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041424344454647» / 5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友的一般通病就是重器材轻调整 [复制链接]

查看: 184122|回复: 589
431#

回复 430# 八先生 的帖子

老哥,我把格里格皮尔金特组曲中器材是如何表现的大意回汇报如下:我们以前听唱片时看着唱片文字知道曲目和演绎者,并通过唱片给予的信息而知道这张唱片的录音、演绎方式、指挥家大致风格并留存在记忆之中,而现在展现的是“活的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演奏这部曲子,即一切皆在卡大师的掌控之中按期要求和意志在诠释这部作品。差别在于,前者不见指挥而后者如见指挥一般。
TOP
432#

回复 430# 八先生 的帖子

老哥,童丽一贴是要表述:发烧片要演绎成纯音乐唱片,人们生理决定注意力的单一性,使听者基础古琴的雅韵、琵琶手指拨弦时的轻柔弹力感、笛子沙哑而悠远的飘鸣、一口包下的嘴型变化和前鼻音后鼻音等等这一切HIFI性物质基础上而忘记高保真因素融入歌唱之美和音乐表现之中,同时随着乐曲节拍感知乐手与歌者互相倾听互为演奏的融为一体性。
TOP
433#

回复 430# 八先生 的帖子

老哥,小弟很想请问菅野冲彦老爹之灵:后生的麦景图之声达到您的几成功力了?
TOP
434#

回复 433# 670707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435#

玩过MARK336和MARK20.6(原厂升级版)有必要就其声底作个比较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436#

回复 435# 八先生 的帖子

器材之声像现场那些方面?——空间、演奏者、定位、乐队组合等——将前者布满整个音场——夯实、润色线条和色块,做到“疏能走马、密不透风”——所有发声点形成汪洋音乐之海。
把发声源布满整个音场可能难度较大,更难的是夯实、润色线条和色块,腾出更大的空间使发声点舒展而开以让各声部充分融合,这样强弱对比、速度与力量、微动态等信号和能量得意充分体现,最终完成音乐的再造之美。
试想,发声源布满整个音场但是拥挤在一起没有各自花开的空间,音乐的律动性和强弱对比将大受影响,声音能成片但没有块状,难以实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我要使展开的器材之声把听者带进情感、思想的艺术境界之中。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1-19 16:34:59
TOP
437#

菅野老爹,后生敬请问您,我将麦景图耗时22年励精之作,用一年时间打造成如此不知满意否?后生不是用强音打动人而是用弱音震撼人心,对吗?
TOP
438#

原帖由 lipton 于 2012-1-18 11:12:00 发表
问题是改了却会影响我的情绪!


我也顶一下!
TOP
439#

回复 435# 八先生 的帖子

老哥,请方便起见找一张台湾音响界前辈蔡克信老先生推荐的《一听入魂2》唱片,通过聆听您会发现老先生是按照他对于音乐声音的理解,其中多次出现合唱的众人场面、独唱的技巧和情感表现、各类鼓乐同场竞技、各种木管乐的合奏,长笛协奏曲等片段,所有这些乐曲都体现了燕飞利仕音箱大口径、多单元的分离度和高大音场的优势;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让别人说,走你的路。
TOP
44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