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机为什么感觉速度慢? [复制链接]

查看: 15244|回复: 45
11#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3-15 7:3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runwell530 于 2011-3-15 3:08:00 发表
不知道LZ的机器的怎么接线的?这个“感觉慢”是如何界定的?
我同一台CD机、相同的信号线接300B单端和晶体管合并机,推相同的音箱(各推一对),播同一张碟,我无法得出谁快谁慢的结论。
那个“慢”是两种机器声音表现出来的综合差别吧,实际上慢吗?谁有实测数据?
这一点在理!
个人感觉,速度的快与慢只是感觉而已。最近,我换了一条信号线,感觉声音的低频收放自如,没有以前那种“拖泥带水”的感觉,速度好像快了一点,听《红衫仔》就明显一点。
所以,个人认为,胆机的速度问题,实际上是在声音表现上,由于胆机普遍中音较醇厚,而低频又较松散,收放不自如,与中音脱离不够,显得有一点拖泥带水的感觉。
最后编辑老龚 最后编辑于 2011-03-15 09:04:33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12#

我认为实际上速度没有快慢的.1.只是功率大小不一样.2.晶体管机大多数功率较大高频声音偏冷.低频硬.而胆机受到输出牛的技术限止频响没有晶体管机宽.功率也比较小.加上胆机声音较暖.高频要比晶体管暗.而低频要比晶体管宽松冲击力没有晶体管机大.所以会在听感上造成速度有快慢.在实际上电子管的转换速度决不会比晶体管慢.
最后编辑600122 最后编辑于 2011-03-15 09:50:32
TOP
13#

老龚,以下这个听感,是你个人的,可是,不普遍:
《《《由于胆机普遍中音较醇厚,而低频又较松散,收放不自如,与中音脱离不够,显得有一点拖泥带水的感觉。》》》
至少不是我的听感。
线材可以改变一些效果,可是,主要的还不在线材上。 胆机的材料组成,没有石机复杂,可是,却更难做。 因为,变压器是瓶颈。
快与慢,这是HIFI的一个基本概念,10楼的朋友,问是不是可以测量,我说不好,其他朋友最好给点意见。可是,快和慢,你拿到机器,就基本确定了,而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
其实,石机也有快慢之分。
那种认为胆机就是慢的观点,绝对是错的 ----- 可能与听得机器少有关吧?我猜的。
决定快慢的因素,是设计,用料,和调音,而不是说胆机慢,石机快。
慢的机器,通常价格便宜,快的机器,通常价格昂贵。
TOP
14#

原帖由 runwell530 于 2011-3-15 9:58:00 发表
其实,石机也有快慢之分。
那种认为胆机就是慢的观点,绝对是错的 ----- 可能与听得机器少有关吧?我猜的。
决定快慢的因素,是设计,用料,和调音,而不是说胆机慢,石机快。
慢的机器,通常价格便宜,快的机器,通常价格昂贵。
对这一点,我更糊涂了。同样是石机,也分速度快与慢?
个人感觉应该是风格不同。去年9月30日参加E版组织的国产器材搭配唯六的测评,对紫金城和德颂R30,同样是石机,只是感觉紫金城音乐味好一点,低频收敛一点,而R30,低频爆一点,HIFI一点。当时,应该都是同一台CD机,速度应该是一样的。但,感觉就是不一样,紫金城相对来说是慢一点。所以,还是低频处理的问题。
最后编辑老龚 最后编辑于 2011-03-15 10:34:55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15#

第一次置顶了,多谢版主的鼓励!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16#

快和慢可以测方波上升沿和下降沿。
TOP
17#

胆机不一定速度慢,楼主的命题是一竹竿打翻了一船人了
TOP
18#

电压转换速率(Slew Rate),会是速度听感的唯一技术性解释,而胆 Slew Rate 确受输出牛限制,例如 ARC CL60 的 Slew Rate 是 20V/uS,但同是 60W 功率的 ATMA 无输出牛 M60 OTL,Slew Rate 是 600V/uS!反观石机,也是几十瓦的 PASS XA30.5,Slew Rate 才 50V/uS,“快”不了 CL60 多少,所以胆本身不慢,怎制作才是关键。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最后编辑于 2011-03-15 12:44:51
联城众志志成城;
盟约立誓比天高;
音韵悠扬飘袅袅;
响彻云霄照九州!
【走向国际,努力尊定「中国声」标准!】
TOP
19#

不同功放,听感上的确有快慢之分,至于如何去描述是另外的问题.

威马的说法或许是技术上一个很好的说法.
TOP
20#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

说音响的“快”、“慢”最早是出自那些不懂电子技术的音响评论专家之口,在音响评论中有很多“业余”的评论就出自“专家”、老烧、高手、大玩家刘汉盛,如果要再举例--------------这里省略8000字。(话又说回头,在玩音响方面个人很多都要向刘汉盛学习)

-----------------这里省略100000字。
最后编辑时间 最后编辑于 2011-05-05 16:32:2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