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各位进来试听---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原版音频文件 [复制链接]

查看: 11827|回复: 40
31#

回复 1# 贝多芬的乐迷 的帖子

小弟,请牢记老哥给你的这句话:听一下“小巨人”吉列尔斯弹奏的贝多芬,当你听哪套器材中“振出”强和弦在空气中飘荡3秒钟以上,再来告知我。
如你对此话将信将疑可就近请教于厦门音乐学院钢琴系老师,或者拥有百万器材的大烧友。或许,不久将来你能领悟到此话在软件和硬件上所花的功夫,但那时我已经离开168了。
TOP
32#

回复 21# 670707 的帖子

李赫特 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我也有,好像是 20号之后的,就是那 DECCA 小双张。
比不上 吉列尔斯 ?    请贴贴图,
最后编辑贝多芬的乐迷 最后编辑于 2011-12-28 14:14:24
TOP
33#

回复 32# 贝多芬的乐迷 的帖子

“比不是,吉列尔斯?”是什么意思?
TOP
34#

回复 33# 670707 的帖子

打错字, 是 比不上 吉列尔斯 ?  李赫特的差很远吗  那张有图的话,请贴贴图,
TOP
35#

回复 34# 贝多芬的乐迷 的帖子

聆听李赫特和吉列尔斯演奏的贝多芬,不是从录音层面比较音效,而是从音乐艺术价值标准和大师对于作品理解和演绎角度“赏读”(这一问题可以参看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5941.aspx中有关介绍和推荐的书籍中领略和体会——功夫在“字”外),对于你现在年龄而言可能吉列尔斯的演奏更亲近一些,当你练就音乐之耳时,李赫特演奏的贝多芬晚期三部奏鸣曲录音,可以会永久保留了。
TOP
36#

回复 34# 贝多芬的乐迷 的帖子

老弟,你把我这些话复制黏贴下来,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前者让你求教于专家和老资格;后者呢,告诉你需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想,音响器材不是用于堆置的,唱片不是挂在墙上的;那天你出门前听现场演奏不需事先听唱片,或者去别的烧友播放相同曲目时,能言简意赅的说出你的感受,等待他人与你共鸣时,你出道了。
吉列尔斯这套看以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11022FIV.3-zt2v.h-3BhKdU&id=43857087&
TOP
37#

回复 34# 贝多芬的乐迷 的帖子

像你这样的年龄喜欢古典音乐是白纸一张,身处年代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古典音乐唱片购置和选择途径繁多,得来不费时间和功夫,同时也需清醒认识到,社会是虚浮的,短时间内它不可能再出大师;你想工作上衡量一切的是经济效益,它常常背离于艺术道德准则的;今天领导要求你加班把不可能精益求精的工作完成,你不能说我做的是艺术需要细凿,因为老板的订单必须明天交货拿钱,至于质量还有包装和广告呢!
TOP
38#

楼上很锐利,但正确。
TOP
39#

回复 38# 无题 的帖子

呵呵,等先生呢,幸会!幸会!几日前为了找先生而认错人发错贴,呵呵;首先得感谢先生的引荐使我能与您的好友见面,我们交流、畅谈近三个小时,彼此都深感相见恨晚,使我受益良多,得知先生深居简出、为人谦和低调,实为在下之榜样;另告知先生,那位教授最近购得一套价格不菲的金嗓子,我听说先生对此品牌如数家珍,的日有空尽请教,谢谢!
TOP
40#

经常听到有烧友播放古琴发烧片,可惜的是有的以片面的显微镜式发大刺激人耳以取得悦耳,违背了音律本身的音高、音低与音律之间规律;我们知道七弦古琴按低音至高音分别是C(大字组C)、D、F、G、A、c、d(小字三组d),其音域跨越四个八度零一个大二度。发烧层面听:左手按弦之深浅、定音位置的变化,右手拨弦之力量轻重、疾缓、各种指法的展示,古琴的音色,指甲与琴弦的滑动声,震弦时琴弦的颤动的空气感和强烈的琴腔共鸣,等等这些音响效果。有这些仅是皮毛,因为国琴之乐的审美情趣和君子之气尚未体现—品格、意境、表现、风格、本质。这些只有传承中华古乐精髓的艺术大师才能为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