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风樯阵马 沉着痛快(老凌的作品1号前级听感) [复制链接]

查看: 14029|回复: 52
31#

小宋那篇也写得好,一下子找不到了.

常州发烧友,个个是文人啊.
TOP
32#

找到了小宋的这篇帖子

约翰兄,我想你一直在寻找,寻找着一种精神,她不着边际,可有时却就围绕在你身边。。。

    世界上一些美好的事物都是在当时那个年代不被人熟悉和关注,正如巴赫、马勒、勃拉姆斯的音乐和他们的精神,都是要靠后人去发掘,去理解,去津津乐道。。。

    音乐何尝不是精神最好的表达,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有时异常封闭,不许别人走进自己的空间,但有时又想和别人热烈的交流,这是也我听音乐的时候斗争最激烈的地方。

    凌总的这套器材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非常贴近现场,一个不是非常庞大的音乐厅,听者坐在里舞台大概10-15排的样子,舞台上的音乐家们演奏着美妙的音乐,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平衡,每个声部都不会特别突兀,特别是听巴洛克音乐,甚是喜欢。虽然我们听到的录音大多都是后期加工处理过的,但是器材已经很好的把他们还原成现场的情形。

    我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经常出差,因此也有幸去了各地的音乐厅享受音乐,其实现场音乐并不是非常HIFI,尤其是高低音,倘若坐在后排,那就更谈不上HIFI性了,但是你还是能真正切切感受到音乐所来带的感染力,沁人心扉,回味无穷,每当音乐想起,心中无任何杂念,抛开一切烦恼,打开自己的内心,声音细到深处,也会让你听得清清楚楚,当大动态来时,狂风暴雨,排山倒海,任何音响都无法完全演绎出来。每部作品都有她的思想和精神,此时此刻你会感觉自己仿佛在和她牵手,和她拥抱,和她一起愤怒,和她一起欢乐。

    平时我也经常上这来查查资料,看看您和胡大师的帖子,觉得很有趣,很愿意鲜明的表达对音乐的看法。我也关注到了你们在前面多次提到听了这套器材后有了对音乐更多的感受和认识,我这个非常理解,她使你们仿佛又回到了现场和音乐亲密接触,感受到了那种难以忘怀的气息,音箱外表是否好看,声音是否HIFI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TOP
33#

小宋、龙城家人写的真好

同城烧友居然不认识,有机会一定要交流。
TOP
34#

开始为20周年换胆,先上西门子E88CC,定的德根E88CC估计要年后到来。
TOP
35#

现在国产器材比如斯巴克,声雅等的可听性越来越高了。
TOP
36#

上午到听音房去听了一阵,声音差距和蒋马克那里现在的声音差距太大了,没法听啊.伤心中!
TOP
37#

等小吴和许老师定的作品12号书架提琴到了,可以在你的系统试下。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38#

回复 36# johnleeh 的帖子

   本坛唱片栏高手要我用(哈哈,楼主,用传移模写、应物象形描写后级可否,相应的,骨法用笔就是音源,经营位置乃器材摆放?)  我的回答是好主意,要有点诗意,  就依老兄,兄台也是高手啊。不过难度不小啊,要有点诗意,尽量从音乐、或其他艺术的角度诠释。尽量不用(港台腔)hifi语句。
TOP
39#

确实现在国产器材越来越好了,好的东西绝对可以替换进口高档器材

原帖由 山河 于 2011-1-22 11:01:00 发表
现在国产器材比如斯巴克,声雅等的可听性越来越高了。

       这个月国产器材我消费了1w多了,估计还得消费下去,不是很痛。相比我的MARK336修个电源板,换换小电容,电阻就花了8000大洋。他妈的抢钱哪。
TOP
40#

高仿KONDO
瑞宝 Dirondo Player + Dichrono Hi-Dac
前级 后级: 德国之声RG3 + RG7
箱音: 德国亚卡贝拉Acapella high-violin
微博http://weibo.com/2066022132/profile?leftnav=1&wvr=3.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