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566676869707172» / 10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元一张古典cd,卖着玩! 彩虹圈黑胶拉宾魔弓30元包邮! 美国... [复制链接]

查看: 213244|回复: 1053
681#

同学们: 俺昨天把一个老教授的家几乎给端了, 搞到手一大批半汽车里外如新(我从来没见过这末好品相的一大批老碟,就像唱片店里的新碟)的单声道老头版名碟 ---  单声道老碟的年代是1945年到1959年的样子, 距离今天60多年 ---  一般人的家庭根本不会这么爱惜碟的。 知识分子就是不一样, 看人家的收藏就是有水准, 乱七八糟小厂小牌的破碟一张没有!

老碟的价格是和品相(内和外)指数增长的。

北京时间星期四晚饭前上碟。  

一小时挣一根葱的全职检漏者, 请绕道远行。

你看见过品相里外都真正完美的老碟吗? 我经手不下十万张碟了都没见过几次, 你难道能经常见?
TOP
682#

北京时间星期四(今天)晚饭前上藏品级老碟一大批。

啥叫藏品级?一般人没见过, 见到的第一反应是: 这张碟怎么这末新, 是90年的吧? 你根本不相信这是
50年代甚至更早的东西。 比如这个级别的周旋78转四季歌, 你见过吗? 根本就没有, 要是有, 肯定过百万元一张。 讲究的老收藏家, 会把唱片直立码放于干燥通风避光处 ---  整个房子要有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装置(美国家庭都有)。  唱片外封套不能有缺陷(开裂,折痕,压痕等都是缺陷, 更别说泛黄: 泛黄的原因是不避光。 北京图书馆的馆藏善本是不会再太阳下晒的, 不然两个星期就完蛋) --  白色封面就是白色的,不能有任何岁月的老旧痕迹, 更别说咖啡印,水印,尿印。 看老碟外套的品相只要看外套的左棱(链接封面和封底的部分): 2毫米宽的窄长条是不是完整如新 ---  唱片如果从书架上被抽出的次数多了(也就是被听的多了)这部分最先损坏。 内封套必须是原装的崭新的, 而且还有一个我个人的诀窍: 如果这张唱片的内封套不容易拿出来, 就不要拿出来 ---   因为这就是藏品级的唱片, 根本就没被听几次。 内封套很容易损坏, 尤其是被从封套抽出后。 唱片本身就不说了, ex0的,  稍微不好的有可能会有纸压痕(我会说明的), 这是因为放了几十年没动过的原因。

藏品级的老碟可遇不可求! 网上卖家没有几个卖过里外完美的老碟, 不是因为不想卖, 因为太少了。 我自己以前也没卖过几张这样的老碟, 更别说名碟。

海菲茨33转最贵的一张和78转最贵的一张我都有, 当然全是单声道。
最后编辑黑胶收藏 最后编辑于 2012-08-30 02:37:15
TOP
683#

大家说说我这批老碟怎么办? 俺淘碟这末久, 从来没这末高兴过, 别以为俺是便宜整来的, 人家老头脑袋还工作, 不能骗人家的。 但是, 好东西俺是从来不心疼钱的, 车里的美元绝对不会白花的。 俺还从来没有拿着一张唱片爱不释手过 ----即使是拉宾--- 有几张我是根本不会出的。 老东西品相完美的真是抱在手里怕化了, 爱惜得不行,品相确实重要, 但只对老碟。 70后的碟品相再好也没意思, 根本没有玩古董的感觉。

我敢肯定大家从来没见过这种品相的碟, 瑞天快递肯定会把我的古董搞砸,只能美国邮政特快专递了。

要不然, 你每定25张, 我就额外送你一张吧, 回家供起来过过眼瘾, 以后别人再吹什么里外如新的品相,你就免疫了。

广州火车站正在招募半夜抗包的无产阶级, 名额有限, 我去跟站长说说, 看看能不能给你照顾一下。
TOP
684#

随便上了一批不是ex0的, 所有外套全是如新, 除两张之外, 所有碟面都是整体如新, 毫无老碟的面像,纯藏品。  我的ex0的全部挑出, 不出。
见第6页开始: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30490157772/detail/?page=6]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30490157772/detail/?page=6[/url]


我建议大家放大照片仔细看外套, 是不是比你的70年的飞利浦还新。
最后编辑黑胶收藏 最后编辑于 2012-08-30 17:34:40
TOP
685#

1909这张肯定有人知道。仔细看看外封套的左棱, 完美无毛刺。 老碟外套绝大多数会变脆而有纸屑脱落---因为收藏时屋里的湿度没有控制好,那就是严重外套缺陷。 再看看这个, 完整无毛病。 再看看左棱, 毫无变黄的地方, 说明收藏环境理想,几十年如一日地避光。 这一定是在专门的收藏室摆放的。

[img]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0zqwsH1XI4d6/aO7*23VwZnHnUalICFU04ThZ4Z3Q2ud4GyTUziCk0f4!/o/dCU.NpxNSAAA&bo=ngK.AUAGQAYF[/img]
TOP
686#

正在听1909这张, 只恨我的破音响不行, 动态太大, 不敢开大声, 不然低音会爆掉。
rca的单声道音质很是了得, 你听的时候根本一下就钻到音乐里, 根本感觉不到是单声道---全车库都充满了海菲茨的小提琴声, 神奇的单声道。 我使用60美元的立体声便宜唱头放的(我不烧器材只听音乐), 当然两边都出声的。

单声道真是很有听头, 关键是海菲茨的单声道大多数都没有出立体声, 因为后来他拉不出来这末高的水平了。 他是RCA的台柱子, 立体声来临时, RCA当然想用他赚钱, 但是海菲茨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 不会再拉一个让后人说笑的立体声巴赫小无。

我有有了一个邪恶的想法, 想把我的老钢琴家夫妇朋友家的黑胶唱片全部花3万美元买回来, 那全是宝啊---算了, 我家也没地方放。
================================

中国大陆个别用户无法看我flickr相册的大图: 你可以访问我的qq相册凑合看:[url=http://user.qzone.qq.com/2334093849/photo/V10zqwsH2QbJpk#%21app=4&via=QZ.HashRefresh]http://user.qzone.qq.com/2334093849/photo/V10zqwsH2QbJpk#!app=4&via=QZ.HashRefresh[/url]  或者短信给我你的email地址,我给你发个看flickr的软件。


================================

=================================
最后编辑黑胶收藏 最后编辑于 2012-08-31 10:31:10
TOP
687#

老大钢琴家夫妇朋友家的黑胶难道都是单声道?
老大展示的这张海菲兹单声道网上卖的可贵了,品相也没法和这张比呀!
TOP
688#

[quote] 原帖由 [b]道法自然[/b] 于 2012-8-31 11:24:00 发表
老大钢琴家夫妇朋友家的黑胶难道都是单声道?
老大展示的这张海菲兹单声道网上卖的可贵了,品相也没法和这张比呀! [/quote]

我这半汽车碟不是从钢琴家夫妇那里搞来的, 是从另一个老退休教授手里拿的。 钢琴家的碟什么都有,
基本可以开一个博物馆了。 我不会好意思从他们那买碟, 那是人家毕生的收藏。

1909这张我敢保证没有比这品相好的了。 好碟的价钱完全由品相决定: 价钱随着品相(双)指数增长。
最后编辑黑胶收藏 最后编辑于 2012-08-31 12:16:35
TOP
689#

又上新碟, 刷新相册: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30490157772/detail/?page=6]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 ... 7772/detail/?page=6[/url]

看不见flickr的个别非电信用户, 请看我的qq相册:[url=http://user.qzone.qq.com/2334093849/photo/V10zqwsH2QbJpk#!app=4&via=QZ.HashRefresh]http://user.qzone.qq.com/2334093 ... &via=QZ.HashRefresh[/url]  或短信给我你的email地址, 我给你一个软件能看flickr。
TOP
690#

1951,1953,1952,1949,1947,1943,1934,1933,1932,1931,1930,1929,192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