了一本渊田美津雄写的中途岛回忆。付款的时候竟然忘记拿。这本以后还应该能找到。还有一本书也忘记了,是留声机杂志创办人的回忆录,那书就难找了。人名和书名都没记住。





这两本书都是Barbara Tuchman写的。这位女作家钟爱历史题材。她的名作是The Guns of August, 八月的炮声,获得过普利策奖。这里的两本书都比较有趣,.齐默尔曼电报,讲一战时美国参战的前因后果的。第二本是布盒精装书,史迪威和美国在华经历。Tuchmann战前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应该也有她自己的经历在内的。
TOP
19#



还是回到唱片上来吧。这套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五张,是PHILIPS金线版里最难找,也是价格最高的(当然要考虑到是五张一起)。这套唱片录制于1981年,当时格鲁米欧已经60岁了,对于小提琴家来说,这实在是一个高龄。和他大致一个年代的小提琴家,有几位还有数码录音呢?我还真一时想不出。80年代的片子,品相很好,一点噪音也没有。小提琴的声音有一点凄美,因为录音清晰,有一点点冷。和早年的模拟录音相比,有一种异趣。听这种唱片是一种享受。



这张舒伯特的小提琴奏鸣曲也是格鲁米欧的。片子本来就难找,我这张还是没开封的。美国的好片子真是多。舒伯特的小提琴奏鸣曲绝对是室内乐中的瑰宝,清新脱俗,非常耐听。




同样的曲目,Mecury早期单声道录音。唱片保存得很好,只可惜普林斯顿唱片店的价签,轻轻地揭,还是一大块撕白,一下子就把封面给毁了。





Navarra录的门德尔松和理查斯特劳斯的大提琴奏鸣曲,Capitol早年的名唱片。单声道录音,但是大提琴异常雄浑,穿透力很强。这种两件乐器的录音,听MONO一点问题也没有,而且有时真的比立体声好听。立体声有时更圆润,但是那种锐度都没有了。Navarra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大提琴家,我有他的一套贝多芬大奏,觉得是最好的之一。
TOP
20#

那真太好了。我先把Cellist翻一点出来,自娱自乐一下。
这些书里热的肯定是collapse那本。纽约时报畅销书,但估计版权应该会被人给抢了。他的上一本,枪炮,细菌和钢铁,国内不能知道有没有译本,台湾有人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