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答“670707”兄在《高保真音响与古典音乐交流贴》中提出的一些... [复制链接]

查看: 25279|回复: 113
71#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8-14 15:06:00 发表
原帖由 fallingforyou 于 2011-8-14 14:49:00 发表
昨天载家人回乡下过节,刚回来。不知道大家有无过“鬼节”的习俗?
想不到这帖子已这么热闹。
稍后再一一回复吧。大家都不要伤了和气,一个虚拟的世界,没有必要。


您好楼主!楼主态度正确。俺这里没有过“鬼仔节”的习俗,但 “鬼仔" 就见得多。

我地广东呢边应该都几多城市过7月14的(就是鬼节),中山果边无呢个习俗?
其实我的资历和水平很有限,顶多只能算个“鬼仔”,感谢张先生在前面的回复中对我文章的评论和指正。希望你再批评我之后的观点,虚心收听中。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1-08-14 19:06:06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72#

楼主的文字都是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客观而不极端。
TOP
73#

回复 66# fallingforyou 的帖子

原帖由 fallingforyou 于 2011-8-14 18:18:00 发表
[quote] 很荣幸能有不少的朋友对这个观点提出讨论。回复该问题涉及面较多,我试着尽量简短的说明,以节省大家的眼力与时间,并且如果说得不对,欢迎大家指正,毕竟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之前朋友的提问,是单从一套器材的几大件即音源、功放、音箱出发,请大家说说哪一件最能决定声音的走向。因此这里就撇开前面重要的软件的录音、压制,及后面听音环境装修布置(包括供电系统及听音室环境),还有虽然细小但重要玄妙的过机线、音箱线、脚垫等“咸菜”,而专门说这三大件。

音源的范围也不少,CD,LP,电脑无损音频,甚至有玩开盘机母带的,也有喜欢收音头及其他音源的,在这里我想以使用范围最广、内部电路较为复杂的CD机为主,而内部线路相对简单但声音却高质量的LP为辅来说明音源。
至于功放,虽然有着晶体管机、胆机、场效应管(貌似没能推广起来)、混合机等多种类型,但它们的功能都只是用于信号的功率放大的(也兼有频率修正补偿功能),就暂不区别门类,在有兴趣的朋友提出问题后再进一步阐述。
音箱就不多讲了,种类非常繁多,从全频到N分频,从箱子到号角到障板,但都是用于重放经放大后的模拟音频信号的,虽然风格类型不同,但功能上都比较一致。

一件优秀的器材,其实它所做的只有一点:准确的还原录音现场。因此只要明白这个原则,就不难理解,一件优秀的器材,从最初的设计到中途的声音调教,到最后的声音重放,是不应该加太多个人主观的因素在里面的,一切都应该该以重放现场声音为唯一之准则。

所以我才强调,器材的调音师对音乐(包括音乐文化、真实人声与乐器等)的理解,以及由此为依据对元器件的调校、最终运用的功力,决定了器材的声音走向。

但是既然之前朋友问到的问题是:哪一部分器材最能决定声音的走向,那么我以下分析的就是,以上面的分析作为依据,去分析音源、功放、音箱这三大件中,哪一件的调校成本、范围最大,环节最关键,那它就是最决定声音走向。请注意,它的位置关键,并不一定等于它的投资比重是最大的。

因怕文章太长大家看得无聊,余下内容发在下一楼,请谅解。觉得无聊的朋友请直接跳过吧,请包涵。


您好f先生!本次问题就明确一些了,但还是比较"眼晕"问题方向、路线还未清晰。这样会使部分网友产生很多幻想类的问题出来。您的出发点小弟基本明白和理解。我觉得您应把以上多个问题拆分后,分别来讨论会好些。

    功放是不能决定系统整体声音的,因打字太慢,长编的就不讲了。小弟简单说一下好的功放特点、应具备那些条件:1、能满足现在使用中音箱的最大功耗为基准,不足欠佳,过大浪费金钱。2、电流越大、电压越低者好。3、交流发生周率越快越好。4、全平衡放大电路。5、信号流经路径越短越好。6、不能添加音色或音效,无染平直放大信号。7、供电系统功耗最小大于实际输出最大功率3倍以上。等。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8-15 08:33:38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4#

既然要分析它的声音走向及调教成本,就免不了要从电路及相应功能说起,分析中如有谬误,请大家批评指出,严厉一些批评更好。
音源:以CD为例,简要来说,除了电源外,主体部分是三大电路: 数据读取电路、数模转换电路、模拟放大电路(使用分体电源、分体解码等分体机的朋友请先放过我,哈哈)。
从这几大电路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1、精确的读取唱片上的数据;2、精确的将读取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2、将转换后的模拟信号进行精准的、适当的放大,以得到一个合适的输出电平,去匹配之后的功率放大器。
所以我认为CD机的主要任务,是精确的还原信号,然后传送到后面的器材中去,核心只是两个字:“精确”。而不是音色处理、频率补偿、电平放大,虽然它内部有这部分电路,但这并不是它的主要任务。
一部优秀的CD机,只要准确的还原唱片的信息就行了。为什么很多顶级的CD,很多资深的玩家,会放弃原机带有的DAC及AF电路,只使用原机的转盘外接解码器使用?就是为了提高它的精度,然后得到准确的满意的音色。
有些烧友会有说:你懂个屁,我摩机后,使用高级的解码后音质提升不止一个档次,音色也由硬变顺,你竟然说CD机不能改变声音走向?
这个问题,其实上面也说过了,其实真实的声音只有一种,那就是唱片上的那N圈突起的小点所记录的录音现场的声音,呵呵。所以无论你使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摩机元件,都只应该力求尽量准确的还原这一个真实的声音。至于你喜欢将它摩成什么样的音色,那一方面能说明你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只能说明这是你对音色的偏好而已。毕竟以一些DIY烧友的能力,将日本机的风格摩成欧洲机,并不是很难。但这只能说明个人的能力与喜好,不能说明最后得到的就一定是最初的真实现场的声音。


这个讨论就有意思了,先生的观点非常正确,但只是提到一部分,解码核心还未提及。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8-14 23:43:3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5#

回复 67# jacky70 的帖子

J兄先别急。让f兄慢慢讲吧! 他的问题有点模糊。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6#

回复 71# fallingforyou 的帖子

鬼仔当然就不是您啦。哈哈~~~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7#

原帖由 pentax68 于 2011-8-14 21:48:00 发表
楼主的文字都是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客观而不极端。


俺有个补充。发帖内容抄别人的也好,发自肺腑的也好,小弟觉得不是关键,有实质性意义即可;当然发自肺腑是最好的,因为是发言者自己的经验,抄的也代表认同其理论,也未曾是件坏事。讨厌的是:内容明明是抄的,但说是自己写的,以此来标榜自己和欺骗网众就不好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8#

不得不插句嘴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79#

原帖由 pentax68 于 2011-8-14 21:48:00 发表
楼主的文字都是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客观而不极端。

P兄过奖了,以上内容都只是个人的看法,还谈不上经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不一定客观。但是与大家交流、听大家意见是我一直希望的。
谢谢P兄肯定!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80#

至少赞同楼主认真严谨的探讨,也同意楼主的观点:爱乐人,心态都会比较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