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46474849505152» / 6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黑胶之路>>欢迎你加入吹水 [复制链接]

查看: 97949|回复: 674
48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82#

回复 481# 牛仔 的帖子

可是信息是刻在两侧的,灰尘附着于唱轨两侧,怎会更好?
TOP
48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84#

可是,声音来源于唱轨两侧,使灰尘附着于唱轨两侧,声音会更好?
TOP
48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86#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10-1 8:48:00 发表
看大家用文字表达,因各人的理解不同,会引起一些误解。下面的图比较直观。由图可知道,不同粗细的唱针,只要能接触到声槽中从A到C中的任一点,都能读出一样的信息。如果A点(附近)被磨损了,换个细点的针,读B点(附近)的信息,又是一张新唱片的感觉。如果B点又磨损了,再换更细的针度读C点附近信息。不过这里讲针的粗细是指它能进入声糟深度不同的粗细。和唱针读取高频信息所需要的粗细是有区别的。
[attachi


谢谢开心果兄的图,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不同唱头公司对于针尖的切割方法.只是理念上的不同.对于一定范围内的针尖切割尺寸,对于读取信号的影响不是很大.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当然不同转数的针尖切割尺寸相差很大,就很容易理解.

以前一直纳闷为什么不同的唱片公司为什么可以执行不同的针尖切割尺寸.另外看到一个EMT的资料,描述现在的唱片的沟槽是比较90年代以前的沟槽通常是细小的,于是有针对性的开发了JSD5和JSD6.
TOP
487#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1-10-1 12:25:00 发表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10-1 12:13:00 发表
可是,声音来源于唱轨两侧,使灰尘附着于唱轨两侧,声音会更好?

上面的那句已告知唱针都是接触底部行走,是以句号结束。而后面一句告诉你底噪并不来自唱针底部。


使唱针接触底部行走,不接触唱轨两侧?
TOP
488#

原帖由 JWang 于 2011-10-1 10:17:00 发表
谢谢开心果的图。我这次再帮松香味来钻次牛角尖, 看看他讲法是不是有理。他的讲法要下很多前提才成立。

一个圆针头落在AB[

我的理解和观念与你都完全不同,你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帮松香味来钻牛角尖”,你实际上是在以一种错误的观念在钻牛角尖。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8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90#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1-10-1 12:30:00 发表
谢谢开心果兄的图,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不同唱头公司对于针尖的切割方法.只是理念上的不同.对于一定范围内的针尖切割尺寸,对于读取信号的影响不是很大.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当然不同转数的针尖切割尺寸相差很大,就很容易理解.

以前一直纳闷为什么不同的唱片公司为什么可以执行不同的针尖切割尺寸.另外看到一个EMT的资料,描述现在的唱片的沟槽是比较90年代以前的沟槽通常是细小的,于是有针对性的开发了JSD5和JSD6.  

不客气,互相交流。
图示仅说明刻在声上的信息与深度无关。但重放时却与针尖的结构有关。
先撇开其它因素不说,如果使用普通的圆锥形针尖,那么,细小的针尖更有利于高频信号的重放,重放的声音质感更好。只是,细小的针尖会在进入声的低部,这样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声低部的信息量大于上部。
如果使用椭圆的针尖,只要与唱片两侧接触的那面是相同的,那么,不论在声的深处(BC这一段)还是在上部(AB这一段),重放的声音是一样的。
所以,小的接触半径是放好高频信号的首要条件。
最后编辑开心果 最后编辑于 2011-10-01 14:25:3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