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月 推荐 的 Decca 小双张 [复制链接]

查看: 42994|回复: 233
171#

回复 169# richardqian 的帖子

赞先生的精彩概括,我试着将先生话引申一下:
关于莫扎特钢琴,本人听过哈斯基尔,布伦德尔,拉罗查,内田光子:
少女般清纯和流畅------------哈斯基尔(终生未嫁,可能保持处子之身面见上帝)
弹出意境,圆润和流畅------布伦德尔(请听他演奏的C小调幻想曲K.475,便能理解此言)
没有感觉------------------------拉罗查(文化差异和主攻方向使然)
过于注重细节,不流畅-------内田光子(我在前帖已发表相同观点)
与先生共鸣一下,请勿嫌。
TOP
172#

我见到拥有庞大数量唱片收藏的同好而音响器材不怎么好感觉很惋惜,每当与此我会客气的说一声,需要在器材上花点经历,珍贵的唱片需要悦耳的进入内心,你看,即使草台班子在舞台上又蹦又跳地歌唱,笨重的音箱里不会出现毛刺、冷、薄的声音,我们应该比他们唱得好。
TOP
173#

回复 167# 670707 的帖子

我在现场听过 拉赫曼尼诺夫 的钢琴奏鸣曲只有 第三号奏鸣曲。听完后到论坛看到部份人讨论 (拉赫曼尼诺夫 第三钢奏)比 贝多芬28号之后的任何一首钢奏演起来的难度都要大。(其中参与讨论的一位是星海音乐学院的钢琴系硕士) ,既然能考到钢琴系硕士,我觉得那人对第三奏鸣曲感受一定不少。

请问你的看法如何?  曾有人说 拉赫曼尼诺夫 的钢奏是众多作曲家中难度最大,技巧最高。  如果不是,请推荐先生你认为那位作曲家的钢奏是难度最大的,我想找一到两首难度最大,技巧最高的奏鸣曲来听。(作曲家不限)
最后编辑贝多芬的乐迷 最后编辑于 2011-10-29 12:14:11
TOP
174#

rach有第三钢琴奏鸣曲吗?印象中好像是两首,不过有可能是作品序号排列不同。
TOP
175#

回复 173# 贝多芬的乐迷 的帖子

先生,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奏鸣曲我不熟悉,我理解先生所指的钢琴演奏难度是指纯粹的技术难度,不包含音乐表现力;如此则李斯特的12首超级练习曲和2首帕格尼尼属于顶尖难度了,先生可以关注这个帖子,里面有详细的阐述:

http://www.doc88.com/p-36817523555.html
TOP
176#

回复 173# 贝多芬的乐迷 的帖子

先生可以不防试买这套唱片对着文章进行对比,可能这些练习曲已将钢琴表现技术都涵盖了,除非因作曲原因致使演奏者双手不能同时弹奏而要分段演奏的曲目另讲了。
TOP
177#

前一阵去老师哪里又被考了一下,他播放的是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组曲和卡门组曲》,要求我回答是那个指挥和乐团,第一曲不是卡门组曲而是阿莱城姑娘组曲1,对于此曲熟悉的朋友不一定很多,但是第一组曲的“前奏曲”一下子就把我打动了,为何?因为这首进行曲风格的前奏中大管奏出的三连音使我感觉到非一般乐队发出的,我记得有篇文章中说到:克鲁伊坦指挥巴黎管弦乐团期间木管乐组独特的音色使人无法向背,再加上管弦乐表现自然景色时地道的法国味,我便说老师这张唱片割爱吧,因为它是克鲁伊坦指挥的比才,我没有这张唱片,市场上很难见。
TOP
178#

我们在讲究唱片信息还原时,必然会说起音场的分离度和层次感,那么我们知道无论是小提琴协奏曲还是钢琴协奏曲或交响乐作品,管弦乐队必然有第一小提琴组和第二小提琴组,乐队在演奏作品时其二个弦乐组不会一直处于合奏状态,他们会根据乐谱显示进行各自声部演奏,即出现第一小提琴弦乐组演奏甲声部,第二小提琴组演奏乙声部,并且有时仅奏甲声部或仅演奏乙声部或甲乙声部对答方式等等,这时我们的音响器材是否能清晰还原出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如若不然加上中提琴组、大提琴组,这些组成管弦乐内外声部基石部分(视最高音与最低音而论)就无法体现,一部优秀音乐作品的展现将大打折扣。
(借个位置留一下)
TOP
179#

也有张迪卡公司的《阿莱城姑娘组曲和卡门组曲》不错,很是喜欢。
TOP
180#

原帖由 wxnzj 于 2011-10-20 10:46:00 发表
李赫特的贝钢奏听得不多,总感觉味道不太对,阿劳90年代的演绎绝对属于神品,还有赛尔金晚年现场版也是,味道比老李纯正的多。

这个论坛里有谁听过贝多芬自己演奏的奏鸣曲?
论味道纯正上述这些钢琴家肯定没有贝多芬自己弹的纯正吧?
我觉得古尔德弹的贝多芬的味道也挺纯正的,哈哈
听有音之音为聋;听无音之音为聪;不聋不聪,与神明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