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寄唱片回来的路上, 路过那家古董店, 居然看到了一张邓丽君的cd, 花了2毛五分钱买回来了在车里听。 听了一路还没听出是邓丽君, 以为买错了 ---- 赶紧回家用邓丽君82年演唱会的黑胶唱片洗耳朵, 重新找回了邓丽君的声音。 听cd很伤耳朵的。
在坐的,包括我自己,基本全是业余听音乐的爱好者。 大家可能会问: 专业的搞古典音乐的, 他们听音乐用什么设备? 我负责任地告诉你: 他们用的还不如我捡来的车库系统呢! 但, 人家家里必然有一个非常好非常好的三角钢琴(一个三角斯坦威的价格大家应该知道吧,这是专业里的普通琴), 没事自己摸。 人家是听音乐不是听音质 --- 这就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想来咱们都可怜, 天天为那一点点连自己都听不出来的“空气感”等等玄乎的东西折磨, 却没有几个人能为安塞美的老柴芭蕾舞的酣畅淋漓或霍洛维茨的肖邦的婉转明亮去开一瓶红酒。 都是快烧到头的症状。
我认识的一对两口子老古典音乐家, 家里地下室摆了两个大斯坦威,从欧洲运来的,说美国的不好。 人家家里的黑胶唱片,妈呀,别提有多好,多少了! 和人家聊古典唱片之后,再看看咱们, 包括我自己,天天辛辛苦苦攒那几张RR,telarc,还有什么喇叭花来着, 真是没有什么意义, 让人家笑死了。 咱们就是听个动静。
说起小提琴, 人家重点给我提到过一个名字: 施耐德汗, 让我去学习学习。
为了能很好地看我的相册, 所有网通的用户应该转电信。 或半夜潜入你们家楼下的网吧。
今晚9点上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