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黑胶之路>>欢迎你加入吹水 [复制链接]

查看: 97630|回复: 674
21#

没有看到如果这两个字吗?
TOP
22#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9-24 22:12:00 发表
这个和如果这两个字没有关系的。
使用这样滑轮组,理论上有静摩擦力。如果没有外力或外力小于静摩擦力,滑轮组都不会动。这样就无法判断到底是有外力还是无外力。

其实我已经说的很隐晦了,因为真正玩过正切臂的人不多。
能够顺利通过1812的炮声,滑轮组的静态摩擦力绝对很小。
我不敢说没有,最起码可以称得上是忽略不计。
如果连这么小的静态摩擦力都推不动,即使存在外力,起码也可以忽略不计吧?
你用支点臂同样做一次试验,就会知道侧滑力有多么强大了。
TOP
23#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9-25 2:41:00 发表
另外,如果认为唱针处于正切状态时就没有侧滑力,那么一般唱臂在播放过程中都会有两个点(6点几和12点几附近)与唱片处于正切状态,那么如果取消抗侧滑力(机构),你能让唱针在这两点上稳定不移动吗?嘿嘿!显然是办不到的。

松DX看图不认真,该打PP,呵呵。
因为支点臂有超前距和补偿角,当唱针处于切点时,整支唱臂并不处在切线。
所以我让你拿一支直管绑上唱头来做试验。
TOP
24#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1-9-25 10:08:00 发表
哈哈
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会产生各种力,唱盘同样不例外。因此才会在唱臂上设计出反作用力装置,使其达到平衡。
立体声唱臂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呢?与单声道相同吗?  

不要光提问题,一个连舒尔V15 MM唱头都能精确调整的DX,很想听听你的高见。
TOP
25#

回复 181# 牛仔 的帖子

那唱臂上设计出反作用力装置有许多种类,能否就你对侧滑力的独到见解,说说那些是合理的、那些是不合理的?
TOP
26#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1-9-25 17:37:00 发表
在本人看来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只有使用不当。

很失望,据我所知,君子的300唱臂的抗侧滑装置就不合理。
TOP
27#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9-25 14:12:00 发表
1、侧滑力的成因离不开向心力;
2、相对静止的物体如唱针与旋转的唱片产生了摩擦力,同时就获得了向心力。它与唱臂的形状没有直接关系。
3、进行圆周运动的物体会获得离心力,与进行圆周运动的物体产生接触摩擦却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如唱针会获得向心力。因此正切臂、直臂、J臂、S臂等等不同形状的唱臂,他们的“形状”与唱针是否获得向心力无关,它们提供了一个“支点”克服了摩擦力使唱针能够保持相对静止,才是唱针获得向心力(侧滑力之一)的根本原因。

因此,正切臂(包括完全正切状态)同样会有“侧滑力”存在,且针压越大、唱片摩擦系数越高,唱针获得的摩擦力越大,它获得的向心力(侧滑力之一)就越大。

让你用直管做试验又不吭声,唉。
按照你的推论,只要是相同的唱头、相同的针压,不论采用那种唱臂,测滑力是一样的。(希望我没有理解错)
我这只唱头在支点臂上也做过同样的试验,在不施加抗侧滑力的情况下,他会迅速向中心移动,而且力量大得有点惊人。
但你又如何解释他在正切臂上纹丝不动的现象呢?
(不要在滑轮组的摩擦力上打主意,因为他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支点臂的旋转阻力了)
TOP
28#

回复 190# 牛仔 的帖子

我曾经全部肢解了这支唱臂,才得出他不合理的见解。
不单止这支平价的唱臂,就算很多贵价的唱臂,同样存在不合理的设计。
TOP
29#

回复 192# 牛仔 的帖子

嘿嘿,我早就说过,许多厂家,都不重视抗侧滑力装置。
既然你这样回答我,至少你还没有弄懂侧滑力的变化过程。
TOP
30#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1-9-25 22:48:00 发表
是的,我不相信有什么侧滑。
只相信有左右摆幅。
你所说侧滑,其实就是你没了解平衡锤的作用。

我也不绕圈子了。
侧滑力是在支点臂上由唱针与唱片旋转的摩擦力造成的,针压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抗侧滑力相对也越大。
线速度越大,摩擦力也越大,抗侧滑力相对也越大,所以45转比33转所对应的抗侧滑力也相应要大。
由于唱盘是以恒定角速度旋转的,就意味着在外圈时线速度较内圈的线速度大,对唱针的摩擦力也是外圈比内圈大。
抗侧滑力的的变化过程是由外圈到内圈慢慢变小。
但君子唱臂(包括所有以弹簧回力作为抗侧滑装置的唱臂)则是外圈时回转力较小,而到内圈时回转力较大。
这意味着和抗侧滑力的的变化过程相反,所以达不到要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