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RE:唱片,唱盘&开盘机闲聊(上德国ABE单放机,升级ORTOFON 309... [复制链接]

查看: 244261|回复: 494
51#

回复 313# jacky70 的帖子

哦...是 Abbey Road 的皇牌,后期制作中心。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2#

回复 316# jacky70 的帖子

对,黑胶槽坑越宽,音质越好。

不是 ABBEY ROAD 的一般后期制作站,而是 ABBEY ROAD 现使用中最顶班的皇牌数、模后期制作 Workstation ;用这套东西来制作和播放高格PCM或DSD数字母带,就等于永不会老化和磨损的母带一样。广州已有几套落户使用了。

民用最顶班的开盘机最多只能列入广播级,而母带机 和 Workstation 才是真正的 Mastering 级别产品。Mastering 级别的东西就等于在音响、音频领域中的 “ 珠峰尖顶 ” 了。mastering = 母版的意思。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10 20:39:2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3#

回复 318# 中山张 的帖子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7-10 18:09:00 发表
因为玩开盘,所以和朋友聊起了开盘带.

我认识的一位曾经是宝丽金的当年主力乐手,这人有60多岁了.

当年和邓丽君一起去日本录音时候,日本录音师给了他一盘开盘母带的试听原版开盘带,留作纪念.当然,当年的邓丽君没有今天这样宝贝,他也没有放在心上,他保留至今,据说音效无敌,因为没有版权,不能公开发行.只能做为私人珍藏,不知道熟悉这方面的朋友,能否估计下市场价值?

邓姐的电台版LP大部分也过万,甚至几万;次母带至今就很难估价了,要视品相和成色状态,也要视那个专辑;如果是碰到已被烧毁的邓姐母带,且品相、成色状态完美的话,就真系无价了。呵呵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4#

回复 319# jacky70 的帖子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7-10 18:44:00 发表
模拟时代的录音设备不都是开盘机吗?除了直刻唱片之外.没听说母带机这个词汇.
此类STUDER A80就是你说的母带机(开盘机),先进行录音,然后后期制作,编辑成母带后,再用开盘机播放,输出信号到刻盘机,刻盘机刻母盘.张兄这个过程应该清楚了吧.
BEATLES就是在ABBEY ROAD录音室用的STUDER A80多轨来录制唱片的,你擅长电脑,查看下YOUTUBE吧.

也可以统称为开盘机,但只是级别和使用程序不同而已,一般最前端录音用的通常会使用MONO,且不会是多轨的,这个一般称之为真正的母带;中期制作就会使用多路合成,合成后就会进行混音和中期制作,最后就合成立体声两轨。

请问:您前帖的古典开盘带是与首版黑胶同时期制作和发行的,还是比首版黑胶后期一些制作发行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5#

回复 321# jacky70 的帖子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7-10 18:49:00 发表
耳听为实,找天去他家听一下.

不过很多资深烧友听了,赞从来没有听过那么好听的邓丽君,包括邓丽君的日本版黑胶,银圈CD,通通臣服,不知道真假.据说人家只肯放一首,而且是备份的.原装带从不示人,神了.

这样吧!
你去听过复制品后,觉得品质OK,物主也愿意的话,可帮他把这个次母带做成32/192 PCM 或 DSD数字母带,这样这个次母带就可以永久保存下来了,在家里存母带,因没有专业母带存放柜,带子是很容易会变质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6#

回复 324# jacky70 的帖子

怎样录法和使用什么设备,要视出品的要求;一轨一母带就是最顶级的大制作,同时要求录音师的水平非常高才可以,中、后期制作也非常复集,通常例如遇到一个过百轨的MONO录音,这样级别的中、后期制作费也估计会过百万。现在一些小形的录音公司就喜欢使用多轨的机器来录,这样就省很多成本;再约节的就直接用一百几十轨的数字平台来录音;当然品质也是相对最差的。

(关于同版本头版黑胶有的.我已经说了,无须AB比较.连这个时间,都不用浪费.)
==============
我不是说谁好不好,意思是谁出品和发行早些?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7#

回复 326# jacky70 的帖子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7-10 19:20:00 发表
介绍几张全新的开盘带,是美国公司出品的,每张500美金.贵了点.

这些是什么时期,出品和发售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8#

回复 325# jacky70 的帖子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7-10 19:17: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7-10 19:0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7-10 18:49:00 发表
耳听为实,找天去他家听一下.

不过很多资深烧友听了,赞从来没有听过那么好听的邓丽君,包括邓丽君......

这是个很好的主意.
不过傻子都知道了,这样的话,等于把次母带复制了.他的母带的价值就没了.哈哈.
当然,我希望他能头脑糊涂,老眼昏花.这是个比较困难的任务,估计到时我嘴巴都开不了,提出这样的请求.

这要视物主的心态了,如果他希望把这个(次母带)永久保存于世的话,就应该这样做;如果只想自己有,以收藏方式的话,存放价值只在于拿出来看看,就尽早多听为妙!应该怎样,最终还是以他自己的意愿便是了。如果他希望是前者的话,就越早做成数字母带就越好,带子始终也是会一年比一年差下去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9#

回复 330# jacky70 的帖子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7-10 19:38:00 发表
回张兄,RR是2005-2009年录音发行的,开盘带是现在出品和现在正在发售的.

这个开盘带老板是开盘带的死硬分子,经常参加美国CAS音展,和RR老板是私人朋友,买版权后,用母带制作的开盘带.

decca《西班牙组曲》和大卫《苏格兰幻想曲》这两盘也是近这几年转录和发售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0#

回复 333# jacky70 的帖子

这两盘带子是新转录的话,品质您可小心了!原因就别问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10 20:02:2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