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MTT的马勒包子有人尝过吗? [复制链接]

查看: 4950|回复: 20
11#

包装怎么样,和单张的比较如何?说说感受,另外拍照上传最好
http://t.qq.com/bach_and_mahler
TOP
1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淘宝小店:http://roseknight-gao.taobao.com/
TOP
13#

这个价格太贵了,LZ不如买单张,觉得不好就不买下去了。。。。
至于包装好像也是挺厚的,SACD不存在音质批次差异的问题,这个原理同DVD(当然盘本身的质量可能有变化的,但是这个相对来说不是重点,一个公司没换过生产线的就没啥区别了)。。。。。。。

对于包子SACD的马勒,还是zinman相对划算很多,英国那边只卖800元(以前刚出来的时候折扣一下更诱人,可惜当时没下手)
TOP
14#

那套ZINMAN的刚出来20欧元,可惜没下手
MTT的马勒我只听过第一,不错,但没有传说的那么牛
http://t.qq.com/bach_and_mahler
TOP
15#

今天才有空坐下来静心听这套唱片。完整听了《第一》和《第四》,《第二》听了前三个乐章,《第七》听了第三第四两个乐章。
细腻、雅致的演奏,非常的悦耳流畅,呈现的是一个温和、亲切、有时甚至是十分柔媚的马勒。
在乐曲的演释上,乍听也许没有多少出其不意、别出心裁的地方,但是细听各声部精妙的配合、乐句的精雕细刻,便知指挥练的是内功。
你如果特爱伯恩斯坦那种轰轰烈烈、掏心掏肺、上天入地、死去活来的马勒,那就不要买这套了。如果你偏爱海丁克那样内敛、精致一类路数的演绎,那这套非买不可,而MTT的演奏可能更为精细、精美。可以听到指挥和乐队一直保持着极其敏锐的注意力,极度清晰地展现每一个细节。
我没有SACD,听的就是普通CD机,录音极棒,音场特深,细节无比清晰。我觉得录马勒,RCA嫌浓,DG嫌浑,DECCA嫌空旷,还是Philips那种清晰精细的录音最适合马勒,这里的录音就是这样。
我知道有不少朋友不喜欢这套唱片,有嫌乐队不如柏林爱乐正统、大牌的,有嫌这套唱片是多场演出剪接而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场录音的,更多是嫌贵的,当然也有对指挥反感的。
至于演奏马勒的乐队,我倒不太看好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这样正统的德奥乐队。我恰恰认为,就是旧金山这样的“海派”乐队,MTT这样的“海派”指挥,就某种意义而言更加适合马勒。同样,如果MTT和旧金山搞一套贝多芬,我不大可能会感兴趣。
每首乐曲都是连续几晚的演出剪辑而成的,有人会觉得像是“百衲衣 ”,“是糊弄人的”,其实这正是唱片的特性,哪张录音室唱片不是剪接拼凑而成的?
价钱是贵了些,不过套装的这个地头价应该算是不错了,更何况还是SACD。
TOP
16#


最后编辑wangfeng202 最后编辑于 2011-11-21 08:41:39
TOP
17#

live当然还是要剪辑的,一般要录上几个晚上的同一个现场是很正常的。
就算是一个真正的一遍过现场,肯定对一些非常明显的瑕疵也要修的——比如2004年维也纳新年上那个小号的走音、199年柏林除夕夜音乐会上Shaham拉卡门上来第一句的跑调。

现在如果打算live,但现场只能录一遍的,那么排练的时候肯定也要录,需要的时候可以拿来拼,修。本来录音就已经不是现场了,还要死扣一遍过没有意义,真正的现场就是不能被重复的,已经被重复就没必要纠结到底有多现场了。
最后编辑chrisspher 最后编辑于 2011-11-20 23:56:02
TOP
18#

原帖由 天堂之阶 于 2011-11-20 18:11:00 发表
包装怎么样,和单张的比较如何?说说感受,另外拍照上传最好


我没有单张,只见过照片,是很漂亮。
套装的包装肯定不如单张,每部作品(单碟或双碟)装在一个钱夹样对折的硬纸壳里,外套是一个抽屉式的硬纸盒。
这里上照片怎么这么难?怎么也上不了大照片。您如需要,我把大照片发您邮箱里。
TOP
19#

原帖由 wangfeng202 于 2011-11-21 8:51:00 发表
原帖由 天堂之阶 于 2011-11-20 18:11:00 发表
包装怎么样,和单张的比较如何?说说感受,另外拍照上传最好


我没有单张,只见过照片,是很漂亮。
套装的包装肯定不如单张,每部作品(单碟或双碟)装在一个钱夹样对折的硬纸壳里,外套是一个抽屉式的硬纸盒。
这里上照片怎么这么难?怎么也上不了大照片。您如需要,我把大照片发您邮箱里。


友情帮转
















TOP
20#

谢谢楼上。
照片怎么上传法?我复制了大照片,要粘贴时,“粘贴”却不让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