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老浦东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11-2-25 18:15:00 发表哈哈,好注意啊。本来凌总搞开盘机就有自己录音的打算。问题是还不知道三色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的感受是什么。旋律是我们的感受。三色的呢,不妨谈谈。
原帖由 凡人哥 于 2011-2-26 2:36:00 发表大师的发言总是让人啼笑皆非,我不知道器材把旋律丢失了是什么一种感觉?难道是把音播偏了?把大三度的音程关系播成了小三度?还是把和声大调播成了旋律小调?太搞笑了?哈哈哈哈哈!!你还是少说,多听,否则会贻笑大方的,也许你自己都没有搞清人家设计师真实的意思!这个帖子真有意思,楼主我觉得你的思考是有价值的,但是听过器材以后的发言也许更有说服力,还有就是这些个常州的烧友,你们常州有不少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的现在在常州从事音乐工作的朋友,多跟他们交流交流,闭门造不得车,音响和音乐其实不是一回事的,不仅仅是旋律!你把旋律当成救命稻草,就只有听听口水歌的份了!音响系统播放音乐和其实就如演员演戏,音响还原旋律仅仅相当于演员穿上戏服,真正的好演员扮演角色应该即让观众看到角色的魅力也让观众看到演员的魅力,如马龙白兰度,姜文。音响也一样,既让人听到声音的真实,又能听到器材的个性,而且还要神不知鬼不觉的融合在一起,这才是至高境界。音响和演员一样,没有唯一标准,应该各有特色。仅还原个旋律恐怕只能看作演员穿了身戏装吧?这和一尊蜡像有何区别?同理,所有的器材播同一张碟都是一个声音,就好吗?那海飞兹和奥胖拉贝多芬小协一模一样该有多好?丹拿和西湖的声音一模一样该有多好?不一样?莫非一个拉的是西贝柳斯?哈哈,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