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友的一般通病就是重器材轻调整 [复制链接]

查看: 184483|回复: 589
41#

回复 166# 670707 的帖子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3 10:47:00 发表
音乐专业工作者下视发烧友,理由是:声音好听但不是乐谱里的音乐。发烧友不敢与专业工作者交流就是不懂专业而心里没底。

嗯.....这个就到位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2#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3 11:11:00 发表
老哥,关键是会听才有可能调整好器材,试想:一架钢琴弹奏莫扎特,在唱片播放中,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伴奏和装饰音;我在聆听时能将右手和左手区分,这样演奏者的左右手匀称性和节奏处理、强弱对比的反差、和声关系,演奏者音色变化,这些就比较清楚;他们专业工作者也是这样做的。

对啦.....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在听《钢琴奏鸣曲》嘛!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叫什么曲好啊,难道叫钢琴独奏吗?呵呵

不过这回您要扣分,原因是您忘了说用脚收控钢琴的共鸣!哈哈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1-03 18:35:20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3#

回复 203# 670707 的帖子

哈哈.....这不是认可,而是标准!如果连这么肤浅的标准也不清楚的话,怎样调音呀?

我常听到一些人士在说:“ 看看我播放钢琴时多好听 "

一听后,便笑了起来;答他:这次的钢奏和钢协,独奏得不错,不过还需努力!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1-03 19:01:3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4#

回复 206# 670707 的帖子

《布九》以这样评述的确不妥,如用这样的评述来推介一张唱片只属闷人。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194438798&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1-04 14:25:45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5#

Mark levinson NO.53。 JBL Synthesis DD66000。

原帖由 闲聊音响 于 2012-1-4 1:38:00 发表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3 21:26:00 发表
请问先生使用何类器材,我问这问题只是想知道你对器材之声是如何理解的,谢谢。

应该这么说,我和大家的趣味和共识是相似的,个人认可的是那些成为经典的配置,比如,用金嗓子推天朗,麦景图推乌托邦,八度驱动PMC,或者MBL推JBL等等。
个人相信,凡是登上欧美排行榜上的旗舰产品的经典配置,其声音的表现力是值得引为市场标准的。至于,名牌旗下的中低价产品线究竟如何表现,就看各家自己的搭配效果了。

不是吧.....?

老兄怎会认同金嗓子推天朗,麦景图推乌托邦,八度驱动PMC,或者MBL推JBL为经典的配置的呢?

我个人遇见以上这些搭配除金嗓子推天朗还可以接受外,其余均可列入 “ 搭配死症 ” 范例内!最经典的 “ 搭配死症 ” 就是MBL推JBL了!



以我个人肤浅的见识修改一下以上的搭配,看看老兄认为如何?

麦景图推天朗皇家西敏子。

百事通推PMC。

乐林8Ti Mono 签名版推 JM乌托邦。

MBL9008或9011推 MBL 101 E或101 X。

Mark levinson NO.53 或AudioNote 推 JBL Synthesis DD66000。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1-04 15:17:48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6#

回复 222# 八先生 的帖子

很详编,要慢慢看!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7#

回复 232# 闲聊音响 的帖子

嗯嗯......对!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8#

回复 234# 670707 的帖子

音场有什么好说的,那不就是把整个舞台的乐器摆放位置扫描出来吧!

大家还是谈谈对 “ 音场 ” 是怎样理解,之后再谈谈怎么样重现音场,这不是更好!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9#

回复 240# 670707 的帖子

您好07兄!
我前提的JBL 66000 是用马克NO.53后级,不是33H!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0#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2-1-4 23:21:00 发表
与其谈如何还原音场,不如先说说你想让系统把你还原到音乐厅或剧场的那一排、那个坐位?


这个事情我早也想讲讲的了。

在布置家中听音屋前最好自己先确定自己想要的“皇帝位”,位立左、右中心这就不用说的了;
另一个问题是自己需要与舞台的距离感和包围感而设置听音距离,有以下这几种设立方向:

1、以指挥的位置来设定;
2、以第一排中间位来设定;
3、以第五排中间位来设定;
4、以第七排中间位来设定;
5、以第十排中间位来设定。

我个人较喜欢以第五排和第十排中间位来设定,第五排中间位设定用于听室内乐和几重奏的作品;第十排中间位设定用来听大型作品。在设置音箱与听音环境的空间斜率、音箱摆位和舞台纵、深大小前,皇帝位与音箱的听音距离必须先定立。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