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红音堂《琴赋》的一点疑问,以及意见~ [复制链接]

查看: 9972|回复: 42
31#

      “在现在的制作成本不断提高;翻版和高清数字音乐免费下载泛滥;唱片行业如此不景气的现在;愿意做音乐编辑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又无法出很高的薪酬去聘请高人…但是我们;因为热爱音乐而做音乐;我们只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广中国的民乐;民乐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投资制作;我们很想做好它;当然也会走很多很多的弯路;或是犯一些错误;我们不知道未来还能走多远;如果大家愿意支持我们继续走下去;请给我们理解和宽容。我们所拥有的就是一颗对音乐虔诚的心!”——林老师的这段话说得很真诚。
    有什么比购买唱片去支持他们的工作更给力呢!
TOP
32#

谢谢红音堂方面的回复,就此我提出如下几条:

1、对于1、2、3,这三点,没有什么意见,这三点也不是主要问题。但要谢谢林老师的仔细回复!

2、对于录音是与不是,我们也不能断言。但对于这个署名,认为还是不妥。既然无法明确的确定,还是以不署名为好。若要因他们进行了整理和打谱就署上名,而且还是指模糊的挂上了几位大师的名,实在有些牵强,这样多少会误导消费者。这个看上去似乎不可笑,但是想想如果某某唱片上写着“贝多芬参与录制本套贝交”或者”瓦格纳指导了本次歌剧录音“那就可笑了。再者,既然不能明确演职人员,如果某天有人跳出来说,这是他的录音,那岂不是要吃版权官司?
凡事只怕认真二字,我相信这些个小问题的解决只需要严谨的态度,要不了拿高薪的高人。而只有严谨的态度才可能塑造出一家好的唱片公司,才能走的长远。国内的唱片公司总是开了关,关了开,少有出现能够一路走的长远走的踏实的。大环境是一个问题,而自身的态度也有那么一些影响。这问题,一直令我们爱乐者心寒。

希望红音堂能够日益精进做得更好,你们越给力,我们才能给力的支持。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33#

到底是德国金耳朵还是老虎鱼
TOP
34#

感觉林老师还是挺诚恳,我们还是要多支持那些国产的踏踏实实用心做的唱片公司。
ps:赠碟里边的“密语”听着不错,要入一张的。
TOP
35#

原帖由 znd_one 于 2011-7-20 19:35:00 发表
感觉林老师还是挺诚恳,我们还是要多支持那些国产的踏踏实实用心做的唱片公司。
ps:赠碟里边的“密语”听着不错,要入一张的。

谢谢,大家都不容易,期望红音堂步步高。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36#

这不是一个无心之失,至少这是一个马虎的态度,甚至是一个以虚假的知名度谋取不当利益的问题。如果已知演奏者不能确认,为什么不将详情说明,而给出一个不正确的资料造成误导?我们可以容忍无心之失,但绝不能容忍马虎甚至可能是欺骗者。这会污染传统文化,误导大家的认识。这不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大环境也是由小个体组成的,如果这样的唱片公司存在,我认为还不如不存在!

如果为为的我的逻辑不成立,那么可以看看以下逻辑成立否:

饭店里出产地沟油炒的菜给你吃,饭店老板还扮可怜地跟你说,现在大环境都是这样的啦,人人都是这样的啦,现在开个饭店也不容易啊,要交那么多税,明的要给暗的也要给,黑的来要钱白的也要,人工铺租原材料都在涨,我不用地沟油做菜没钱赚啊,大家就多支持,多来吃饭吧,然后你就回复,对啊,我很同情,我就多来吃吧,天天都来你这吃地沟油,支持你的饭店使你发展下去。
最后编辑Rossi 最后编辑于 2011-07-21 09:46:47
TOP
37#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1-7-20 17:16:00 发表
    有什么比购买唱片去支持他们的工作更给力呢  

点解要支持,是你亲戚?你有股份吗?收了他的宣传费?噢,都不是,应该是喜欢他出品有误导资料说明的CD. 虽然资料不对,但录音好象不错,听着很爽。
TOP
38#

录音的版本、演绎的由来、产品制作的严谨……音效好与否……
一是一,二是二,做全了,成功唱片公司的基础条件。
TOP
39#

老在感叹做民族音乐有多难,怎么听上去像是达芬奇的版本!你说做民乐难,可人家老易不比你难?他不照样做得那么好?!而且,他以自己的执着和真诚,赢得了爱好者发自内心的敬意。只要不是他经手录音的,他都会一一标注出处,这是对演奏者和该唱片购买者的最起码的尊重。红音堂,还是虚心向老易学习吧,可别歪嘴和尚念经似的,更别想忽悠消费者。否则,落个达芬奇第二,日子就不好过了。
TOP
40#

老易的录音比较可靠,其录音资料准确详实是重要原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