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D30岁 [复制链接]

查看: 7773|回复: 24
11#

lz不是宣布退烧了吗?
TOP
12#

CD价格狂跌也是市场规律,这才是他的真实价位,成本没多少,卖得都是软件;而且放心好了,真到了全盘数字化的一天,音乐也只贵不便宜,只会给发行商更多的赚钱方法,你看iTune上面的数字音乐不仅卖,还可以租,而且绝对没有二手盘这一说。
技术上畅想都是美好的,可惜资本社会技术只是赚钱的手段,没得赚再好的技术也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TOP
13#

书是永远不能也不会被电子化的,音乐就不同!绝对电子化绝对数据化!版权很容易就和现在上网电影一样
TOP
14#

第一次看见CD的时候即被他的外表所折服,银光闪闪,高科技啊!一月真是舍不得买一张,记得最初看到98元一张心里即打定主意:这玩意儿与咱无缘,太贵。但不到半年就经不住诱惑,买吧!198元、168元一张的时候都咬牙买了。谁料想这CD30年后竟落得如此地步,大家闺秀已是昨日黄花,现在连小家碧玉也不是了,是站街女!
TOP
15#

前些时候为一位大学老师提供一些关于新媒体音乐的个人见解的时候,我说我敢预言,纸媒书不会消失,实体唱片是否退出生活,目前也还难说,虽然数据唱片来势汹汹。别忘记人除了实用主义,还有恋物情结。极端便捷不是生活的目的,实体唱片的命运,交给未来吧。

至于cd,我想对它说的,只有感谢。
我的那些唱片,不管外面世界如何,我都不会变卖它们。
别人不用,我用。别人时髦,我不。
TOP
16#

可以肯定的是,数据唱片的存在是必然的,是否将实体唱片排除出日常生活,个人以为还不好定论。包括上面一位朋友讲到的产业和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
不是存在那种可以将整套马勒全集装进一张唱片的技术吗?为什么不能普及呢?道理很简单。
TOP
17#

原帖由 michael_djj 于 2011-4-15 20:23:00 发表
lz不是宣布退烧了吗?

哈,我从来没烧过,只是音乐爱好者而已。
TOP
18#

我也感谢CD。我还感谢磁带,我还有上百盘磁带放在柜子里始终舍不得扔掉。真正感动我们的是音乐,其实一直到现在为止,印象里最深刻的几次被音乐感动至深,乃至激动不已或者潸然泪下的,都是从磁带和收音机里听到的。

无论CD命运如何,音乐都不会消亡。也许需要更聪明的人想出我们今天尚未知晓的某种版权保护方式,或者今天尚未知晓的某种经营模式。
TOP
19#

原帖由 发条兔子 于 2011-4-15 23:13:00 发表
我也感谢CD。我还感谢磁带,我还有上百盘磁带放在柜子里始终舍不得扔掉。真正感动我们的是音乐,其实一直到现在为止,印象里最深刻的几次被音乐感动至深,乃至激动不已或者潸然泪下的,都是从磁带和收音机里听到的。

无论CD命运如何,音乐都不会消亡。也许需要更聪明的人想出我们今天尚未知晓的某种版权保护方式,或者今天尚未知晓的某种经营模式。

严重同意。
TOP
20#

个人认为,cd作为音乐的载体,大力推动了音乐的普及。别忘记现在网络当红的ape的本体是谁?
另外作为引领更多年轻朋友进入hifi大家庭也是cd的一大功劳,cd的廉价化或者说即将退休之前仍然将是很多80后,甚至90后的首选音乐载体。
不需要调教LP那般的硬功夫,没有高清音频播放机的高价,比pc-hifi优越的声音表现。cd系统仍是工薪阶层的好选择。
最后编辑daniel115 最后编辑于 2011-04-16 00:09:40
《常见疾病治病解说》最实用的家庭医生
http://daniel115.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