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XTZ的声音哲学:效率与品质的矛盾 [复制链接]

查看: 2938|回复: 12
11#

适合音乐和家庭影院用的超低音[来源:XTZ] [作者:XTZ] [日期:2011-02-28] [热度:37] 难道超低音应该为音乐或者影院用途而作出单独优化么?

      一款声音中性、精准的的超低音产品是可以应对音乐以及电影两方面的使用要求的。如多人都认为应该把超低音分成两类:音乐用超低音和家庭影院用超低音。我们 认为这种分法是错误的。就像我们在“我们的声音哲学”这一章节中所介绍的情况一样,我们坚信声音的唯一参照对象便是真实,这一点对听音乐和看家庭影院都适 用。一些杂志可能会把超低音分门别类,并贴上“适合用来欣赏家庭影院,但不适合用来欣赏音乐”之类的标签。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对产品的评论无疑掺杂了更 多主观判断色彩,所以是不够客观公正的。

      不过我们也同意下潜较深、音色比较暗的产品更适合影院用途,而声音偏亮一些、反应速度更快的超低音用来听音乐更合适一些。但这些同样是基于主观判断,难以 被客观衡量。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有人非得想要做一个类似于这样的分类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拿出对应的参考标准。

我们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设计超低音的时候让它具备更多可选择的功能,这样它就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通过“房间调节”这一概念,我们的产品大多实现了 这个目标。
TOP
12#

XTZ声音哲学 >> 我们参照的标准是真实的声音我们参照的标准是真实的声音[来源:XTZ] [作者:XTZ] [日期:2011-02-28] [热度:32] 在关于声音重播的严肃讨论中,确立一个绝对的声音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当我们讨论Hi-Fi的问题时,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样的声音重播才是正确的重播方式。  按照我们的声音哲学,正确的声音重播必须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的声音。 对这项描述的解释非常简单,衡量音响声音品质的唯一正确方式就是对照真实的声音。其他任何方式都是主观的、难以衡量及量化的。 换句话说,重播的声音应该最大限度地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声音。

基于这个原因,要进行真正的参照只有对照唱歌的嗓音、乐器的声音以及现场音乐会的声音等等。 而像是电子乐器的声音、电影音轨当中恐龙的声音、深度处理过的唱片以及其他类似的声音由于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存在,所以无法进行对照。

当欣赏一张唱片的时候,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聆听的音量一定要正确。因为在不同的音量之下,人耳对声音的体验也是变化很大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