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一:低频的调整
测试低频除了试听熟悉的音乐之外,还有更加精确的办法,而且不需要太多的专业设备。网上下载一个扫频软件,存到电脑里,然后输出不同频率的信号到前级,听有没有驻波和峰谷。通常,对应房间的长度、宽度、高度分别有三个驻波频率点,如果试听也是如此的话,就要针对驻波的频率采用足够体积的吸音体。这方面网上资料很多,我就不码字了。
(先预告一个,下周会有国内原创的diy遥控吸音体介绍。敬请关注!)
对于长方形的小房间,我试过很多种摆位后,严重推荐刘汉盛的螺孔摆位法。具体大家百度一下。
要注意区分驻波和系统低频臃肿浑浊。驻波是某一个或几个频率点才有,其他附近的频率甚至是谷。而低频臃肿浑浊是低频连续的频率都存在臃肿。驻波靠摆位和房间处理解决,低频臃肿靠垫材和线材解决(前面说过了,前提是三大件配置合理),其中垫材调整投入小,见效大。
除了少数调音型脚钉,多数脚钉都是倾向于收紧低频的,所以在低频臃肿的系统,上脚钉总是会有正面的效果。但是要留意,在收紧低频的同时,中高频会不会“薄”或者“亮”,这是初玩脚钉最容易碰到的问题。
上了脚钉,还是臃肿的话,就要从线材来调整。但每套系统线材都有10几根,先从哪一根换起呢?
——似乎喇叭线和后级电源线对低频的改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