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RE:唱片,唱盘&开盘机闲聊(上德国ABE单放机,升级ORTOFON 309... [复制链接]

查看: 243911|回复: 494
11#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12-3-13 14:01:00 发表
进来听jacky70瞎扯,你烧友的发烧房好整洁喔.




的确很整洁啊,专用发烧房就这个好处,功能专一.哈哈
TOP
12#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2-3-13 14:25:00 发表
既然扯唱片,请问各位:光碟唱片如果有划痕,能用打磨机来磨吗?最近有一帖说“麿了声音更好”,是否是扯蛋?


个人感觉CD有划痕,肯定是个遗憾,如果能够简单打磨处理,表面更加光滑,应该是个好的方法.前提是不要磨的太多,要磨的平整光滑,这是个功夫活.
TOP
13#

原帖由 wayned 于 2012-3-13 14:55:00 发表
特别喜欢软件墙,哈哈。


是啊,发烧硬件的最终目的还是软件的欣赏.

当硬件搞到一定程度,达到能够播好唱片的基本条件,就应该搞软件啦.去到一个烧友发烧窝,看看软件的种类,版本,内容,更能了解主人的品味和发烧阅历.
TOP
14#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3-13 16:49:00 发表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3-13 13:03:00 发表
玩了一阵子,人多杂乱,几个老友商量了一下,打算去火炭老麦那里玩.

听说刚上了SOUND LAB的静电喇叭,在美国CES音展上,获得了ABSOLUTE SOUND写手的高度评价,就直奔火炭.

香港的居住环境很狭小,对于喜欢玩HIFI的......

老麦的好野 N 年前都差不多被我


正是,如果有需要,过来之前我给你个地址短信,有时间一同淘碟也好.
TOP
15#

好的,请收短信.
TOP
16#

继续瞎扯.


上一组有历史回忆的唱片.其中两张是梅兰芳和张君秋的<京剧>,香港声艺发行.

另外几张是文革时期发行的革命题材歌曲.这些歌曲小时候收音机里听过,的确有革命的斗志,煽动力.非常好听,录音是中唱的,当年由中国外文书店发行的海外版,黑胶质量非常好,国内此类见到比较多的是红色的薄膜唱片.
IMG_077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12:34 上传)

IMG_0777.jpg

IMG_077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12:34 上传)

IMG_0779.jpg

IMG_078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12:34 上传)

IMG_0782.jpg

IMG_078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12:34 上传)

IMG_0783.jpg

IMG_078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12:34 上传)

IMG_0784.jpg

IMG_078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12:34 上传)

IMG_0785.jpg

IMG_078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12:34 上传)

IMG_0786.jpg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03-14 16:12:33
TOP
17#

两张好玩的7寸唱片,一张是罗文的非卖品,一张是日本姑娘唱中国歌,录音很好,是COLUMBIA日本录音,人声的甜美真实,胜过很多的中文录音.配器和演唱也很有中国风味.

邓丽君那张就是无难兄让我上图的红标,据坊间讲,83年宝丽金发行了2张一套和1张一套的邓丽君伊丽莎白体育馆纪念版,当然2张的比一张的音效相差很远,开始发行的时候是带红标的,后来供不应求,就继续加印,品质也很好,可是就没有红标了,带红标的音质是明显的好.

这张陈百强的<凝望>,很多人手上都有,几十块的唱片.不过这张有所不同,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奥妙.这个版本是当年限量有编号的1000张创业纪念版中的0706张.每张有陈百强的亲笔签名.至于为何叫创业纪念版,小弟没有答案.在当年动辄发行十几万唱片的年代,能够有1000张纪念版,是个非常值得纪念的.至于音效,个人比较过,明显的比普通版好,这让我想到了近年发行的黑胶,始终有些没有拨开云雾,声音的鲜活度,水分,细节都有缺失.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在碟片的生产阶段.黑胶的材质,压碟的工艺和设备,已经只能是作坊式的啦,不能有当年的品质要求.CD的压片产地(关乎碟片材质,压碟工艺和设备等硬件)影响音效表现是个不争的事实,即使当年同步发行.我想不会为了特别的产地问题,重新混音和后期制作吧,当然个别例外是可能的.
IMG_078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29:50 上传)

IMG_0780.jpg

IMG_078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29:50 上传)

IMG_0781.jpg

IMG_078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29:50 上传)

IMG_0787.jpg

IMG_078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29:50 上传)

IMG_0788.jpg

IMG_078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29:50 上传)

IMG_0789.jpg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03-14 16:33:13
TOP
18#

关于WESTMINSTER的唱片,很多黑胶老玩家都接触了.

我是最近才关注了这家中文叫西敏寺的公司.49-66年间的小公司,旗下还是有不少好的音乐家的.MORINI,RENARDY,DE VITO等,都有过录音.

这家公司的音效还是很好的,感觉分析力和动态,都有明显8的优势,还有乐器的分离度和高频的纤细.据厂家介绍,他好聲的法宝主要是在刻碟阶段下足功夫.主要有:1)不使用内圈,内圈的空白区到主轴有5-8INCH,每面的时间不超过17分钟,确保没有内圈失真.2)沟槽之间加大距离,减少互相干扰和声音的失真.3)母带录音和刻盘时的速度控制,尽量多的距离,记录少的声音信号.

当然,上面的这些措施,主要是用在LAB系列,别的系列是否使用,不得而知,希望了解的烧友,多谈谈.
IMG_0790.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3/14 16:45:04 上传)

IMG_0790.jpg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03-14 16:45:04
TOP
19#

还有两张有趣的唱片分别是:

1) WEA混音大碟,透明胶片,A面林子祥+叶倩文,B面陈百强+林姗姗.其中一首歌曲是<CHACHACHA>,记得被当年很多大陆歌手翻唱过,动态强劲,节奏很HIGH.

2) RICHERT1962年在意大利的录音.1960年在赫尔辛基首次出国演出轰动后,接下来的美国之旅也反应强烈,这个录音是意大利之旅的现场录音.这张是意大利版本的,本来没啥的一张唱片,但是我发现封面是大DG,里面是小DG,可能是二者更换的70年前后,有些混淆使用吧.
IMG_079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50:47 上传)

IMG_0791.jpg

IMG_079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50:47 上传)

IMG_0793.jpg

IMG_079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50:47 上传)

IMG_0794.jpg

IMG_079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14 16:50:47 上传)

IMG_0795.jpg

TOP
20#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3-14 16:58:00 发表
除李赫特和邓丽君那两张外,其余的偶全部都唔识。哈哈

长见识了。多谢jacky70兄的分享。


张兄专攻古典,这份执着值得学习.业专则精呀.我都是走马观花,深入不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