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MI百代 沦陷了! [复制链接]

查看: 8565|回复: 23
1#
发行业务卖给索尼,唱片业务卖给环球。
又要换标志了,绝版、涨价。。。。。。炒卖又开始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国内翻译这则新闻很多翻错了,卖给SONY的是“音乐著作权”(与古典基本无关,古典录音的版权不在此范围)部门而非唱片发行部门。即,唱片的制作和发行都是环球的。
至于说“沦陷”,前两年给花旗银行托管的状况更贴近“沦陷”,现在由专业搞唱片的环球接手,应该说是前景更明朗了。
以后EMI会和DG\DECCA一样成为环球旗下一个公司,应该不会换标志的。
蓝铁矿古典阁,最专业的古典正版唱片专卖店:
lantiekuang.taobao.com
新货信息、好碟推荐、心得交流请加微信号:983783458
TOP
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淘宝小店:http://roseknight-gao.taobao.com/
TOP
4#

回复 3# roseknight_gao 的帖子

EDC一直都很可爱,在我的心目中,比M&L好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淘宝小店:http://roseknight-gao.taobao.com/
TOP
6#

EMI的历史录音可多了,可惜EMI不懂得好好利用,希望环球多多开发。
TOP
7#

原帖由 有时风雨有时晴 于 2011-11-16 12:13:00 发表
EMI的历史录音可多了,可惜EMI不懂得好好利用,希望环球多多开发。


现在的趋势是用下载的方式再版,节约成本,降低库存风险。
TOP
8#

原帖由 有时风雨有时晴 于 2011-11-16 12:13:00 发表
EMI的历史录音可多了,可惜EMI不懂得好好利用,希望环球多多开发。

那些东西只是爱好者喜欢而已,就世界范围来看,普通消费者是不感兴趣的,真要是象老底子那样一次要压上上万片才能盈利的话,这些东西以纯商业眼光看并非好的资产,这也就是目前困扰所有唱片业界盈利模式的困境。以前辉煌时期的盈利早就被一代业界人士给消化掉了,再版的话,销量较以前萎缩得很厉害,上不了规模就谈不上盈利了。
TOP
9#

希望以后规定唱片公司只能卖母带~~而且只能以EDC的价格
TOP
10#

环球要是整合整合EMI的录音宝库,无敌大包时代将来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