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真”的梦 [复制链接]

查看: 82575|回复: 177
11#

再者是真空管稳压设计。
我以前花了3000多块买了一套天津全真KT88管换上去,用了两月烧了一个,打电话给卖管子的人,他说市电不稳定也会导致烧管子。接下来换了好几批管,折腾了好久,一直以为是全真管的问题。后来换了金狮管,以为这下好了,没想到两个月后一样烧,才知道是机器内部设计有问题,冤枉全真管了。

所以无论是市电的稳定性,还是机器线路设计的电压稳定性,都会影响胆管的寿命及其表现。
真空管稳压,线路复杂,难做,成本高。但却有极大优势,就是保持工作电压始终稳定,这首先对元器件和胆管是一种保护。其次是对声音的影响很大,大动态时候保持电压稳定,保持音色优美不变,不脚软,不失真。我想这也可能是“新派胆机”的特点和要求。据我了解,国内很多著名大牌产品,都没有设计稳压系统。


还有是灯丝交流供电,设计胆机的人,可能都知道灯丝交流供电比直流供电好听,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较权威的说法,这有点像上面说的中医里的经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好像的确存在。据我这个外行人的想象,交流供电可能可以使电子均匀稳定的分布在真空的玻璃管中,从而达到最佳的导电效果。
但是灯丝交流供电虽然好,却很多设计者不敢采用,因为交流供电的噪音较大,不好控制,尤其是直热式的845、813管子。而X师傅设计的胆机,全采用灯丝交流供电,同时又把噪音控制的极好,这就不知道他有什么独门绝技了。

动态,速度和信息量向来是胆机的弱项。在一般人的想象中,80W的845后级,能推好木下正三,可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X师傅又有什么秘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可能就是他的核心技术问题了,待本人再继续学习。


通过以上的分析梳理,我明白了农民伯伯收藏的几百万的古董胆管,为什么敢在X师傅制作的845上随便插了。一部设计科学,制作精良的胆机,插什么品牌的管都能一样正常稳定的工作,对元件和胆管没有损伤。

而市场上那些中低档的胆机,我就建议烧友们不要随意换掉跟机管了。换一批不同品牌的管子,都会对电流产生细微的影响,这些影响就会慢慢影响胆管的使用寿命。我曾经在家电论坛上看过一个在调侃玩胆机的朋友的帖子,大概意思是说:等你换过一批管,把里面的元件“进补”一番后,也就宣告这台机器基本报废了。
呵呵,当时还不大明白为什么,现在基本搞清楚原因了。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2-03-24 21:38:29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12#

原帖由 sxxuejun 于 2012-3-23 11:30:00 发表
玩HIFI这么久,还是没能抵挡住胆机的诱惑,在声光色的胆的面前也变的非理性了。。。





您说的非常好。我以前对胆机也有误解,现在知道高档的胆机素质也是很优秀的。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13#

回复 40# harley1977 的帖子

感谢老兄提供更多的资料,下面一张照片就是伯伯拿熊师傅的845推木下正三。
845.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3/23 19:11:39 上传)

845.jpg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2-03-23 19:11:39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14#

回复 41# ghr2499p 的帖子

您说的很好,谢谢指导!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15#

原帖由 泰山日出 于 2012-3-22 17:21:00 发表
农民的系统是经常换的,好箱多,好机多,好管子,好CD更多,好车也很多,经常折腾,以前和半岛,蒙古佬去玩过,深圳音响发烧的领袖级人物。


呵呵,您说得对。伯伯开一辆路虎,伯伯的助手开一辆奔驰S320,我开一辆银灰色的高尔夫。
伯伯说:很漂亮的小车子。
我说:老车了,已经开了8年了。
伯伯说:世界上最经典的车子,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一部。底盘非常扎实,我一个玩车的朋友,曾经把一台W12发动机安在里面。。。,来,点上火,听听看。
“嘀嘀嘀。。。WOM!。。。WOM WOM!。。。”
伯伯笑说:很健康的声音,再开10年没问题!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16#

广州龙洞访洞主许校长

上周许校长热情邀请我们周末过广州龙洞交流。

说实话,我实在抵挡不住西湖双15监听喇叭的强大吸力。在168上我最喜欢看残剑831的帖子,他多次对器材做出中肯客观的评价,是西湖的用户,详细剖析了西湖音箱的优点特点。另外我在音响发烧站上也喜欢看一位叫“轩铭”老师的帖子,也写的极好。由此一来我对西湖倾慕日久,非常期待听到上面两位老师描述中的天籁之声。许校长这对箱子档次之高,也是我从所未遇的,岂能错过如此良机。于是周六早早驱车拉上熊师傅,直奔广州而去。
听音室全景.jpg (, 下载次数:5)

jpg(2012/3/26 0:10:11 上传)

听音室全景.jpg

西湖15.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3/26 0:10:11 上传)

西湖15.jpg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2-03-26 00:10:10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17#

许校长非常热情好客,说话速度很快,口无遮拦,率真直爽,我认识的这些老烧友都十分乐观豁达平易近人容易相处。

许校长已经60来岁了,说他从60年代就玩到现在。工薪阶层,烧不起这么多名器,于是开创“贷款发烧”先河,至今尚欠银行50几万,每月工资慢慢还。这种玩法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活的够自在,呵呵。

龙洞民宅租金便宜,于是许校长搞了三个地方来发烧,两个听音室,一个电影院。摆放西湖的是一层90多平米的大厅,够爽!西湖双15得有这么大地方展开拳脚,不然就太憋屈了。

据说这对西湖是美国一个录音室里放出来的,不是民用的,十分少见,外置分频器,两个15吋大喇叭非常迷人,看了直流口水,高音是号角,三个单元全钢磁。
迷人的喇叭单元.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3/26 0:25:17 上传)

迷人的喇叭单元.jpg

外置分频器.jpg (, 下载次数:4)

jpg(2012/3/26 0:25:17 上传)

外置分频器.jpg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2-03-26 21:16:47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18#

CD机是金嗓子转盘解码,是不是旗舰我不知道,许校长说二手一对要7W。
前级是西电胡的,听说现在做这个前级的原材料没有了,西电胡愿意出高价买回去。
后级是熊师傅设计制作的813。
金嗓子转盘.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3/26 0:30:27 上传)

金嗓子转盘.jpg

金嗓子解码.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3/26 0:30:27 上传)

金嗓子解码.jpg

西电胡前级.jpg (, 下载次数:3)

jpg(2012/3/26 0:30:27 上传)

西电胡前级.jpg

813后级.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3/26 0:30:27 上传)

813后级.jpg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2-03-26 20:45:43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19#

一进屋,先瞻仰一番神器,看到西湖上面有些许灰尘,我扯了团纸巾把他们俩仔细擦了一边,许校长在一旁偷笑,说等下拿块湿布来抹啦。

机器稍热,许校长放上一张《阿姐鼓》,我立刻跑回皇帝位。
第一感觉,低频非常的松茸而有层次,鼓声是一层层传过来的,它不是那么直接,甚至有点颤巍巍弥散开来的感觉,就犹如身处烟云黄山,暮霭透过薄雾,泛着氤氲迷离的霞光,恍若仙境。。。
那4颗15吋喇叭能量太大了,声音在90多平米的空间萦绕回荡。

我想起伯伯家那盘《轮回交响乐》,周五想在淘宝上买,怕速递来不及,只好作罢。带上了一盘“马泽尔1958年录制的斯特拉文斯基《火鸟》”,其中第四乐章也是我认为考验系统动态的好曲目,麦景图试音碟中就收录过这首。
我此次也是带着疑问:到底什么样的机器能推好西湖双15,大动态交响乐是检验的重要标准。

放上碟,选上曲,第一声大鼓蹦出来,接着铜号一鸣,犹如晴天霹雳,战马嘶啼。许校长和熊师傅可能没有准备,都不约而同看了看箱子。
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仿佛在客厅里旋起龙卷风,各种声音在不同的位置疾流,而且场景、位置十分清晰,毫不含糊。胆机推大喇叭放交响乐,我最担心的就是浑浊不清一片晦暗,这对813推西湖15,基本没这个问题。

。。。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2-03-26 20:46:18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0#

出发之前,熊师傅叫我带上一盘“白头佬”,斯托克夫斯基的交响诗选集,说他对第一首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很熟悉。

于是接下来放了这首曲子,狮吼虎啸,霸悍无比!众生只有静肃仰视之份。
之后我放了最后一首——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倍低音大提琴的呜鸣,浑暗萧煞,犹如黎明前两军决战一刻那蔽天旌旗风中鸣啸,勇士、战马、神兽,凝聚了所有能量阵阵喘息。那低音层层卷过地毯,直接钻进我们的裤管,农民伯伯说这对喇叭低音下潜能到30。

。。。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