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爱蜂鸟(最新款乌木白金蜂鸟)!!! [复制链接]

查看: 246598|回复: 814
11#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3-18 17:14:00 发表
原帖由 recorders 于 2011-3-18 17:07:00 发表
我觉得蜂鸟合适装在有效移动质量在10-12克的唱臂上。

还是那句话:老李卖火石,戟过先至知!
以今时今日对于唱臂的设计理念来说,昔日的许多理论都是站不住脚的.

现代点先进技术,总要考虑唱头和唱臂在运动中产生的谐振频率吧。唱头和唱臂夹不夹还是有公式可计算的。有朋友试过KONDO的顶班头配SME312声音死实,装在3009R就生猛且有韵味。后来312配上SHELTER HARMONY又不知有多好。用对照表查过,KONDO的头要求唱臂的运动质量不能太大。
网上查不到老谢的VDH头的Dynamic Compliance所以计算不了和FR64夹不夹,但查过FR54与L君的AUDIOTECHNICA就十分夹。
欢迎光临高盈电子城三楼琉瑪唱片,一起感受黑胶的魅力。电话:13312884688.
TOP
12#

功放都有负反馈,唱盘都需要RIAA来反映制造低频,为何不能允许古董惰轮盘存在美丽的低频噪音?可以说,能够接受喜欢早期模拟录音的母带噪音,为何不能接受古董盘宛如胆机中的偶次谐波失真?全球热炒的SXL2000的蓝背DECCA哪张不是底噪十足?我们追求的是整体效果。我觉得那时的东西应用那时的器材(状态好)播放,道理很简单,韦坚逊再神,总有个参考盘吧。现代实战古董的事例,哪个顶级玩家家里不备个301或者927?能够喜欢痴迷DECCA、地球、白金狗为何不能接受喜欢古董好盘呢?只能说,古董难玩,好难把握。但音响不是玩吗?从商业角度分析,很简单,古董货都在民间,就如股票都在散户手中,没必要去炒作。从古董盘之间比试,只要你轻敲一下301的转盘发出的银元般的响声就明白,不是所有的古董盘都具备这种玄机,可以流芳几十年。从生产角度看,这也不是技术问题,很多民间的秘技在工业化大生产中必将失传,我们要量化指标化。现代的电子技术如此先进,我们又何苦一味追求那德仔的坑瓶和MULLARD的方环呢?所以古董好盘播放古董唱盘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就如名琴还在马友友手中,可惜杜普雷不再了。
最后编辑markh 最后编辑于 2011-03-24 10:55:05
欢迎光临高盈电子城三楼琉瑪唱片,一起感受黑胶的魅力。电话:13312884688.
TOP
13#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3-24 16:45:00 发表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1-3-23 23:08:00 发表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对这一说法可是深有体会,我深信当年人们所听到的这些唱片的声音,绝不如现代人们听到的精彩。  

就顶你这一句!!!
曾在LP的插页中见过威尔金生在录音现场的图片,他所用的耳机就相当于今天AV卫星箱大小,估计频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以我怀疑这位大名鼎鼎的录音师是否


各位听众,私下认为这是新材料新工艺下的唱头对信息拾取量的大幅提升所致。
欢迎光临高盈电子城三楼琉瑪唱片,一起感受黑胶的魅力。电话:13312884688.
TOP
14#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1-3-27 23:41:00 发表
不过装好这两天,还真是坐不下来,声音的差别太明显了。
一开声第一听感也是低频有点“壮”的感觉,但再听下去就觉得不对了,中高频的细节有点少,蜂鸟原来的活生感打了折扣,质感、线条感也稍变得模糊,于是调一下、听一下,休息两天就过去了。

我觉得正好反映了ORACLE的声底,试试硬盘。
欢迎光临高盈电子城三楼琉瑪唱片,一起感受黑胶的魅力。电话:1331288468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