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肯培的贝多芬 [复制链接]

查看: 18058|回复: 64
41#

原帖由 mmxh 于 2012-5-11 14:13:00 发表
德奥荷系的柴五,我更喜欢Kempe——n,肯彭,彪悍非常。


不仅他的柴五,柴六及几首老柴管弦乐也非常到位。
肯彭死得太早,可惜!
TOP
42#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7-8 11:18:00 发表
价格炒作失去商品本来价值。酷暑天说句凉话:这里是唱片版块,不少人将发烧友分为器材派和唱片派,在此我不谈前者拥有多少唱片或者听过几首古典乐曲,仅后者而言,请问:在您的系统中将人手一册的海菲兹演奏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RCA出版)进行播放,第一乐章内拉出的双音以及双泛音有吗?富有控制力下所产生的银铃般颗粒性音色出现了吗?故此,我不认可将音乐爱好者归为两种类型。因为前者最大问题是不知道音乐该如何表现,后者

可以肯定地说,具备专业知识的发烧友从录音中获得的信息量是远远高于无专业音乐知识发烧友的,他们从中得到的乐趣也更具体,这点和美术作品欣赏上是有共同点的,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是说是梦呓,好像似乎不妥,最起码大家也是内心的真实感受!希望“专家”们更多是在论坛中通过一些帖子来普及知识,那就功德无量了。
如果自己具备专业知识,又不屑告诉别人,又要不经意中流露出对门外汉的蔑视,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这个世界上批评是很容易的,但关键不是跳出来说这样不好,这样不对,(朗嫌平同志天天骂,但解决不了问题,但最起码他的节目还是普及了知识的)
最好是能有建设性的建议,指导。
TOP
4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4#

回复 42# ttsoo 的帖子

先生言语中带有那么点曲解之意可以理解,就像我当初进本论坛与人争论孰是孰非一样,然经过时间洗礼,本人仅把论坛作为一个言论自由的公共场所,有观点就有讨论,很正常;您开出个钢琴家帖子,我看了,先生对于科尔托的钢琴艺术推崇极高,然我们是否能更深入一些:他作为上一世纪主观派最后代表人之一,在肖邦、舒曼、孟德尔松等人钢琴作品演绎方式上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作为钢琴教育家,他发现和培养的男弟子有李帕蒂、弗朗索瓦,而女弟子则有哈丝姬尔、尤菊拉、萨尔兹曼等人,我们能在这些大师琴声里听到多少科尔托的影子呢,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意义会重大一些。无需争论,有了些许灵感和结论找个地方说上三言两语便可。再回到本贴主题,第一音响出品的SACD其封面上的标价为3300日币,而EMI日本版SACD标价为3000日币,可是在国内人民币售价差距较大,为何?还是那句老话:品质决定。我们不防把该二家唱片同类唱片在高级的音源器材中播放其信息量那一款更接近与高级黑胶系统出来的声音,上述两家唱片公司的CD唱片即便已经用上开盘带为底本制作,然最终受限于格式的压缩性和受损性问题而弱于黑胶,这也是现代科技在民用电气产品中短缺之处。
TOP
45#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7-8 14:55:00 发表
先生言语中带有那么点曲解之意可以理解,就像我当初进本论坛与人争论孰是孰非一样,然经过时间洗礼,本人仅把论坛作为一个言论自由的公共场所,有观点就有讨论,很正常;您开出个钢琴家帖子,我看了,先生对于科尔托的钢琴艺术推崇极高,然我们是否能更深入一些:他作为上一世纪主观派最后代表人之一,在肖邦、舒曼、孟德尔松等人钢琴作品演绎方式上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作为钢琴教育家,他发现和培养的男弟子有李帕蒂、弗朗索瓦,而

        很佩服670707 先生的心胸,也许我理解错误您的意思。我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知识,欣赏和评论终究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来论坛就是希望能向一些方家学习,当然,也许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专业级水平,但在下相信:我和广大论坛上的非专业的朋友都一样,依然会乐此不疲。
        
        不耻上问 VS 不吝赐教 ,前提是真心喜欢这个,前提是大家都真诚的交流。

下面引《庄暴见孟子》中的一段
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TOP
46#

回复 45# ttsoo 的帖子

老师领进门,修身在自己,孤独与冷落,并非是坏事,思考与进步,距离拉大也。
TOP
47#

回复 45# ttsoo 的帖子

参加画展和音响展同然,在高大威猛的器材面前和线条色彩对比强烈的画作面前——扎堆人多,我们是否考虑用接近的色系体现自然过度,简约的手法透视人物内心,谈化色块衬托浓郁的背景色彩。音响之声能形成立体性的乐器演奏,这是发烧的HIFI至高境界,然而能展现拉赫玛尼诺夫忧郁、沉重的步法、神经质的冲突和挣扎、俄罗斯宽广的民族旋律——回归本体。
TOP
48#

几位大侠诗意非常,致敬。学到不少哇。
TOP
49#

原帖由 vansky 于 2012-6-8 10:42:00 发表
EMI Seraphim曾以两套双张出过Kempe+MPO的贝1、3、5、6、8,加上几首序曲,见下图。 (No.9是Giulini+LSO)
德版全集未见过。



德版全集见图。
TOP
50#

回复 49# mmxh 的帖子

呵呵,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