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思衡在国外弹了几年琴就不得了了,他微博上话 [复制链接]

21#

专业人士之间对同一个曲子的理解会不会截然相反?

就好比不同的专业股票分析员对市场的预期研究结论截然相反。他们都是专业人士哦。嘿嘿!
逗你玩儿
TOP
22#

大学都开设音乐鉴赏课,耶鲁大学公开课程里也有古典音乐欣赏课程《Open Yale course:Listening to Music.》啊。
这就说明了问题啊。
当然,有些人颇有天赋,并不须后天的学习。
但是,对于古典音乐,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以及音乐里面的一些规则,会使整个欣赏过程更有趣。
而且我认为,一首曲,欣赏一千遍,不如自己能学会演奏理解那么的深刻。
一首乐曲演奏之初,必然要细细揣摩曲谱中和声的运用、主题与变奏、各种速度、表情、力度和符号,揣摩作曲者的意图,其中的艰辛,用心之深,不是单纯聆听能够体会的。
TOP
23#

高山流水是有的。可惜钟子期只有一个。不是吗?假如个个都是钟子期,伯牙就不需要摔琴。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真正能听懂伯牙琴韵的人何其之少啊。
不期待成为钟子期,但只少要虚心向钟子期学习啊。更不要去围攻伯牙。
TOP
24#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11-1-21 9:10:00 发表
不容易懂的不仅仅是音乐,有些人对文字都有理解障碍。

何兄所言极是,一本书里的字都认识不等于就把那本书读懂了。看懂乐谱也不见得就理解了作品。
TOP
25#

我觉得他说得对。
可以做个比喻
器材调整、搭配之类相当于烹饪鱼
发烧和欣赏音乐相当于吃鱼
而创作音乐、弹琴之类相当于打渔、钓鱼

两个不同群体,怎么可以做到相互之间充分理解。

当然,吃鱼的最高境界是要知道怎么打渔、钓鱼和烹饪鱼的。
TOP
26#

楼主不要懊恼,即使没出国弹琴,绝大部分音乐从业者也会这样认为。但这并不妨碍你开心的欣赏音乐。我们知道从事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本来就是两个层面的事情。音乐欣赏者也有两种,即有过音乐系统学习和训练的和没有接受过系统学习和训练的。不同的群体看待音乐的角度都不同,更何况个体对事物认知的深浅也不同。其实大部分时候,就我观察,发烧友更多的关注的是作品的较浅层次的外在表现,而系统学习和训练的音乐从业者更多关注的是音乐创作和音乐作品的内在规律。用哲学的观点说,在古典音乐领域有较高造诣这看到的是事物的知识的本质,而普通音乐欣赏者几乎看到的只是表象。
不排除有很多资深发烧友通过个人的学习和领悟达到较高水准,我就认识这样的发烧友。
很多发烧友觉得古典音乐包容性很强,从欣赏的角度来讲,我们当然可以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并喜欢,但是这并不代表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一样那样通俗,只要你认真研究过古典音乐就知道古典音乐水有多深(我是指从专业方向,而非发烧方向)。
另外懂和不懂有没有标准呢?当然有标准,发烧友经常拿“标准”来说事?如果连这个标准都没有,那还怎么辨别好坏真伪?艺术院校还怎么从事教学?古典音乐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你说是不是!
TOP
27#

其实音乐作为人类最抽象的语言之一,只是人的情感与感官印象的抽象表达,所以与其是否产生情感共鸣最为重要,无论古典与流行。
TOP
28#

[quote] 原帖由 morefeel 于 2011-1-20 19:56:00 发表
宋思衡在国外弹了几年琴就不得了了,他微博上话宋思衡在国外弹了几年琴就不得了了,他微博上话 (364字)(morefeel 今天20:00 阅读 0)
听不懂音乐就只能整天讨论音响音质,这是必然的。音乐是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听懂好坏的,不是凭着一己之审美就可以领会的。大家要想听懂古典音乐,必须要有一个耐心学习的过程,绝对不是一撮而就的。这大概也是古典音乐很难被人理解接受的重要原因。他的审美原则和当今世界的便捷快速是背道而驰的  
  
1月19日 05:24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90) | 收藏 | 评论(45)  
  
http://t.sina.com.cn/songsihen



宋思衡是神马人?


TOP
29#

原帖由 kick 于 2011-9-24 13:44:00 发表
我觉得他说得对。
可以做个比喻
器材调整、搭配之类相当于烹饪鱼
发烧和欣赏音乐相当于吃鱼
而创作音乐、弹琴之类相当于打渔、钓鱼

两个不同群体,怎么可以做到相互之间充分理解。

当然,吃鱼的最高境界是要知道怎么打渔、钓鱼和烹饪鱼的。


Kick博士后说得太有道理了!哈哈
TOP
30#

原帖由 凡人哥 于 2011-9-24 14:45:00 发表
楼主不要懊恼,即使没出国弹琴,绝大部分音乐从业者也会这样认为。但这并不妨碍你开心的欣赏音乐。我们知道从事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本来就是两个层面的事情。音乐欣赏者也有两种,即有过音乐系统学习和训练的和没有接受过系统学习和训练的。不同的群体看待音乐的角度都不同,更何况个体对事物认知的深浅也不同。其实大部分时候,就我观察,发烧友更多的关注的是作品的较浅层次的外在表现,而系统学习和训练的音乐从业者更多关注的是
说得很精彩!
TOP
31#

“一撮而就”?有这个成语吗?这么简单常用的成语都会弄错我也可以想象得到那厮的文学水准在什么Level。。。先别谈音乐了还是请伊先学学小学语文吧,哈哈!
敬畏規則,尊重對手,善待他人,禮遇客戶!
TOP
32#

别说古典音乐了,乐理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得学问。巴赫当年写过一首三声部的卡农,第二主题始终比第一主题要高5个声部,在听众以为这首乐曲要无休止得远离开始的调子时,原来的C小调又重新恢复了,这首曲子也得名“无限升高的卡农”,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怪圈现象,利用了人听感上的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发烧过程里,通过器材本身从而深入到探讨音乐的境界,到最后器材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TOP
33#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11-9-24 20:4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morefeel 于 2011-1-20 19:56:00 发表
宋思衡在国外弹了几年琴就不得了了,他微博上话[url=http://audiophile.bbs.net/bbs/01/588209.html]宋思衡在国外弹了几年琴就不得了了,他微博上话 (364字)[

蜗居里面的男主角?
TOP
34#

古典音乐所服务的,始终只是小众的少数一部分人。对于HIFI发烧友来说,不管什么音乐,只要聆听的时候能产生内心的共鸣、情绪的快感,就可以了。
没必要定义个象拿证书的品酒师、金石师那样的专业欣赏古典的“聆听师”来。
最后编辑老石 最后编辑于 2011-09-25 16:01:31
TOP
35#

原帖由 老石 于 2011-9-25 15:57:00 发表
古典音乐所服务的,始终只是小众的少数一部分人。对于HIFI发烧友来说,不管什么音乐,只要聆听的时候能产生内心的共鸣、情绪的快感,就可以了。
没必要定义个象拿证书的品酒师、金石师那样的专业欣赏古典的“聆听师”来。

赞同
不能打动我,甚至不能令我欢愉,就算古典又如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