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动态范围
信号最强的部分与最微弱部分之间的电平差。对器材来说,动态范围表示这件器材对强弱信号的兼顾处理能力。
十一、频率响应
简称频响,衡量一件器材对高、中、低各频段信号均匀再现的能力。对器材频响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是范围尽量宽,即能够重播的频率下限尽量低,上限尽量高;
二是频率范围内各点的响应尽量平坦,避免出现过大的波动。
-------------------------------------------------
上面是两个术语的解释,在网上搜索而得,简明。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聊聊“动态”的涵义吧。
我注意到,在一些相关音响主题的论坛上,许多烧友谈起这个话题时,强调了一个方面,却忽视了另一个方面。甚至一些资深的老烧也跟着犯迷糊。什么原因呢,问题去出在这个望文生义的解释上,仅仅强调了最大与最小电平之间的差值关系,而没有标明时间轴的参考意义。
比如,有的烧友误以为,关于动态术语里的电平差,在实际播放时的反映为——节目源(唱片)在播放过程中的最大声响与最小声响之间的差值关系。因此,烧友以为,一套系统能播放好马勒的交响曲作品,才可能证明其器材的动态是过关的(当然指HIFI关卡)。
这个理解的层面,并无大错,但小错是忽视了时域关系,因为术语的定义中,究竟是指信号电平处于峰值的瞬时值,还是信号通过系统而响应的整个时域?似乎没有特别的指明。所以才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
换句话说,还有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音响系统正确的响应关系应该包括在同一时间上的各个信号峰值达到规定的瞬时值关系。这里或多或少的涉及了瞬态峰值失真的概念。
让我们换成简单的话来说,就是:
1,一首作品,在音响系统的播放过程中,其最小的声音响度和最大的声音响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被完全正确的还原了,可称为高保真HIFI水平。
2,同样是一首作品,在音响系统的播放瞬间时,假设某件乐器的声音响度出于最小值,而另一件乐器的声音响度出于最大值,能够完全正确的在瞬时同步的还原,即称为高保真HIFI水平!
这里重复一句结论,上述2点的完全实现,才是动态这个术语被正确反映的事实。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