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原帖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1-9-23 19:46:00 发表
原帖由 myshirley 于 2011-9-23 20:14:00 发表入门不建议拿这套,我当初就是吃了这亏,导致多年都不敢再碰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还是买点新录音吧,譬如说最近HM出的东京四重奏的版本我就恨喜欢。
原帖由 烧不死 于 2011-9-23 19:48:00 发表小曹?
原帖由 zxl999 于 2011-9-24 8:54:00 发表这套我有,从上扬拿的,楼主找找颜老板试试。意大利的我也有,不知为何,听不进去,搞的我现在一点不敢碰贝四重奏,还是等乐历深了再去欣赏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1-9-24 14:00:00 发表维格的贝多芬四重个人认为其50年代的单声道要更加出色,当然指的不是音效,而是出色的演绎,后期的立体声版虽然录音很好,但有点散乱,不如单声道的张力和整齐划一。立体声版个人更喜欢塔里赫,不但录音一流,整体也流畅平衡,演绎的恰到好处,可谓不多也不少。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9-25 12:11:00 发表音乐评论或唱片版本评论需要聆听、分析,我们不妨寻找一下丁芷诺教授关于贝多芬弦乐四重奏解读性文章,然后体会大师们是如何演奏、诠释音乐作品,这样我们的听感就会真切、客观,评论是充实而有说服力的。
原帖由 ANDRE 于 2011-9-24 9:07:00 发表巧婦難為"無米(絕版)"之炊呀!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9-26 13:30:00 发表先生客气了,我平时在隔壁“HIFI乐趣”版块玩,偶然看到你的摄影大作影响深刻,见你在此开一帖,自然进来捧个人场,胡说一通请诸位原谅,如有得罪请海涵;谢谢。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9-26 13:52:00 发表在古典音乐中弦乐四重奏时高级的演奏方式,即便是作曲家能在领域登堂入室的为数不多,写出不朽名作的更是寥寥无几,我甚至用“天分”二字形容。上个世纪是演奏家的一百年,四重奏组皆然,但是某些四重奏似乎演奏某个(或某几个)作曲家作品是与生俱来的(可能迷信),比如意大利弦乐四重奏组演绎的莫扎特弦乐四重奏唱片(飞利浦版)使我如今尚未跨过这一版本槛,为何?别的版本没有“甜蜜”、“微笑”、“哭泣”、“无忧无虑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