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19 10:31:00 发表把发声源布满整个音场可能难度较大,更难的是夯实、润色线条和色块,腾出更大的空间使发声点舒展而开以让各声部充分融合,这样强弱对比、速度与力量、微动态等信号和能量得意充分体现,最终完成音乐的再造之美。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19 10:49:00 发表菅野老爹,后生敬请问您,我将麦景图耗时22年励精之作,用一年时间打造成如此不知满意否?后生不是用强音打动人而是用弱音震撼人心,对吗?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19 10:55:00 发表回先生,调偏流、换胆管。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20 15:19:00 发表当我们把一对好音箱控制住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比如:您的影视片中看见奥伊斯特拉赫在小提琴声部未进入之前,弓子拉琴弦那刹那是轻压走弓,以拉出单音或双音的弱音,但切记,这是在图像中看见的,实际声音传达未必如此,而现在声音展现的就是这个过程;至于揉弦的急缓、轻重、幅度大小,尽显期间!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20 15:41:00 发表回先生,快过年了,我们图个乐子,请不要放在心上,因为您应该了解我是爽快之人,这样旧曲新谈:请问卡拉扬金版演奏的格里格皮尔金特组曲中用了几种鼓乐?分别用在哪些部分?您能答出,我相信您;呵呵。。。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20 16:29:00 发表先生开个玩笑请不要在意,如您喜欢,请PM给我,我快递与你一听。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20 16:59:00 发表回先生,我用的是航空母线上预警机所用的信号传输线,其特点是:信号传输准确、速度快、聚集能量。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1-29 11:37:00 发表价格贵建议不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