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新玩具柏韵pureaudio PA-10胆唱放(巡回试听活动请见29页,... [复制链接]

21#

       6月10日下午在中山麦哥家中有缘再度聆听柏韵 Pureaudio PA-10胆唱放;本次为更清楚地了解柏韵 Pureaudio PA-10胆唱放的风韵和性能,小弟带上三张比较难播好的唱片作聆听用:

       第一张播放的黑胶唱片:荷兰版 Philips 420995-1,奥赛乔指挥、卡雷拉斯主唱的《拉丁美洲弥撒》。为何我会选这张唱片做测试?这张唱片录音非常自然,宽阔、深远的舞台感、夹杂着从远处慢慢飘来的教堂堂音,连贯性极强的微弱信息量和微动态反差、起伏很大,再加上卡列拉斯演唱上情感感人、声线密集度、张力、刚度很强,能播好这张唱片的唱放就不简单了。这张唱片对唱放的 RIAA 还原能力、信息链和微动态反差要求很高,最高难度是能否还原出演唱者的神韵。播放这张唱片时如果没有还原出深远、宽阔的音场,没有堂音,背景后面长鸣的管风琴低频信息显现不出或信息反映不清晰,将会完蛋。在播放该唱片时柏韵 Pureaudio PA-10胆唱放能顺利过关,且有种音量越大越过瘾的感觉。哈哈……爽!










       第二张播放的黑胶唱片:英国版 Decca SXL2173,菲雨斯塔德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柯曾演奏钢琴《格里格:A小调钢协》。为何要用这张唱片做试听?钢琴是全音域性的乐器,单以钢琴奏鸣曲这类作品来测试还未够的,所以我选上钢协,加上《格里格:A小调钢协》把钢琴的所有琴键也用尽,且柯曾弹奏这首作品时比较内剑和平稳,没有鲁普弹奏的版本那么音响性强,故此对唱放要求更高;用这张 Decca 早期的立体声首版 SXL2173 唱片,也可以考验一下柏韵 Pureaudio PA-10 胆唱放对 Decca 早期立体声唱片均衡曲线的兼容性如何。通过聆听柏韵 Pureaudio PA-10胆唱放也是顺利过关。









        第三张播放的黑胶唱片:荷兰版 Philips 420203-1,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哈登伯格演奏小号《胡梅尔:E大调小号协奏曲》。这张唱片可考验唱放的中频段密度、穿透力、张力和音场的层次感。播放效果如果小号与乐队间混成一团,小号没有与乐队形成鲜明强列的对比度和层次感,小号偏亮或偏暗蒙、或没有强列的密度和质感的话,是不妥的。柏韵 Pureaudio PA-10胆唱放也是轻易通过这张唱片的考验,且效果很好。









       通过数张较高难度的唱片测试,个人觉得柏韵 Pureaudio PA-10 胆唱放很具欧陆系声底的风格,音乐性很好,各项要素和性价比也较高的一台综合性素质很高的胆唱放(以上听感是使用柏韵 Pureaudio PA-10唱放标配胆管为基础)。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2#

回复 360# winsonng 的帖子

原帖由 winsonng 于 2012-6-12 7:13:00 发表
顶,请继续换胆听感

当天下午听了一个多小时柏韵 Pureaudio PA-10唱放和标配的胆管后,大家要求换上老胆管听一下;这时Willson 版主拿出自己私家毒胆“毒害”大家,Willson 版主给 Pureaudio PA-10换上了2个60年代 TELEFUNKEN  12AX7(RIAA)、2个60年代 Amperex  6922(放大)、1个50年代 RCA  6X5GT灰屏(整流);换了胆管后,大约运行了半个小时左右,胆管开始渐渐进入状态。全换上老胆管给我的感觉是声音更平衡、纯度更高,密度、鲜活感、信息量、音乐性也提升了不小。很可惜当天没有很充足的时间让这些老胆预热,听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就收工了;我觉得在这段时间内,胆管的声音也是不断在变化的,声音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应该胆管还没有进入最佳状态。

个人觉得柏韵 Pureaudio PA-10胆唱放标配的胆管,声音已经是不错了;有条件的话,当然是全换上老胆就更佳;插过老胆下去后就很难再拨走的。呵呵!

以前听过很多3W元内进口和国产的胆唱放,发现多数在均衡曲线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且下盘容易脚软、低频欠缺解释力和音色浓郁为主居多。但这次试听 Pureaudio PA-10胆唱放,出奇地没有明显发现有这些情况出现,且音乐性很好。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3#

回复 361# shotchen 的帖子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2-6-12 11:44:00 发表
《拉丁美洲弥撒》在广州林生家听过一次,由那么小的喇叭播出来的效果相当震撼。那管风琴的低频很是利害。那天第一次清楚为何这张碟会经常上榜。

这张唱片最考验系统和听音环境的微动态反应能力和微信息解释能力,特别是低频的解释力和信态速度反应;一旦这些条件OK,你就会象坐在一个教堂中间位置来聆听一样,一层层源源不断并夹着无数微弱信息的堂音会从远处的舞台慢慢渗透到你处。

另可留意一下LP A 面6分钟处开始,在场境最深远处那层连续3分多钟不停顿的管风琴低音量的低频信息;以前在很多系统(特别是CD)听过,这层管风琴低音量的低频信息出奇地消失了;一些系统能出到也好,只是听到完全没有解释力、张力和质感的低频在细细声地 “ 嗡 ” ,根本无法解释出管风琴的质。在一些对低频有高度解释能力的系统和听音坏境下,你会很清晰地听到这3分多钟管风琴低音量的低频信息,是很有质和张力,且是高速扫描出来的管风琴低端,就连管风琴的低端高速脉冲气流也可以清楚听到。能出到以上这样的话,播放这张唱片就合格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6-12 17:37:05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4#

chen兄不用客气,音响系统首要任务就是挖掘唱片里的微弱信息!这个OK,其它就容易办好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5#

回复 370# winsonng 的帖子

您好!唱臂是SME 312(12寸)和高度风MC 30唱头。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6#

原帖由 Willson 于 2012-6-12 23:45:00 发表
已经和罗生相量了,正在安排去一趟广西和你们一起发烧,时间待定中。  

去广西发烧,有靓音响听,又有得玩,又可以去摄影。正啊!
报定名先。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7#

回复 381# 名琴LP 的帖子

非常多谢!到时要打扰你们啦!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8#

原帖由 静听天地 于 2012-6-18 0:18:00 发表
让麦兄也带上新出来的小盘去交流交流呀!

哈哈....这个提议很不错。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9#

回复 398# 名琴LP 的帖子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12-7-2 9:49:00 发表

正在试听中,有三台唱放进行盲听实验


期待听后感。
把黑胶唱盘的透明盖拆走,这样会严重影响正常播放。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02 14:31:38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0#

回复 403# 静听天地 的帖子

如遇到一些是固定盖子的唱盘,也要把这个盖拆掉,然后找人做一个阿加力的外盖,唱盘不使用时把整个盘罩住就OK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