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贵阳 [复制链接]

查看: 12282|回复: 44
11#

家访五:

杨大志,著名长笛演奏家。在他家聆听一张他在日本NHK录制的弗兰克长笛奏鸣曲,除了应该用炉火纯青去赞美他,我还觉得他的音符之间有一种隐秘的联系,绵长的气息因此有了诱人的感染力,乐句进行中的连续性稠密且饱满。当我赞叹那个钢琴也配合得含蓄节制浑然一体、是谁如此厉害时,杨老师也称赞那个钢琴家的厉害,并介绍那人是日本目前第一好的钢琴家。可惜他家人气旺盛,交谈热烈,没有能够好好领受这辑音乐,深感遗憾。杨老师说,这是一张刚录成的小样,还没有出版发行。我想,等出版了,我该求他给我一张签名的,然后细细地听。
见到杨老师时,是在一个小屋里,还有我刚拜访过的王亚飞老师。第一眼看去,就为他的神韵喝彩,那时候还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只见红光满面的脸上有威严和平和两种神情,这两种神情蕴含在轻轻的微笑里,有一种宽厚的容光焕发出来,这是一种令人不能有丝毫轻视的能量和光彩。我用疑问的眼光望向王老师时,他也刚好要给我介绍:这位就是杨老师。于是,简单寒暄一番,我们就进入了他的音响房。
刚才的小屋,是一个主要经营二手高级音响器材的一个音响商的办公室,他们是邻居,也是好友。来到杨老师的家,看见的器材,也不比那个经营音响的少多少,一地的JEFF ROWLAND大家伙,还有ThresholdMBL等机器,一对Genesis珍妮西施350音箱高大威猛地矗立在机器两边。这些都是我很久前就熟悉了的器材,正想着可以重温他们的声音,杨老师却把我引进另一个房间。这是一个小房间,几乎被音响、茶几、沙发占满了空间。房间光线昏暗,音箱色调暗黄,音箱的中间有一个模拟壁炉的造型,这些使得这个房间有了一股暖洋洋的意味。杨老师开始忙于泡茶,我就端详起这套器材来:音箱是一对大型的古董,上世纪七十年代产的天朗肯德堡Canterbury,这个15吋的同轴喇叭是天朗的骄傲,是至今最成功的15吋同轴喇叭,控制线圈运动的磁铁是现在找不到了的钢磁,使它的声音比现在的产品多了一份浓郁的稠密,那是一种能让人沉进去的美好的怀旧。宽松从容的声音从皇室气质般的箱体平缓地流淌出来,温润柔滑,有浸泡温泉的感觉。用它来听巴洛克的音乐最妙,那种对人心的抚慰和对光明未来的坚定的向往,历历呈现、涌向胸臆,直教人灵台澄明、心清气爽。这对音箱的技术指标极高,但它却极易伺候,只要是能出温暖声音的功放就好,不需大力气,即或声音不是那么高贵的功放,推动它时也照样能出现一个十分高贵的声音。杨老师这里就只用了ONIX CD50+ONIX A-160简单的组合,就已经有一个富丽贵气的声音。配上清香的铁观音茶,还有华美的巴洛克音乐,安详、沉静、平和、舒适。
第二次来杨老师家是周末的晚上,人多,于是我们就在大厅聚着,这个大厅有近50平方米的面积,半间被音响器材占用了,另外半间有大型沙发。这里逢周末就都人多,都是一些发烧友,听说都是奔着杨老师的音乐知识来的,他会给人家播放各种音乐,向大家介绍音乐的背景和内涵。张眼一望,藏碟该不下于2000张,绝大多数是西方古典,也许还会有一些藏起来的没被我看见。有一个北京口音的人用极悦耳的话不断地提出问题来,我自惭形秽,于是应对得好难。杨老师在一旁笑着看我,也许这是他要常常应对的场面吧。我们面对着的这对大箱也有一定的年龄了,当年它在Genesis这个奢侈的门楼里排行老四,正面48吋铝震膜盆低音喇叭、一条铝带负责中音、31吋铝膜高音喇叭,背面还有1个铝膜高音。4个负责低音的喇叭由随音箱配来的伺服放大器推动,这个伺服放大器可以调整相位、高/低通、音量,用以完美配合房间的声音条件和与另外推中高音的功放的性格匹配。杨老师这里准备了两套功放伺候它,ROWLAND的和谐前级+Model 9后级应该是润滑暖厚的特点,而这次听的是用MBL6010D前级+Threshold SA12后级,线条感很清晰,细节丰富、不过分而显得十分自然。CD机就只用一台MBL1531合并。这样搭配出来的声音十分平衡,音场很深很开阔,动态能力特别强,能量充沛,定位精细。低频下潜能至18Hz,这已经是人耳的极限,极少有音箱能够有此能力。这一套器材的声音是全面的、健壮的,一切的音乐都可在它身上得到优秀的再现,但它是准确的、理性的,它的感染力是深刻的,不象小屋里那套老天朗直接给人美好。屋里的是女性化的,大厅里的是男性化的。
日常的杨老师,要应付繁忙的教学、演出、录音工作,还有一些音乐协会、乐队的行政事务,但他的动作没有惯见的忙人那样的急促匆忙,却是有自信的平缓,这是厚重的人才能有的气质。工作之余的时间,就都是音响和茶吧?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也是发烧友的一员,并且乐于将知识分享,是音响的幸事啊!在杨老师这里,“发烧”与艺术平行。
02.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2/3/3 17:54:54 上传)

02.jpg

0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3 17:54:54 上传)

03.jpg

0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3 17:54:54 上传)

04.jpg

TOP
12#

“天下烧友是一家”,这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发烧友在接待其他城市的发烧友时,总显出格外的客气,并且总格外地愿意敞露心扉。尽量地抖露自己的观点,强硬的观点会寻找较柔软的表达方式;设身处地接受对方的观点,表示赞同和欣赏,相反的意见会得到尊重的保留。在这样的融洽气氛中,两方面都有获益,都能开心满足。不乖戾、不偏执,没有虚荣、没有浮躁,虽素昧平生,却一言而相知。这是贵阳发烧友留给我的印象。
一个城市有了这样的一群人,那一定是这个城市里最动人的一道风景,不论这个城市是繁忙的或者是烦躁的,这一道风景一定是阳光的、活泼的、健康的、美好的,是生的滋味。贵阳的发烧友与其他地方的发烧友没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讲究生活的品质,拒绝颓废,习惯于欣赏,并敏锐地感受生活的乐趣。他们当然是拥有了一定生活能力的人,但不一定都是财富过人的人;他们不一定都拥有大量的闲余时间,但一定会抽出时间欣赏音乐,并保持习惯;他们不一定能够搭配出完美的声音来,但都能够为自己已经拥有了的音响器材发出来的声音特点而陶醉;他们或者仍然有对现有器材存在不满足之处,那么更高的追求就会鞭策他更加地积极。“更高的追求”似乎普遍地存在于发烧友中间,这是这个群体具有旺盛活力的根源。有一个经营药材贸易的人,已经拥有了高级别的音响器材了,我去参观他还在装修的新房子,令人惊叹的是他划出了70平方米的空间作为他的独立听音室,并花费很大心血进行环境声音的设计。前后见到他三次,年轻的脸上都是自信和快乐的笑。有一座豪宅,轿车可以开进客厅的,我不能估算出有多大的面积,也还在装修中,房主划出了一个近百平方米的房间,也要作为音响房之用,正在猎获音响器材之中,也许本文登出时,里面已经有了主角了吧。他有许多爱好,现在又加进了音响,相信正在蓬勃发展的贵阳,类此的人会很多的。有一个医生,两口子都是医生,孩子读大学了,家里只剩两口子,没有其他爱好,就只专注于音响,每晚都要听。推开家门就是音箱。他只是寄情于音乐,但我进行了几个动作让他的音响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令他十分高兴。相信他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断进行一些调音小技巧的尝试,一定乐在其中。这样的人,是发烧的中坚力量。还有一个也是经营药材生意的人,家里装修得朴素中隐有华丽,说,每个月25天在家里,每天至少听5张唱片,看来是个对音乐很“奢侈”的人啊!他的妻子也喜欢,跟他一起听,他说,没有妻子的支持,乐趣会减掉一半。真为他的乐趣而感到开心!
TOP
13#

黔灵公园,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大公园,位于市区,面积巨大,真山真水,树木葱茏。这是一个贵阳人都觉得骄傲的地方。当我在一天早上踏进黔灵公园时,无比震惊的不是那里的山水草树,却是一派生的蓬勃!山脚下、流水边,是一圈一圈的人群,每一圈人都围住一个歌唱者,歌唱者的身后边是简单的乐队,于是,漫山遍野都是歌声。没有流行歌,全是“红歌”,这边山脚是“缅桂花开十里香”,水那边是“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旋律混杂,水平普通,却不妨碍一阵一阵的喝彩和掌声,歌唱者勇敢表现,围听者诚心欣赏,一切都那么的真!还有一些抡起扫把般的大毛笔,沾清水在地下豪迈挥毫;还有一些撑起画板作画,动作因自信而飘逸动人。多么生动的一幅蓬勃生机的景象!这才是贵阳人真实的生活,生的滋味,生的蓬勃,生的真切!





这些歌者写者画者都不是公园人员,都是普通的市民进来自娱自乐的,每天都是如此,周末更加热闹。他们有一些是业余艺术团队的,我在一个人圈里呆了很久,是一队大姐大妈,她们叫“天天乐老年文艺队”,都穿着民族服饰,在绿山秀水中特别鲜艳,而她们的脸上更是灿烂无比。一个高龄老大妈站在队伍前,随着歌者的旋律,用舞步扭着腰转着圈,一直不停地转,手中一把红绸扇,穿着大红上衣,扎彩色头箍,长辫及膝,堆起一脸的皱纹,开心到了极点!不能比这个更感染了,让人彻底地开心起来!









从黔灵公园出来,你一定是被快乐挂满全身、被欢喜填满心灵了。贵阳人,太有福气了,这才是生活的本真。
柴可夫斯基说:“要是你不能从自身找到可以快乐的理由,那就看看别人吧。”这是一个思想者在绝望之后的发明。一位隐居在贵阳陋巷的智者告诉我:“贵阳的文化藏在民间”。人类已被文明夺走了太多,真正有益于人的本性的文明,被使用的少之又少。路上的汽车把人逼向城市的角落,GDP的数据把人改造成机器,商业利润让人在运用智慧中失去了智慧。但是,不需悲观,真正的人类的大智慧从来都没有失去,它就在民众中。在布满生的滋味的这群贵阳发烧友中,还有黔灵公园里华丽的生的蓬勃,人类的智慧闪耀着灵光。


TOP
14#

我发现,我们所走访的这些贵阳发烧友,他们都是有很长发烧年龄的,少有刚刚涉足音响消费的,这让我有点担心。热衷于欣赏音响的人大都是上世纪培养下来的,这意味着目前贵阳的音响市场并不健旺。我们也与贵阳的大部分音响商接触,他们都觉得现在的人少有愿意发烧的。是什么使人们远离这种生活艺术呢?大家都把原因归咎于时间、金钱、电脑。忙于生计,终日奔波,腾不出时间和闲情来玩音响;经济虽然在进步,人们的收入也在增加,但生活成本也在提高,稍有一点积蓄,都准备着用来购房购车,音响是生活中可有可无之物,罕有被列入消费计划的;年轻一代的,他们的时间和头脑都被电脑占领了,在电脑的世界里,应有尽有。
TOP
15#

但是,音响毕竟是一种好东西,它能让生活显得格外的和谐美好,领受到了音响带来的好处的人们,会排除时间和金钱的障碍,而电脑与音响比较起来,它只是一种工具,音响却是一种高雅得多的生活情趣。时间、金钱、电脑等不利因素只是本应该存在的客观制约条件,音响行业不能健旺,更应该检讨的是音响圈里面的人,包括音响商、媒体和老发烧友。
TOP
16#

贵阳,贵州省的省会,地处中国的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别名“林城”,有“避暑之都”之美誉,平均海拔1071米。市区道路起伏,常年阴雨,所谓“地无三寸平,天无三日晴”说的就是这里。古时这里属于夜郎国,但这里的文化受夜郎文化的影响甚微,因它主要是一个移民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
贵州号称“公园省”,大概是说全省就像一个公园吧,或者是说这个省的公园特别多。光是市区里,就有黔灵公园和花溪公园两个大公园,周边还有著名的红枫湖、天河潭、南江大峡谷、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公园、阳明洞等风景甚佳的去处。再远一点的有世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还有天星桥、草海、西江苗寨、织金洞、遵义,更远一点有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梵净山,还有更多的一下子不能数出来,还有,最古老的苗族风情就在贵州。
贵州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现在交通十分方便,贵阳机场规模不小,通向国内各大城市,其中从广州去价格最便宜,提前可以买到200多元的机票。若是时间充足,可以在贵阳市区呆三天,第一天早上去黔灵公园,如果是周末那就极佳,一定要早上,你会被震撼住的。下午去花溪公园,晚上到甲秀楼喝茶。第二天就去南江大峡谷,若适逢旅游淡季,8公里的平坦山谷足以让你心旷神怡半天,在谷的尽出租一艘船游鸳鸯湖,内心和风光一起旖旎无比。如果你是发烧友,可以考虑晚上拜访一下同好,要不就在酒店里处理两天拍下来的图片。第三天应该去一下红枫湖。第四天就要出发去黄果树瀑布了,在那里住一个晚上吧,山间的气息令人陶醉,享受瀑布的轰鸣,还有那里著名的波波糖,入口即化,但不能贪多哦。黄果树附近的天星桥那是一定要去走走的,一个静谧的山谷,人就走在水上面,领略一下什么叫做流连忘返。第六天,该去草海,秋天可以看见水鸟漫湖纷飞的景象,那里是丹顶鹤、黑颈鹤过冬的地方。会贵阳过一晚上,第八天就去织金洞了,那是一个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山洞,有人说“织金洞外无洞天”,它是中国最美十大奇洞排行榜的第一。第十天,当然要去游览梦幻般的苗族风情了,凯里的西江千山苗寨是最多人选择的,就在那里呆两三天吧。最后的行程,一定要去梵净山的,从贵阳乘飞机到铜仁,半小时到,然后打的士去,这是一个专为喜欢登山的人准备的山,8200级台阶,要花6-8小时,两旁的树木葱茏的象童话世界,山顶上的巨大奇石一定能令你发出赞叹。还有时间吗?山上过一夜后,下山就去柔软古朴的凤凰古镇吧,只是那已经算是湖南的地界了。
还有贵州最大特色的酸汤鱼,那个酸啊!不吃不知道,哈哈哈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