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纯属胡诌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clk 于 2011-4-26 20:31:00 发表
另外看梁兄用的所有线,电源、音箱线、信号线都是他DIY的“古董德根线”,于是也跟他扯了几米,两头焊一下,做一根简单的音箱线,回去试试。

手上也有四条各三米长,呵呵。。。

一对听收音,一对现闲置着。


c兄是梁生老客户啦,我才认识梁兄几天呢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2#

回复 59# ZHJZHJZHJ 的帖子

呵呵,谢谢。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3#

原帖由 kkhuang 于 2011-4-26 10:26:00 发表
帮楼主顶,好贴,不错的文笔,也有同感,卖音响的很多都是黑口黑面的,是否店里的音响器材发出的声音另他们黑口黑面?


呵呵,谢谢。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吧,第一是他们并不热爱音乐,第二是他们觉得自己很高深,知道的很多,所以对别人有点不屑一顾。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4#

原帖由 chohoo 于 2011-4-26 12:42:00 发表
呵呵,传神!

不知阿平和老伍上不上这里。。。


呵呵,兄是万商中人啊?下次去招呼我一下哈。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5#

想上几张照片来配合一下文字,请问各位老坛友,怎么发图片?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6#

我前几年买音响的时候,也在各个店家听过一些高价设备,比如有:万商嘉丰听过“劲浪乌托邦旗舰+柏斯100W纯甲单声道+文豪旗舰CD”;万商雅乐B&W体验店听过“势驾”西装+B&W803;在万商新丰听过“单拿C4+怀念SACD+乐林”。新丰老板尚热情好客,邀我进最里屋一间豪华试音室听全套旗舰麦景图,那几十个喇叭的音箱柱子差不多都顶到天花了,几十个亮闪闪的仪表盘中,指针齐刷刷的挥动着,这套系统要过百万。

可惜有点遗憾,上述这些除了这套“旗舰麦景图”让我感觉直接、自然、精准、大气,富有美国文化气息之外,其他系统,我只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毫无感觉。”(可能跟听音环境有关系,店里很多大面积的玻璃,器材也是随便乱摆)。

其后我又在38.5许兄处听过“B&W800+柏斯350+MBL前级+加某转盘解码”、最近又听他的“威信SOPHIA+柏斯350+某前级+DCS解码+升频+计算机数字音乐”;在J168李兄处,听过“AYRE 7MP +Simaudio 7+西湖L10”,许兄的两套系统我一直觉得有点冷,没开声(或许大家的审美观分歧太大,听的东西不一样);李兄的西湖系统好点,我比较趋向这样的风格,但还是觉得缺少了什么。上周末又在万商拐角除一店里听“贵丰顶级前后+威卓落地箱+号称德国数字综合播放器”,这套系统我只能用“非常一般”来形容。总之,这些器材我认为都不值15W-30W的价钱。他给我的乐趣远远不值这个数,这些钱我可以买很多其他一样有趣的东西:紫砂、红木、字画。

正因为我对这样的贵价系统一直十分疑惑,而且我主要是听音乐,对纯粹的敲玻璃声、雷声、鼓声,对谁在谁后面打了个喷嚏,谁谁喘了口气,哪哪一根针掉地上了之类的并不感兴趣,所以我一直听我那不到3W的系统,很少去关心这些器材。最近是因为搬了新房子,有一间单独的听音室,所以想最后再折腾一下,让我最终可以舒舒服服安安静静的享受音乐。168论坛我几年前就知道,但是最近刚刚注册来跟各位讨教。

前几天我感叹找张好碟真难啊,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确定网上***的碟部分是仿造的,我那满满的一柜子CD,真正好的录音,挑不出几张,碟也不敢在网上随便买。

上周末万商一行,那位酷哥的古董声,让我感到希望,感到想要的东西,隐隐约约的出现了。感谢酷哥啊,我崇拜您,您酷的有理!
在梁生家试的那个英国之宝203解码器+乐之邦外置声卡,又让我对广泛搜集浏览各种录音有信心啊,梁兄,感谢你哟。。。。。。



(待续)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7-22 23:38:40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7#


英国之宝200转盘和203解码,还有德根线拿回来,煲到现在有5天了,另外前几天在许兄那里拿了根“AQ科罗拉多信号线”代替了原来的“超时空”,接下来谈谈听后感。

科罗拉多信号线,比原来超时空更加平衡、大气、不侧重强调某些指标,解析力更强,所以来搭配这个老式英国之宝,理论上应该不错。
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根入门级的超时空信号线就很差,它比较凌厉,用来听古筝是很不错,能强调古筝的独特音色。另外它能把ATC那种我以前比喻的“寒潭之水”的韵味体现的更好。
前段时间我看一位烧友在问:“谁能告诉我ATC推满之后是什么感觉,万分感谢。。。”
我想起ATC的广告词:重现人声鼓声举世无双,演绎马勒交响当仁不让。
在加上我使用新版ATC7的心得,来揣摩让ATC老板引以为傲的老款ATC20等(惭愧我没听过这些箱子,只是根据以上这些细节来推测一下)以前经典款式的,在“推的好”的情况下,是什么感觉。
ATC应该是一种基于极其密实的声底之上的通透感、空气感和包围感,这种通透感是飘灵的,犹如单拿那种风格,其区别是:单拿好像在敲一个小口径的绷的极紧的鼓,而ATC则是一个绷的极紧的大口径的鼓。所以单拿的声音纵向感更好,更有穿透力更加空灵,外加北欧一派追求的纯净风格,犹如斯坎迪纳维耶半岛那清冽的空气般,犹如格里格“培尔金特”那“清晨”。飘飘欲仙、一尘不染、遗世独立。ATC则横向包围感更好点,在通透的基础上非常的厚实而有张力,他崇尚一种“雄浑苍茫”的气质,犹如“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西湖则是在追求一种宽松自然一派天然的气质,我觉得瓦尔特的《贝六》最衬西湖。“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种奔向田园的淡淡的喜悦。
但是贝多芬是极少有这样轻松愉悦的心情的;陶渊明也是“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种轻松愉悦背后,是否有少许的无奈呢。
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否总是“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呢?

呵呵,无论是“羽化登仙,遗世独立”、“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还是“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宇宙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谐的运转,这中间并无是非对错。它总是以波浪式的前进,所以有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啊。

最顶尖的技术和器材,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追求一种“理性、精准、顺道而为”的理想。

然又何为“道”也?

上帝说:亚当和夏娃犯了错误,所以地球上才有了人类。
佛祖说:就是因为有“业”,这股能量才会寄托在你的肉身上,才有了有情众生,不然它就脱离轮回,永恒存在宇宙中(这就是西方极乐)。

所以人必有缺,人必有癖,人必有染。人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人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然如何才是“暮然回首,灯火阑珊”呢?。。。。


(待续)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8#

回复 71# 有谁共鸣Y 的帖子

我有一部分碟在他那里买的,这只是我个人主观的认识,请勿放在心上,谢谢。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9#

回复 72# hopeman 的帖子

谢谢提醒,我今后尽量注意措辞。
高价音响不是不好,如果发烧友们都有几亿身家,那随便买几套都无所谓,只是大家的钱包都不够鼓囊而已。

辛丰年写了很多美妙的音乐随笔,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只是用一台收音机而已,我的意思是说听听音乐和器材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这个世界无所谓高不高雅,我上面强调了很多次,它只是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运转,并无是非对错。我的确很主观,一开始就是在胡诌的,如果讲的不对,冒犯了您,请一笑置之,谢谢!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0#

楼上两位朋友的提醒很好,我来这是想与大家分享音乐之美妙,无意惹是非。再次声明,本人说的都是主观臆想,并无真凭实据,万一有伤害到大家的利益和感情的,请原谅。


英国之宝200转盘和203解码,据梁生说这转盘的激光头摇臂跟后期的不同,解码器只有20比特,解码技术跟后期的也不一样。这些硬件上的数据和好坏,本人就不懂了。

这套设备,加上简易德根音箱线,替换了原来的朗泉EVO和金宝音箱线。听了一周,感觉如下:
1、        似乎变慢了,把以前听的很熟的碟放进去,皆觉得声音出来的慢一点。这个慢还表现在进入状态慢,基本上每次要开机一小时后才稳定。按键反应也慢,按下一个后不能马上按第二个,呵呵,不过这个倒是可以理解,古董嘛。我现在打篮球都要先活动一下,上场后也得先慢慢动一阵才敢发力,去年一次打球扭了脚之后,很难好,跟30岁前真是大不相同了。

2、        跟ATC不太搭,所以换音箱是迟早的事情了。风烛残年了,不能整天“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喽,伤身子啊。

3、        英国之宝音乐味很不错(这个好像是它的强项),声波频率的对比度很小,衔接很紧密,所以感觉很柔顺。在听小提琴和二胡的时候,尤其是慢速运弓时,能感受到弓在弦上的微微起伏,声音的渐行渐远、层层染染,比朗泉EVO要丰富的多,我以前也说过朗泉缺乏解析力,粗声,但优点是比较厚实。

4、        进入稳定状态后,声音的轮廓仿佛笼罩一层淡淡的薄雾,令人觉得十分放松舒服。不知道烧友们喜不喜欢摄影,评价镜头有个名词叫“焦外”,这种笼罩着淡淡薄雾的感觉,犹如镜头焦外丰富朦胧水润。这个机子的解析力不高,也像这种老镜头一样,没有特别清晰凌厉的轮廓。有一次我跟几个朋友去园博园拍照片,拍了一些雨后的荷花,我用一个老蔡司头,光圈打到最大,拍出来形成很多奇妙的光圈,荷花的外形都笼罩着一圈光雾,朋友说:“什么破相机啊,拍都拍不清楚的”。他用的是现在的镜王70-200/mm-f2.8,当然就比我的清晰多了,呵呵。我有几个老德头、法头,等下我发两张图片来比较直观的比喻一下这些声音的质感。

5、        弹跳感很好。上周在万商酷哥那里听,有一项很动人的就是这个“弹跳感”,每一个音符,尤其是音量相差比较大的,很明显能感觉它是从音箱里面往外“跳”出来的,仿佛看到唱针在轨道上微微跳动。因为这个特点,也发现了以前被我冷落在柜子里的三张好碟。这三张碟是SONY公司1993年出品的“卡萨尔斯演奏巴赫、舒伯特、布拉姆斯”,录音时间是1950-1953年,是用20比特技术提取的(不知道是不是跟英国之宝的20比特正好合拍)。这三张碟还有点故事:我以前在高职院后门认识的那个小伙子,跟他很熟,就交待他:凡是好碟,通通拿来,都要。有一天他兴冲冲的打电话给我,说有好东西啦。于是我也兴冲冲的跑过去,除了其他一些,他郑重其事的从随身包里拿出这三张碟,说这个多么多么经典,虽然也卡口,但是只卡到壳,碟片完好无损,有好多人要,他好不容易弄到的。我当时还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卡萨尔斯,看着这三张包装很是简朴的碟片,而且价钱也不菲,一般的碟如德国DG那些,他都卖我10元/张,这三张他要120元,我不禁满腹狐疑。好在我这人一直都相信别人,也就跟他买下了(当时我都是一摞摞的跟他买,暂时听不懂的,就先放一边,我相信自己始终有一天能听懂)。以前听的是一套JVC组合音响,放上去,实在是难听啊,“莎莎”响的。换朗泉和ATC7后,也放过,也不好听,觉得那小伙子蒙我了,就一直扔柜子里了。但是前两天考虑到英国之宝是个古董,放这个说不定合适,又拿出来,结果------万商酷哥那里那种动人的弹跳感,这张碟放出来了,虽然也是“莎莎”作响,但是它那声音很鲜活,对,用“活”字最合适,用朗泉放出来的声音,是“死”的,难怪我一声都听不下去(要找些词语来描绘声音,真是太难了)。这种“鲜活”的声音,很容易让你忘掉器材的存在,全心放松的享受音乐。。。。。。在没有录音的年代,一个指挥家,一个演奏家,是可以挽救一名作曲家,一部杰作的。有一次,某知名指挥家终于指挥乐队演奏了布鲁克纳的一首交响曲,曲终之后,布鲁克纳噙着泪水,颤颤巍巍的从兜里掏出两个铜板(当时他只是一个乡村音乐教师),塞到指挥家手里,哽咽道:“大师,拿去喝酒吧,祝您健康!”在卡萨尔斯的这张碟里,我再次感受到这种神奇,一个演奏家可以演活一部作品,也可能毁掉它。再次深刻感受到古典音乐的“三重创作”。又再感叹:一部CD机,竟然可以“挽救”一名大师,如果没有用这套英国之宝来放,我就没机会听到这么美妙动人的卡萨尔斯。

6、        德根简易音箱线,使整体感觉更加“清水芙蓉”,它没有金宝那么多的细节和起伏,总的来说,可能古董玩意都这样,乍听起来不容易听出有什么特色,需要你细细品味。
。。。。。。。

(待续)





这张图片是我在一张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的碟的封面册页上,用数码相机翻拍过来的。下面一张图片,是我用尼康对D300和一个法国爱展能28/3.5老镜头拍的一个小孩。
第一张图片上两个人左边一个是普罗科菲耶夫,下面一行小字注:30年代末期的普罗科菲耶夫,由于我是用数码相机拍的,又经过压缩,原来册页上的那种透明的空气感,已经感觉不到了;但我们还是能够看到这种图片的层次和过渡非常的细腻,对比差距很小;如果是现在的镜头拍的,他极可能就是一片一片的,而不是这样均匀细腻的过渡;整体看起来非常柔和,没有非常锐利的轮廓;质感的表现也很出色,可以感觉西装的绸缎料子非常的高档;胶片时代的独有的颗粒感,很动人,有炭笔画的艺术效果。现在出的数码相机,如这两年很火爆的SONY
NEX
,也有一种后期处理功能来模拟这种颗粒效果,但那是电脑芯片处理的,不是真实的,所以它看起来是呆板的,而不像胶片这样的透亮清明有空间感。

下面一张,是在公园拍的,上午1030左右,阳光很强烈。这种照片乍看起来没什么稀奇的,但是细看之后,发现整体的调子清新自然素雅,带有一点点蓝调,这是法国爱展能独有的浪漫韵味,我估计是通过镜片的研磨,使之对阳光的反射带有一点点蓝光吧。它的对比度非常的小,我曾经拿它跟一系列尼康头做同时对比,这个头要细腻的多,但是这种细腻很容易让人觉得“灰暗”,不抢眼,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空气质量下。这张图片虽然是在强光下,但是细节都保留的很不错,白色袖子的皱褶细节很丰富,要是现在的尼康头,肯定就是白花花一片了。它不会让你感觉阳光很刺眼,能感觉到空气的透明度;没有锐利的轮廓,焦外很柔和;色彩清爽自然,肤色健康,还有后面那两根树桩的色彩和调子,非常美妙。当然,这个头价格不菲,在国外评价胜过徕卡。


我发这两张图片,是想比较直观的表达一下古董音响器材的声音质感。其实这些音响和镜头,都是同时代的产品,所以他们的理念和审美观,应该是接近的。

我这里并没有说古董和现代产品孰好孰坏的意思,各有长短,各有所好。我是最近听了一点古董声,联系起我偶尔在玩的老镜头(我原来也有一些新镜头,拍出来的东西看不得,全卖掉了),觉得这两者有接近之处,就拿来一起说一下。

(待续)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5-24 08:23:59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1#

回复 77# 聆听之乐 的帖子

好的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2#

回复 78# leslie 的帖子

多谢版主指教,今后要多向版主学习硬件知识。本人不大会玩论坛,胡乱贴了两张图片,大家将就着看吧。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3#

呵呵,版主讲笑了,我是农村人,没什么文化。

插一段别的:上次在J168李兄出看到一段《卡门》的高清投影,十分的震撼。3米宽的屏幕,演员的毛孔都看的一清二楚,比电影院里的还清晰,大大改变了我对AV的印象。于是前几天托我在三洋工作的朋友,买了一台日本原产的三洋Z800投影仪,按批发价给我,一万不到。
昨晚找了客厅一堵3米宽的白墙,放了两张蓝光:《小泽指挥柏林爱乐的纪念卡拉扬音乐会》、《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的‘贝九’》。播音器材还是原来的麦丽迪88+ATC7,用了一个索尼的蓝光机,真便宜,才1200元。

看完之后跟我老婆说:“万把块钱能买到这种享受,真便宜。。。”

这还是投在墙上,要是投在高质量的幕布上,那效果一定更加震撼。
可能38.5许兄那根9米的“美国线世界”HDMI线,发挥了一定作用,那捆线好沉,起码好几斤重。

我是个价值论者,反对封建迷信、盲目崇拜。这一万多块,只能买一个“鸡肋”HIFI器材。
这种高清大场面的演奏场景,世界最顶尖的演出,一棚这样的演出,要花费多少著名艺术家的多少心血(包括摄影师和录音师)。他又能让你深刻感受到作曲家的伟大:他如何能把这么多人、这么多乐器、这么多段旋律揉合在一起,最终完美的表达他的思想呢?尤其是写贝九时贝多芬已经完全聋了,一切声响只是他脑海里的想象,这不是神是什么?
我当初看了之后,跟李兄笑说:“只有中国人才能这么幸福,花这么点钱,欣赏到这么震撼绝妙的表演。”

建议烧友们尝试,好东西来的。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4#

回复 86# leslie 的帖子

灌满一个2T的硬盘,据说100元费用。按每部25G-50G来说,可以灌40-80部高清,平均1.25元到2.5元一部,这个比外国还是便宜一点吧,在外国这样干,可能要拉去坐牢啊,呵呵。还有,外国人的工资是中国人的后面再加个零啊。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5#

回复 85# penchong2008 的帖子

HIFI器材不是卖给过路客的,购买的偶然性微乎其微,所以国美苏宁是不会卖这种东西的。再者HIFI 器材很多产量都很少,无法上生产线,需要靠人工,国外人工很高。如果一台HIFI器材能卖的像IPHONE那么多,那是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所以从经营者的策略来说,他只能把价格越抬越高,就做那些买的起的人的生意。这道理就像现在的房价一样,买不起的永远买不起,你也不用去看,再高再低也跟你没关系。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6#

呵呵,H兄好!今晚也有人请我去看,但是我不想去了,我住在西丽比较偏僻,懒的出门。跑到梁生那里拿了两根德根电源线,刚回来,煲着。多谢谬奖,我们应该没见过,我去许兄那里的次数很少,没有碰到过其他烧友。不过后天要去,付线钱,加拿英国之宝解码去试试,呵呵。有空闲聊。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5-14 22:13:26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7#

这几天路过天虹商场,挂了块新的大广告牌,是“巴黎欧莱雅”的新广告,代言人是范冰冰。我留意了一下这张图片,拍的不错,一看就是大师手笔(当然欧莱雅不会去请一个下三滥摄影师来拍)。
自然的情况下,不会是这种光影效果:太阳光从背后过来,脸上还有光,挡在额头的手下有阴影,说明至少还有两个光源(或者反光板)。另外图像后期处理,色阶曲线的调整,磨皮等工作,做的十分到位。总而言之,整张照片给你看起来很自然很舒服,不会让你感觉是假的或者什么地方有问题,让你相信范冰冰的皮肤就是这么白皙细腻。这过程虽然也有“造假”,但是艺术作品是允许一些“假”的,从商业角度这些“假”是有目的的,比如一定要在画面中有强烈的阳光。
如果把范冰冰脸上的雀斑(如果有的话)、毛孔都拍的一清二楚,那谁还买欧莱雅啊?所以这就是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艺术家的水平,这也是人类的一种财富。当然,拍这组照片欧莱雅得花不少钱去请这些大师级人物,化妆品的80%成本在广告上,摄影师要价不高人家还不要,呵呵。

也有许多摄影发烧友喜欢拍MM,拍的过程也要上述一样的布光,设计一下背景,拍完之后也要后期处理,行话把这种叫“糖水”照。这水平就参差不齐了,有些水平高的,做出来也像模像样,大部分就“惨不忍睹”了。

回到音响上来说:范冰冰这张照片,就像上次我在新丰黄老板那豪华试音室听到的过百万的麦景图,这些音响器材的“理念、设计、技术、工艺”也是一种人类的杰作,也是人类的财富(抱歉我只听过这套贵价系统,后来听说也有很多其他过百万的豪华系统,本人没有听过,不过其根本应该是一样的)。它虽然也经过人的艺术性的修饰和调教,但是效果是一流的,给你的享受是超级的。
那些几万、几十万的器材,就好比下面的“糖水”,水平高超,搭配得当的,也能获得超乎投资的效果(我在这里读过最好的贴是残剑兄的“冒雨觅知音”,我相信残剑兄能有这种水准,最后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大部分应该是。。。。

上面有一位朋友说,贵价器材有其好处。是,我从来没说贵价器材不好。如果我有一亿身家,先花5千万买套别墅,腾50平米出来,花50万装修一下,再花100多万买套设备,这样当然好,但是我没这么有钱。
其次是我有几十万,然后不断的折腾,换器材,直到最后觉得满意为止。这个过程可能很长,可能搞的筋疲力尽,而且结果不可预料。再说,我连几十万都没有,有也不愿意投在这些器材里面。

如果我不能看到被修饰的很完美的范冰冰,我也不愿意看被“糖水”的范冰冰,那么,折中一下,我还是愿意看到真实的有毛孔有雀斑的范冰冰好点。

最近一段时间听到的古董声,就是这个道理。昨晚又在梁生家里听了一对70年代的B&W监听箱,体积大概有“思奔达100”那么大,有点遗憾梁生那里没有我喜欢听和常听的音乐,放的大部分曲子我感觉很一般(还有功放对低频控制力不够,那个老胆机只有30w)。但是中间一首布鲁斯女声,足以体现其价值,让我感觉到这对箱子的美妙之处和潜力。下阶段要拿下一对。我也直说,这些箱子的“缺点”(或许不能叫缺点,只是那个时期的技术水平和审美理念)也是很明显的(就像范冰冰脸上有雀斑毛孔一样),但是它“真实”,它不通过拙劣的手法来掩饰缺陷。拿来播放现代音乐是不好听的,至少不能让现在的“味精爱好者”满意。所以说烧友们一定要清楚自己主要听什么类型的音乐。这箱子给我听就非常合适,我听的都是那个时代的古典音乐,那是非常的合拍的。
另外,古董箱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吃功放,这可以省一大笔钱;再者就是他们总的特点都是很放松舒适,不会让你去特别留意哪个地方(我比喻为“数象毛”)。
所以,让我感觉欣慰的是:在我有限的财力下,我能退而求其次找到一种相对有好感的声音。

晚上约了许兄,带上英国之宝203解码器去调试一下,看看主机要如何搭配,还要用哪些线材。
。。。。。。。

(待续)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7-22 23:45:18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8#

回复 94# 长江一号 的帖子

呵呵,老兄好!我在水库这里。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9#

回复 92# anakin 的帖子

呵呵,感谢老兄指点。
本人是普通百姓,不是L版主说的文化人。本人每日所做不过上班、买菜、做饭、洗碗、拖地。另外本人也无“材”可耀。本人所知甚少,所感甚浅,不可能说的人人都满意,对于大家的批评,本人会认真反省,找出原因。

现在社会和国家进步了,不像以前“大清文字狱”、“文化大革命”。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大家有“信口开河”的自由,只要不伤害他人即可。
本人所说,皆为自己所好而已,主观性很强,有缘者自会相知。文中无任何褒贬之意,请各位不要妄自揣测,对号入座。不妨参考六祖慧能指点:“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矣”。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40#

今晚跑了两个地方:许兄处试英国之宝203解码;因拙文受到蛇口资深烧友G大哥的注意,盛情邀请我到府上聆听欣赏交流,万分荣幸,收获意外丰富,在此谢谢G大哥!
总结下来,今晚的感受有六字“欣喜、感动、愧疚”。
因天色已晚,长篇大论日后再说,先把“愧疚”说了。
HIFI 器材发烧也是一门浩瀚的学问,我以前一无所知,信口雌黄。再次深深感谢上面两位烧友提醒和批评,等下单独回复他们表示歉意。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5-14 14:51:13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