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数码线材的一些对比测试-古河、艺康斯、相位传真、欧亚德、威宝... [复制链接]

查看: 18038|回复: 58
11#

数码同轴线对比试听

    由于魔声同轴与艺康斯差距太大,没有可比性。周四,从相位传真兄那里弄来一条““奇迹””数码同轴线试听,煲练了2日后,进行数码同轴线的对比测试。

测试器材不变, USB线用GT2不动,只是更换同轴线来试听对比。
测试软件:wavelab,采用ASIO驱动。
测试曲目:童丽《梦江南》-月亮湾、尘缘;《爵士女伶》-飞跃彩虹;《帕格尼尼 FOR TWO》第1



TOP
12#

对比线材:MONSTER-魔声 interlink、ECOSSE-艺康斯Executive 和相位传真的“奇迹”数码同轴线。
外观:处理照片的时候,才发现,这三条线外观其实跟听感有些类似,嘿嘿。

“奇迹”数码同轴线:线长1,线芯材质单晶铜,采用特殊数码屏蔽技术。银色的接头配合黑、红、白三色编制外套,外观时尚,略显华丽。线材手感颇有质感,线基略硬一些,但弯曲自然,接头紧密,插拔没什么问题。蓝色的磁环打着英文LOGO,并标示了一个方向“▽”箭头,注意这条线是有方向性的,三角箭头应该指向解码器,方向不同,听感略有差异,正确的方向声音更厚一些,音场更加开阔,而反向则偏薄、音场略有压缩。
TOP
13#

    艺康斯Executive数码同轴线:线长0.8米,线芯是超高纯度无氧铜导体,采用数码双重屏蔽技术。外包装很大气,精致宽大的硬壳纸质包装内,还有一个静电包装袋,而里面的线材本身却很内敛。银色的接头和大红色PVC外皮,外观中庸和内敛许多。线基粗壮,但很柔软,PVC上印制着线材型号英文字样,接头专门有透明软质外罩,保护紧固螺丝不与其他线材接触,防止意外短路,此外,这条线的接头是采用镀银铜制材料,在插拔的时候,明显感觉材质的柔软度,接头接触很扎实,插拔顺滑。这条线没有标明方向性,测试过正反插拔,变化几乎不可闻,还是按照顺着英文字母的方向使用。

TOP
14#

   魔声interlink:相比上述两条线,就寒酸多了。线长1,黑色PVC外皮,接头和线身都很山寨,仿佛说:我就是那个小黑人,表理我。这条线同样标明了方向性,但听感貌似同样没什么变化。接头特别紧密,紧密到我不敢轻易插拔,觉得接头工艺有待大大改进。

TOP
15#

    听感:“奇迹”和艺康斯都是比较有特点的线材,因此,哪一条更换廉价的魔声同轴,都有可闻的提升。更换同轴,比前面更换USB,这种提升或者差异性更大一些。使用魔声同轴,试听这几个曲目,比较明显的差距是声音相对干和涩,乐器泛音少,并少了一层光泽和水份,琵琶、小提琴等乐器高频段有尖刺和压迫感,人声密度和质感不足,不够圆润和精致,背景不够干净,整体听感比较毛糙;而音场和动态方面均有压缩的感觉,听感不够开扬,鲜活感和整体氛围受到影响。由于听感差异比较大,不具备可比性。因此,下面主要对比“奇迹”和艺康斯。

    1)“奇迹”线:特点是音场开阔,并且上下拉的比较开,乐器分离度较大,中频稍薄,高频飘逸,低频量感相对少一些,属于解析力和透明度较好的线材。中高频的印象比较深刻,中频的薄不是那种干薄,有一定密度和质感,高频在乐器的表现上,去的比较深,比较远,听人声听感尤为舒适,甚至有些华丽。

      初始换线,听童丽,觉得比听惯了的艺康斯要好听和抓耳,人声甜中多了一点娇媚,古筝、琵琶的泛音很好听,连奏的高频充满弹力,并带了一圈光晕。由于上下拉的比较开,人声结像偏上,“月亮湾”开场的乐器两端分离更加夸张,形体上纤细一些,显得中间不够饱满;“尘缘”突出的是童丽的唱腔,吐气声清晰可闻,声线肉感稍弱,但清脆悦耳。

      听“飞越彩虹”,开场的清唱,JANE的声线薄了一些,密度和质感稍弱,吐气的声音明显一些,声线高扬之后,有稍许压迫感。钢琴起来后,伴奏营造的音场包围感没有明显差异,伴奏的声音更大一些,整体氛围更明亮一些,低音贝斯量感稍显不足,金属钹的声音有些怪异(听了好几遍,钹声比较隐晦),定位稍靠前,深度不够,中场小号的SOLO没有预想中的更加明亮,反而黯淡了些,高频段有些力气不足。整体人声韵味充足,歌者细腻的感情和情绪随着乐曲展开,整体氛围由于过于明亮,低音乐器低频量感稍显不足,爵士特有的氛围不够浓郁,但说清雅可人也不过份。
      帕格尼尼的FOW TWO,很久没听了,再次聆听,整体富有特点的堂音没有明显差异,小提琴的声音明显纤细了一圈,实体感稍弱,因此,吉他的声音比较突出一些,拨弹,轻灵而富有节奏;结像,小提琴偏左,稍靠前,深度不足,吉他略偏中间,两件乐器交相呼应,整体氛围感亦然不错。
TOP
16#

   2艺康斯-Executive 特点是声音醇厚(相比“奇迹”,这种醇厚比较突出,无论是人声或乐器),这种醇厚并没有影响应有的解析力和透明度,高频圆润,中频饱满,低频相对弹力和量感充足了,相比“奇迹”而言,三段更加平衡,高、中、低没有特别突出哪个频段,音场同样没有刻意雕琢的感觉;人声或许没有那种惊艳、华丽的听感,但舒适顺耳,久听不腻;弦乐乐器,多一份圆润和水份,仿佛抹了一层油,更加顺滑。如果没有听“奇迹”或许还感觉不出这种醇厚下的重量,平淡下的平衡,圆润中的顺滑。

    童丽的“月亮湾”,基本是USB对比测试时的听感,音场有些怪异,人声稍甜但不娇媚,乐器泛音充分,但不夸张,听感上略平淡;“尘缘”,童丽的唱腔,吐气婉转一些,声线多了一丝柔软和肉感,入耳不单单是清脆,而是多了一些柔情和余韵。整体上,童丽的声音不如“奇迹”好听挠人,但多一些舒适耐听的感觉。
     飞跃彩虹,没有USB试听时的主观情绪“干扰”,听感上更注重于比较和对比。开场的人声,明显加厚,声音比较扎实,由于厚度的增加,声音高扬的时候那种压迫感减弱了;钢琴起来后,低音键的量感明显让弹片更加松弛,伴奏明显小声了些,整体舞台相比暗淡一些,低音贝司清晰而有足够的重量,金属钹听的正常了,定位更远,更深一些;中场SOLO的小号,声音不暗也不亮,对比USB的光泽度,多了一些含蓄和情绪化,有趣的是,乐手吹奏夹杂的口水声明显了,仿佛勾画出一个鼓着腮帮子的形象。略暗淡的伴奏,醇厚的人声,量感充足的低频,让整体氛围感略胜一筹。
       帕格尼尼 FOR TOW,整体堂音依旧丰富,小提琴形体大了一圈,琴腔共鸣感觉更好一些,高把位更加细腻和顺滑,耳油的感觉出来了;定位上,小提琴偏左,靠后一些并且偏上一些,吉他中间偏右并且位置稍下,形成琴上吉他下,错落有致,舞台纵深较好;吉他的拨弹柔和和婉约,与提琴的呼应感觉更融洽些。

TOP
17#

感谢顶帖,第一次在168拿小红花,感谢版主鼓励:)
TOP
18#

    两条线特点比较鲜明,这种鲜明,在我接着,把两条线接到高清播放机海美迪HD300和欧博D6解码器上时,更加明显。试听主要以24bit/96Khz 192Khz 为主,原本高清播放器HD300由于解码芯片是多声道,电路设计也多侧重多声道输出,因此PCM源码输出两声道,声音是明显的干、硬、薄、尖的数码声,分别接上“奇迹”和艺康斯连接解码器HD10,艺康斯醇厚、平衡的声底更容易改善和软化这种数码声,人声、乐器更加圆润,数码DSP干净的背景让声音更加纯净, HD10良好的动态、解析和层次,播放动态、密度和质感上有所提升的24bit高清音频,让声音已经勉强可以接受,但听16/44.1还是没戏,音源的素质就这样了,线材不是神仙;而将音源换回PC+HD2,解码器换成欧博D6,艺康斯的醇厚与声底同样偏厚的D6有所重叠,听感上的改善就不如更加开扬、中高频略加修饰的“奇迹”明显,当“奇迹”和声底同样清澈、纯净的HD2配合,能比较好的改善D6声场压缩,声底偏于肥厚,韵味有余而鲜活度不足的缺陷。

   比较意外的是:HD300数字音频的 解码能力,使用新固件后,即使是192Khz也很流畅,作为老产品,这点新意思值得庆幸哈,文件管理也比纯音乐播放机更合理些,浏览文件,比较顺畅。目前支持WAV\FLAC,期待支持APE和CUE播放列表。用DSP播放与PC相比,背景的宁静度值得关注,对于线材的敏感性也值得玩玩。
TOP
19#

数码同轴小结:从这两条线的表现来看,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更多体现在声音风格和技术处理上,而不是素质上,在1000元以内,两条线都属于超值。数码线虽然不如模拟信号线差异明显,但同样需要合理的搭配,而解码器对于数码同轴线的敏感性也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数码线属于弱信号线,由于现在音响器材的传真度和灵敏度有较大的提高,对信号传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号线是用来传输数码脉冲信号或者音频交流信号的,它的传输原理比一般的直流电输送复杂得多,除了电流流过导线可以受到导线的电阻影响和产生磁场之外,还有高低频率之间的集肤效应、相位失真等影响,导线要平衡、低失真地传输全音频段(20Hz~20kHz或更宽广)的信号,因此,线材或许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线材的争论由来已久,其实,无论是信号线还是喇叭线的设计目的,是让音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没有改变,但在实际使用中一般的线材都像滤波器,它们存在电阻、电容、电感等,会对通对的信号产生影响,使得信号在传输中形成欠阻尼,损失音乐信息和细节等现象。由于存在电容和电感,所以传输电缆就具有其特殊的频率特性,即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有不同的时延(也即所谓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呈现不同的阻抗,显然,这会使信号产生一定的失真。

  
因此,借用一句话“存在即是可能”,对于线材抱着相对宽容的态度,少些钻牛角尖的纠结,合理适当的投入,获得相应的回报,或许能让HIFI更有乐趣些
TOP
20#

原帖由 scfan 于 2011-4-27 16:11:00 发表
请问一下KK兄,Hegel HD2支持ASIO吗?我看你用了ASIO4ALL,似乎是HD2不支持ASIO,需要用ASIO4ALL来模拟。不知道不开ASIO4ALL和开,两者对总体的音效有没有影响?

ASIO(Audio Stream Input Output),主要是为了减少延迟(喜欢外接电子键盘进行录音玩OK的,知道这个延迟会要人命的),一般是专业声卡或者专门编写驱动才能支持。
HD2 使用通用USB驱动,即插即用,不支持ASIO。可以使用ASIO ALL虚拟驱动,一样是绕过了windows的混音器(特征,系统音量失去控制,这个混音器为了提高兼容性其实进行了2次采样,对音质影响很大的),音质上比DS要好很多的。KS和win7支持的WASAPI,也是一样的,目的就是废了windows讨厌的内置混音器,直接驱动硬件,提供更佳的音质。
如果使用WAVELAB、SAW、SAM等专业音频软件做播放器,不使用ASIO是毫无意义的,使用默认的MME驱动,会比DS更悲剧。而即使是使用FOOBAR,也推荐使用KS\WASAPI或者ASIO驱动。
除了ASIO ALL驱动,SAM(Samplitude)也自带一个ASIO驱动,HD2同样也支持的。
下面是SAW ASIO驱动设置界面,这个软件音质比foobar要好的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