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玩散装Fuji RDPⅢ [复制链接]

查看: 11708|回复: 72
51#

原帖由 相位传真 于 2011-2-12 21:36:00 发表
原帖由 阿泰 于 2011-2-11 14:46:00 发表
胶片很好玩,尤其用观片器观片时,简直叹为观止,一层层的立体感,跳跃眼前...可惜上网分享扫描,高光和暗部的动态大大削弱,是上网公享胶片的一大瓶颈,
但胶片扫描数码化之后,立体感依然比一般数码单反强劲不少,这个有点......

不懂摄影,但这个区别大概同录音的AAD前期模拟录音,DDD

模拟-模拟 损失原因略明白,数字-数字 损失原因还不太明白.不同刻录盘,声效不同,不知何解?
你有你讲...俱有俱讲...哈哈...真系...

                                        鸡 同 鸭 讲
TOP
52#

这些胶片扫描后的素质比数码差远了。耍胶片或者就在家里自己看投影,或者可以耍耍超长时间曝光等数码相机不容易实现的特殊摄影。
逗你玩儿
TOP
53#

楼上大哥,胶片扫描是存在不足,差远不见得吧,比如色调和色彩密度,立体感,数码相机还达不到这水平,别以为扫描数码化就不如直接数码拍摄,图片扫描仪的色深位数比数码相机可是强多了,多了解再否定好一点.
TOP
54#

哦~~~有点点明白了,谢shot兄!
你有你讲...俱有俱讲...哈哈...真系...

                                        鸡 同 鸭 讲
TOP
55#

数字影像的每个工作步骤我都有最顶级的设备。电分设备也值个60万。

普通爱好者拿正片去店扫,月薪两三千的小伙子批量化流水线作业,出来的品质自然打了个大折扣。拍照一张张认真拍,扫描也是这个道理,也应该是一张张认真扫。但目前的大众市场没这个条件。

底片扫描的操作首先跟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好的技术人员,月薪万来块总是要的。其次是要了解摄影师所要表达的意念。要扫描出满意的照片,最好拍摄者自己是数字影像的专家,自己动手操作。退一步就是摄影师在旁边监视着,向操作人员阐述自己的要求并不断调整。
逗你玩儿
TOP
56#

ray_ji兄:你是按着器材的特点应用来出效果,还是器材按着你的要求出效果?
你有你讲...俱有俱讲...哈哈...真系...

                                        鸡 同 鸭 讲
TOP
57#

如果以色彩还原为原则,那是一件很科学的事情,数字影像系统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标准。最后输出的色彩必须跟原来的被摄物的色彩之间的色差在一个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内。这种色差是可以量度和量化的。从色彩还原的角度出发,胶片尤其是正片,色彩偏到爪哇国去了。而一套调教完善的数字影像系统,可以轻松的实现在特定误差范围内的色彩还原。

我们玩的摄影,个人认为强调的是表现,而不是还原。也就是更偏重感觉和玩家要表达的意念,所以才有各人对不同胶片的喜好。从这一点出发,当然是器材按照玩家的要求出效果。
逗你玩儿
TOP
58#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1-2-15 15:57:00 发表
如果以色彩还原为原则,那是一件很科学的事情,数字影像系统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标准。最后输出的色彩必须跟原来的被摄物的色彩之间的色差在一个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内。这种色差是可以量度和量化的。从色彩还原的角度出发,胶片尤其是正片,色彩偏到爪哇国去了。而一套调教完善的数字影像系统,可以轻松的实现在特定误差范围内的色彩还原。

我们玩的摄影,个人认为强调的是表现,而不是还原。也就是更偏重感觉和玩家要表达的

同意!这个讲的比较科学。
“……从色彩还原的角度出发,胶片尤其是正片,色彩偏到爪哇国去了。……”
恰恰是偏了,而且光影变化情况下,偏得连拍摄者都不一定全部掌控得了,也正体现了胶片“独特表现而非真实还原”的魅力。
TOP
59#

"当然是器材按照玩家的要求出效果"~~~~~~~~~~佳能可以变成尼康效果?COMS可以变成CCD效果?

器材是厂家生产的死物,人才是活的... ...
不同的器械适应不同的要求,配备一大堆各式器材,为的就是发挥各种器材的特点.如果"当然是器材按照玩家的要求出效果",还需要配备这么多品牌和特色的器材么?!
你有你讲...俱有俱讲...哈哈...真系...

                                        鸡 同 鸭 讲
TOP
60#

扫描控制得好,色彩过渡、层次、高光和漫射光晕,当然胶片迷人。
正片还是观片器、幻灯机更适合表现其优越的方面,扫描数码化,不可控的因素较多、程序敏琐、费时费力,获得满意效果的机会远小于数码相机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