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37页 20. Gabriel Yared [复制链接]

查看: 302466|回复: 415
211#

114. 马文的房间
其实Rachel Portman的每一部电影配乐都好听得不很,这部也是,里面的钢琴美极了。
(转)
一切从心开始 - 剧情  中年妇女贝西的大半生都用来照顾两位年老的亲人:患中风的父亲马文和脾气古怪的姑妈鲁思。现在,贝西自己也患上了血癌,唯一生存的希望是近亲中有人提供骨髓。无奈的贝西只好与20年来没有联系的姐姐李联络。李是有两个儿子的单身母亲,她并不想与贝西见面,但想到能借此暂时撇开大儿子汉克在家里纵火引起的烦恼,还是带着儿子回到佛罗里达的老家。姐妹刚见面时情绪还不错,但时间一久,过去的种种不快又开始作祟。而且住过精...
2005722105346.810751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3 18:07:01 上传)

2005722105346.8107514.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12#

这张,爱玛和喜福会,偶都没有!气得很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3 23:20:12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13#

十七、 Bruno Coulais
Bruno Coulais 布鲁诺.库莱斯,比较好记,小时候打架过多,脑袋上被打了个大洞,留下后遗症。

Bruno Coulais (born 13 January 1954) is a French composer, most widely known for his music on film soundtracks. Coulais was born in Paris; his father is from Vendée and his mother is an Iraqi Jew.

  纵横法国电影、电视领域的新锐音乐高手Bruno Coulais。他拥有10年以上的音乐制作经验﹐更曾4度获得Cesar Awards (法国凯萨奖)。可以说是当今法国数一数二的电影配乐家,精致细密的弦乐编排,让他的作品向来深受学院派的欣赏与喜爱。至今担纲过的电影配乐几乎都是以法国电影为主,也许是因为他的作品向来并非是主流的商业电影,让Bruno Coulais的音乐总是带有一份冥思、宁静的特质。惯於以自我对於影像第一直觉配乐的Bruno Coulais,很少会为了剧本或是电影中所发生的故事地点,而去修改第一印象的音乐感觉。

  他所配的很多电影音乐为国内原声迷所熟知与了解,Bruno Coulais 曾以《Microcosmos 微观世界》、《Himalaya 喜马拉雅》、鸟类生态纪录片《Le Peuple Migrateur (Travelling Birds) 迁徙的鸟》、尚雷诺主演的动作片《赤色追缉令》等片四度入围法国凯萨奖最佳电影音乐奖,并以《Microcosmos 微观世界》、《Himalaya 喜马拉雅》抱回两座大奖,知名的电影音乐作品包括:惊悚片《夺面解码》、凯萨琳·丹妮芙主演的《对不起,爱上你》、法国著名影星苏菲·玛索领衔主演的《卢浮魅影》,以及由杰哈德巴·狄厄主演的电视电影《基督山恩仇记》等。2005年最红火的《放牛班的春天》更是被原声迷奉为天碟的专辑。
1092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0:29:21 上传)

10926.jpg

Bruno20Coulais.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0:29:21 上传)

Bruno20Coulais.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4 18:35:35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14#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14 0:29:00 发表
十七、 Bruno Coulais
Bruno Coulais 布鲁诺.库莱斯,比较好记,小时候打架过多,脑袋上被打了个大洞,留下后遗症。

Bruno Coulais (born 13 January 1954) is a French composer, most widely known for his music on film soundtracks. Coulais was bo

我的Broun Coulais
调整大小 DSC_019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18:36:39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190.JPG

调整大小 DSC_019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18:36:39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191.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15#

115. 放牛班的春天
童声总是纯洁而美好的,再加一个虽然有点俗,但是也感人的故事情节,就构成了一部美好的电影。
(转)故事简介: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佩兰饰)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戴迪亚·费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Clement Mathieu,杰勒德·尊诺饰)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拥有10年以上音乐制作经验的巴哈蒂与法国著名电影音乐家Bruno Coulais共同参予影片的音乐与歌曲的创作,Bruno Coulais曾以“小宇宙”、“喜马拉雅”、鸟类生态纪录片“鹏程千万里”、尚雷诺主演的动作片“赤色追缉令”等片四度入围法国凯萨奖最佳电影音乐奖,并以“小宇宙”、“喜马拉雅”抱回两座大奖,知名的电影音乐作品包括:惊悚片“夺命解码”、凯萨琳丹妮芙主演的“对不起,爱上你”以及由杰哈德巴狄厄主演的电视电影“基督山恩仇记”…等。

在片中,Coulais与保加利亚交响管弦乐团以和煦动人的钢琴、暖和的交响乐搭配影片中童星如天籁般优雅、圣洁、和谐的唱诗班大合唱,将传统电影音乐的温情感受与来自童真心灵的颂唱,为影片中的师生,还有深受电影感动的影迷留下一个美好的音乐记忆。片中饰演皮耶的童星尚巴堤莫里耶精采的男高音独唱更赢得欧陆传媒的赞赏,推崇为颇有维也纳少年合唱团水准的演唱功力。
试听页面:http://www.weamea.com/music/music.do?musicId=b9737bdc1120488a820738641ba004f0
693017a7afc147cbbbf25ca982a9d4a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18:42:31 上传)

693017a7afc147cbbbf25ca982a9d4a0.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16#

116. 喜玛拉雅
在天地人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是人这部。现在还有这样原生态的部落,真令人感动啊!
(转)《喜马拉雅》是一部由法国导演Eric Valli所执导的影片,描述在尼泊尔西北方一个名为Dolpo的偏僻村落的故事,除了真实呈现当地人生活方式及传统风俗外,也再一次拍摄到这个西方人士眼中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世外桃源。为了更确切地表现部落的精神意涵,在这张原声带中作者特别安排了许多启发冥想的音乐片断,藉由独特的歌声、弦乐或是敲击乐音的交错重迭,罗织出异域边境寂寥的风情。在这个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带给世人的除了来自宗教上的丰富资源,同时也蕴含了无数天地宇宙间的神奇奥妙,无论是从电影或是从音乐的媒介,我们都一窥其中的堂奥.
  
  本张原声带的作曲是法国新锐音乐家Bruno Coulais,它所创作的“天·地·人”三部曲包括:讲述鸟儿飞行梦想的纪录片《迁徙的鸟 (Le Peuple Migrateur, Travelling Birds)》、展现虫子们幸福生活的电影《微观世界 (MICROCOSMOS)》,以及赞美人类与自然血脉相连的故事片《喜马拉雅 (HIMALAYA)》。
  
  
  
  原声极具西藏风情,清晰的鼓点和明朗的哼唱在眼前展现的世一幅空旷美丽的画面。西藏依旧神秘,只是我们的心在逐渐超脱。
试听页面:http://www.xiami.com/album/170582
17058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18:56:00 上传)

170582.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17#

117. 鸟的迁徒
我也喜欢鸟这张,没有以人类的视角来讲,而是以鸟为主角来讲故事。说实话,人类自以为是地球的主人的观点十分荒谬而自大。

(转)本原声专辑系《Winged Migration(鸟语梦飞行)》的科学纪录片原声大碟,因为作品本身具有的特色。很久以来,已经作为单独的一张音乐作品来欣赏了。

  原点爬升、飞掠、滑弋翱翔,电影重燃人类自古以来即渴望飞行的梦想,地球上生命的生生相袭,飞鸟带领著我们造访一站又一站的地标,彷佛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有点陌生又有点熟悉。透过群鸟齐飞与孤鸟单飞的视野,我们重新发现了许多新天地。用胶卷记录生命的电影苦行者贾克贝洪(Jacques Perrin),继「小宇宙」、「喜马拉雅」后的作品,没有依赖任何特效或电脑动画合成欺骗观众,每格胶卷都是屏息唯美摄取的极品,四周内创法国250万人次的观影盛况。

  《鸟与梦飞行》是《点虫虫》幕后班底再次携手制作的纪录片,经过两年搜集资料和三年拍摄时间,《鸟》片采用了超科技空中拍摄系统摄制,全程追纵候鸟南迁北徙的壮举,带领观众体验候鸟“迁居”的艰辛过程,同时也捕捉各式各样候鸟的奇趣生态,既益智又生动。当中有不少惊险镜头。拍摄期间要跨越险峻的高山和飞越太平洋、大西洋。所涉足的地域,由南至北,穿梭的国家超过三十个,拍摄时间,由春至冬。画面不但展示了候鸟的生活习惯,更把大自然的各种地理环境幽美景色摄入镜头。沙漠、冰川、湖泊、森林、平原、河流、悬崖、岛屿以至繁华都市皆一一尽入眼底。”

  让你欣赏前所未见的鸟类世界,更采用高科技空中拍摄系统,逾五年全球追踪鸟类飞行,并紧随它们迁徙各地环游全球,揭开鸟类生活最美丽和神秘的一面;而观众就彷佛成为它们一份子,完全投入梦一般的大自然,令你在繁嚣生活中感受一次最舒适的世界之旅,保证眼前一亮。

  这是一部科学记录片,从这里人们就能看出法国人对于艺术不厌其烦的精益求精,他们用独具欧洲气质的浪漫之声结合唯美画面,把原属自然科学范畴的鸟类迁徙话题拍摄成了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的不朽杰作。这张唱片获得了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那你绝对无法拒绝这张原声唱片的诱惑,它以最温暖的人性化音乐陪你见证了生命的坚韧与伟大,大自然的神奇与瑰丽,让你总有一种脸颊紧贴大地的诱惑,顿时发觉每个人都是一只候鸟,只是在现代化的雾霭中困顿于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追求,但最终抵挡不了造物主的拥抱,就像Nick Cave所唱“明天我将会飞翔,为了回到你身边”。

  从《Winged Migration》这么一部科学记录片里,人们显然能看出法国人对于艺术不厌其烦的精益求精,他们用独具欧洲气质的浪漫之声结合唯美画面,把原属自然科学范畴的鸟类迁徙话题拍摄成了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的不朽杰作。如果你看过另一部类似的科学纪录片《Microcosmos(小宇宙)》,自然不会对法国人Bruno Coulais感到陌生,因为在那部同样卓越的作品中,身为电影/电视配乐专家的Bruno Coulais主理的原声碟连同他另一部代表作《喜马拉雅》获得了恺撒奖最佳电影音乐奖。此次的电影原声《Winged Migration》也由《小宇宙》配乐的原班人马组成,Bruno习惯以最贴近自然生活色彩的世界音乐作为配乐的创作主线,间插一些温暖的流行歌曲和实验摇滚。

  开篇竟是澳洲音乐鬼才Nick Cave贡献的一首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情歌,其间以New Age手法混入鸟群展翅的原始自然之音,未加修饰却与钢琴之声浑然一体。之后还有艺术摇滚大师Robert Wyatt带来大气而凝重的“大地的主人”,其后的器乐作品中,制作人Bruno时而以北欧民歌清亮悠远的气质加深鹤鸟们归来的优雅意象,时而以紧张的管弦乐合奏描绘迷途于工业污染烟雾中的候鸟们,进而用福音合唱赞颂鸟类飞越海洋荒漠,森林河流,冰川山谷的壮丽景象。所有绝美的和谐音符都无不表现出对神秘大自然造物主的温情与崇敬。

  这张唱片获得了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那你绝对无法拒绝这张原声唱片的诱惑,它以最温暖的人性化音乐陪你见证了生命的坚韧与伟大,大自然的神奇与瑰丽,让你总有一种脸颊紧贴大地的诱惑,顿时发觉每个人都是一只候鸟,只是在现代化的雾霭中困顿于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追求,但最终抵挡不了造物主的拥抱,就像Nick Cave所唱“明天我将会飞翔,为了回到你身边”。

试听页面:http://www.1ting.com/album/f7/album_44160.html
thumb323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19:04:38 上传)

thumb3232.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4 19:09:26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18#

118. 点虫虫
天地人的最后一部,也很不错的记录片。
(转)简介:



专辑介绍:

*《喜马拉雅》法国新锐音乐家Bruno Coulais荣获凯萨奖最佳电影音乐杰作

*96年坎城技术大奖、97年凯萨奖最佳制片、摄影等5项大奖赞誉的昆虫生态影像奇迹

*用当代古典乐揣摩首次在银幕上作放大性演出的昆虫生态!一篇歌颂昆虫生态的大自然交响诗!

荣获96年坎城技术大奖,97年凯萨奖最佳制片、摄影、剪辑、音响、电影音乐5项大奖与最佳影片、新进导演双项提名的电影《小宇宙 (Microcosmos)》是Claude Nuridsany、Marie Perennou两位导演费时15年研究规划、两年的摄制器材设计、3年的实际拍摄而完成。藉由显微镜细腻观察方式捕捉蚂蚁、蜜蜂、蝴蝶、瓢虫、甲虫、蜗牛、蜻蜓、水蜘蛛等生物生态的珍贵画面,融合纪录片的探索追踪精神与微妙自然的戏剧效果,在放大昆虫一举一动的生活之余,更体现昆虫间充满风趣、可爱、幽默、浪漫、激情的戏剧性生活互动,创造电影视觉的奇迹与喜悦。

电影音乐由纵横法国电影、电视领域的新锐音乐高手Bruno Coulais担纲。Coulais 97年与2000年分别以《小宇宙》跟《喜马拉雅》两片荣获凯萨奖最佳电影音乐奖赞誉。自80年代中期投身影像音乐创作以来,总计完成60多部作品,包括:尚雷诺主演的《赤色追缉令》、凯萨琳丹妮芙主演的《对不起,爱上你》…等片。《小宇宙》中,Coulais以纯真的儿童唱诗班圣洁和谐的颂赞配上晶莹、轻巧、冷飕飕的大自然拟真意境声效揭开影片序幕,在音乐配器与歌声的运用上也多能彰显昆虫的特质,诸如用提琴弦揣摩蜜蜂飞行的效果、用合成器营造出圆珠珠的声音仿真瓢虫的天真可爱、用歌剧女声颂赞蜗牛的激情缠绵、惊悚声效用来衬托水蜘蛛滑越水面的惊险,对于烈日骄阳、暴风骤雨与深沉夜色等自然意境的营造也经常在静态与动态的对比声效中塑造独特的感受,Bruno Coulais繁复精细的摩登古典乐章为这些首次在银幕上作放大性演出的昆虫,表彰其在自然生态的重要地位,完成一篇歌颂昆虫生态的大自然交响诗。

试听页面:http://weamea.com/music/music.do?musicId=bd6c65311c4d6acc011c5036ffe4053b
56d1c279_l.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19:16:34 上传)

56d1c279_l.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19#

119. 宫延恩仇记
这部电影的配乐是以交响乐为主的,和他其它配乐都有不一样,非常值得一听。
(转)
剧情这是一部反映中世纪法国的历史迷你剧,主要描写了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1268-1314)在位时期对骑士制度的封杀。法王菲利普四世认为,像圣殿骑士这样强大的组织如果在法国境内建立,将对他的王们与整个法国有严重的威胁。于是在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这一天,罗马教皇和法国国王联合执行了一条对圣殿骑士团的秘密处决令。圣殿骑士们因为被说成是异教徒和同性恋者而被叛处死刑,失去了他们长期以来所拥有的权利。基督教大长老雅克·德沐莱被捕,他死前受尽了折磨,最终被钉在死在十字回架上。随后几年之内,好几百名圣殿骑士被处死,骑士团的组织也随之彻底瓦解。这也是西方人对于黑色星期五、十三号这个日子所有不祥预兆的起源……

幕后花絮  法国2005年大制作电视剧,改编自莫里斯·德吕翁的名著,演员包括让娜·莫罗、杰拉尔·德帕迪约等大明星。该剧从公元1314年,法国国王美男子菲利四世普统治的最后一年说起,一直说到1361年路易第十的遗腹子约翰被关进诺夫堡为止,描写了法国十三到十四世纪加佩王朝末及瓦卢亚王朝初的历史事件,绘声绘影地描写了加佩王朝式微的过程,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
  剧中描写了宫闱内幕,中世纪的种种酷刑:凌迟、绞杀、火刑、斩首,国王葬礼和加冕的仪式,王后生子的奇特习俗,国王大婚的豪华排场以及竞选教皇的可笑情景。描写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风俗、王位继承、大贵族之间、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情节曲折生动,语言圆熟有趣,既贴近史实又不失其趣味性,引人入胜。
  俊秀冷峻、手腕残酷、视王权如生命的菲利普四世;愚蠢暴躁、生性残忍的路易十世;不动声色、心机深沉、富于行动力和洞察力的菲利普五世;意志坚定的伊莎拜尔王后、机灵活泛的隆巴商高奇奥、狡猾贪婪的教皇约翰二十二世、还有马奥与阿尔杜亚这一对残忍的姑侄等,宫廷恩仇记中的人物实在是太精彩了。
319277066083102499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19:36:28 上传)

3192770660831024995.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20#

十八、 Maurice Jarre
墨希斯.贾赫就不用说了,他的很多作品和旋律已成为电影史上经典之作了。

(转)
Maurice Jarre,法国,代表作:《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印度之旅》(1984),《人鬼情未了》《云中漫步》,《春风化雨》(1989),《迷雾森林十八年》(1988),《致命诱惑》(1987),《证人》(1985)

在著名的电影音乐家中,出身音乐家庭或者自幼学习音乐的例子不胜枚举,John Barry自幼学习钢琴,Ennio Morricone 从小和父亲一起学习小号,John Williams的父亲是爵士鼓手,自己也是名出色的钢琴家,还有大名鼎鼎的 Newman 家族等等,不过,当中也有像莫里斯·贾尔( Maurice Jarre)这样的例外。身为电影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之一, 然而在十六岁之前,莫里斯·贾尔(Maurice Jarre)却对音乐一无所知。

莫里斯·贾尔(Maurice Jarre),1924年9月13日生于法国里昂的俄裔家庭,父亲是法国广播公司地方电台的技术工程师,在十六岁之前,他没有接受过任何正统音乐训练,他自称:那时我连A大调和C大调的差别都区分不出来。但这显然无损他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热情,十六岁那年父亲带回一些老旧的唱片,这些音乐深深的打动了Jarre,他提到:我记得那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那一刻我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指挥家。不过,对乐器的学习来说,Jarre的起步还是太晚了些,尽管 Jarre很希望能学习钢琴,然而他的年纪和手指的发育都不合适此类乐器的学习。在指挥家好友Charles Munch的支持下,Jarre并没有就此放弃,Munch 认为Jarre虽然不适合学习一般的演奏乐器,但他鼓励Jarre 加入交响乐团的打击部门,他告诉Jarre:你有很好的节奏感,更重要的,你有一颗音乐的心。同时Munch也认为加入交响乐团有助于Jarre对音乐的了解。Jarre之后进入巴黎音乐学府Paris Conservatoire学习打击乐,并在Jacquesde la Presle,Louis Aubert和Arthur Honegger门下学习作曲,同时他也在交响乐团中担任鼓手,Jarre 开始相信他的朋友是对的,他说:作为一名鼓手对我来说是很理想的,这让我有很充分的时间观察整个乐团中每一种乐器的表现。

除了学习作曲理论和打击乐器之外,Jarre 在求学时期还研习了两项对他日后的配乐生涯有极大帮助的音乐素材,那就是民族音乐和电子合成乐。民族音乐实际上是 Paris Conservatoire 的规定课程,每一名学生都必须选修五个不同区域的民族音乐课程,Jarre 当年的选择是俄罗斯,日本,南美,印度和阿拉伯,而电子合成乐则是Jarre 的课余兴趣,电子乐器在当代并不普及,同时有浓厚的实验色彩,但Jarre 对这样的音乐素材产生了独特的直觉与感受,进一步也加入 Musique Concrete Form 学
习电子合成器的运用。

毕业之后,Jarre于1951年加入舞台戏剧团体Theatre National Populaire,担任音乐指导的工作,开始为戏剧作品谱写音乐,第一部电影音乐作品则是1952年,法国导演Georges Franju的反战纪录片《Hotel Des Invalides》,之后Jarre与 Franju陆续合作了多部作品,也日渐成为法国电影音乐的新秀,同时Jarre 也致力于其它非电影音乐的创作,包括了芭蕾,交响曲与舞台剧等各种作品,而1962年,为英国名导大卫·里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一片配乐,不仅将 Jarre的舞台由法国扩展到了好莱坞,同时也成为Jarre音乐生涯的转折点。

大卫·里恩不仅是Jarre 的益友,也是Jarre的良师,两人相遇之时,大卫·里恩已是权威大导 ,但 Jarre 方才初出茅庐,当时 Jarre 因为《Sundays and Cybele》一片的配乐,引起了制片人Sam Spiegel 的注意,而应邀加入《阿拉伯的劳伦斯》一片的音乐制作,除了 Jarre之外,受邀配乐的音乐家尚有Benjamin Britten和Aram Khachaturian两名配乐好手,这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 Jarre来说,是十分兴奋的事,但工作的进行并不顺利,直到电影首映前四个月,Jarre不但没有看到任何电影片段,同时另外两名配乐家也陆续因档期问题退出,直到首映前二个月,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善,而且电影公司也一直找不到让大卫·里恩满意的替代人选, 首映迫在眉睫, 而《阿拉伯的劳伦斯》的配乐完全没有动工,Jarre也只写了主题和少数的音乐大纲,但是当大卫·里恩一听到 Jarre的作品,立刻一把逮住他说:就是你,不用有别人了,小伙子,你来替我的电影完成配乐!Jarre不眠不休的在四个星期之内完成全片的作曲与录制的工作,而这部作品,不仅开启了他与大卫·里恩脍炙人口的合作生涯,同时也为他赢得了第一座奥斯卡金像奖。1965年,大卫·里恩执导史诗钜作《日瓦哥医生》,再次找上 Jarre,当时分工精细的米高梅片厂告诉大卫·里恩:“Jarre 或许对阿拉伯和沙漠很在行,不过对于冰天雪地的俄罗斯,我们有更出色的人选”,当代的好莱坞片厂分工极细,音乐部门不但有专属的配乐交响乐团,旗下网罗了各具不同专长与特色的作曲家,甚至还有专门谱写审核主题曲的部门。但大卫·里恩很乾脆的回答:”不论你们怎么想,我只要上回那个年轻人,要他立刻到西班牙与我会合”,在大卫·里恩的要求和指导下,Jarre以《日瓦哥医生》二度拿下金像奖,主题曲“Lara's Theme”在当时创下单曲的卖座纪录,也成为电影音乐史上最具经典色彩的作品之一。之后大卫·里恩与 Jarre 还陆续合作了《雷恩的女儿》与《印度之旅》,其中《印度之旅》为Jarre带来第三座金像奖。对于莫里斯·贾尔而言,大卫·里恩不仅是最好的工作伙伴,同时也是严格的督导者,大卫·里恩会在剧本上指示哪里须要音乐, 须要什么样的音乐,而且要求十分严厉固执,也总是鼓励Jarre发挥民族音乐和电子音乐的专长, 和其它导演/配乐家的组合比起来,大卫·里恩和Jarre除了伙伴之外,又多了一分师生的关系。

Maurice Jarre 对民族音乐的运用, 一方面来自学校时期打下的基础,一方面也来自大卫·里恩的指导和鼓励,使Jarre 成为在电影音乐中最早使用民族音乐,同时也是表现最出色的代表性音乐家。从《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荒漠炎日,《日瓦哥医生》的冰雪严冬,《危险年代》的神秘东方,《春风化雨》保守典雅的英伦气质,到充满了南美灿烂阳光的《漫步在云端》,在莫里斯·贾尔的音乐中仿佛可以神游四海。同时莫里斯·贾尔(Maurice Jarre)也是在电影音乐中使用电子合成器的先驱者之一,早在1965年的《日瓦哥医生》中,Jarre 就尝试在音乐中融入电子合成乐,当时电子合成器并不普遍,体积大到须要一台卡车来运送,而且只有很少的功能,最初电影制作人都不信任这类“复杂的高科技音乐”,但Jarre却对这种新的音乐素材极感兴趣,只是 Jarre始料未及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音乐发展的十分迅速,也变得十分“便宜简单”,电子音乐反而在70年代成为制片人为了节省制片经费,而用来取代传统管弦配乐的利器,尽管Jarre 不同意为了“省钱”而用电子乐器制造简单的配乐,但他仍致力于电子音乐的研究,试图开拓电子音乐的新风貌,在80年代之后,Maurice Jarre陆续发表了数部以电子合成器为主的配乐作品,其中较重要的是与导演彼得·威尔合作的《证人》、《蚊子海岸》、《危险年代》和《春风化雨》等。一般来说,Jarre 的电子配乐气质十分沉静冥思,音色也偏向深幽空灵,与他的管弦作品有很大的差异,这样的特质,主要是基于Jarre不希望电子音乐在电影中“ 喧宾夺主”,其中《证人》、《春风化雨》与《迷雾森林十八年》,不仅是早期电子配乐的先驱之作,也获得多项音乐奖的肯定。

莫里斯·贾尔一直被认为是最有金像奖缘的音乐家之一,然而第一次以《阿拉伯的劳伦斯》入围金像奖时,他甚至不晓得金像奖是什么,当在法国广播上听到了提名的消息,他很兴奋的打电话给电影制片Sam Spiegel,希望制片大人能提供他参加颁奖典礼的机票,结果制片告诉他:“不!不!你不用大老远来了,这种奖总是只给美国人的,你其实没什么机会的”,结果,Jarre得奖了,只是迟迟等了五个月还收不到奖座,直到五个月后,他在 Sam Spiegel 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他的奖座,才知道原来是 Sam Spiegel“不小心”忘了要把奖座给他,总之,Jarre还是高高兴兴的要把奖座带回法国去,不料通关时却又给拦了下来,警卫问:“这是什么?”Jarre骄傲的回答:“这是我的金像奖”结果警卫说:“金像奖?那么这是金的啰?你私自带这么大一块金子出关是要坐牢的!”Jarre很是委屈的说:“不会吧?这只是个奖座而己,何况它不会真的是金的吧?”警卫一面说:“ 那可说不定, 这玩意儿真的挺重的!” 一面又拿出小刀来刮了两道!“喔!”警卫很满意的说:“看来你没事了,这东西只是镀金的而已!”这就是Maurice Jarre拿到第一座金像奖的故事,听来有些悲惨,但Jarre在金像奖的遭遇也有温馨的一面,第二次入围金像奖时,Jarre终于出席盛会,不过周围却没有半个熟人,看来有些孤单,这时前座一个人突然回过身来,笑着对他说:“你是Maurice Jarre吧!我告诉你,我觉得这次你会得奖喔!这是我孙女说的,她说:爷爷,我很喜欢你的音乐,不过我得告诉你《日瓦哥医生》写的更棒!”,这段小小的谈话自然让人生地不熟的Jarre感到些许鼓舞,后来,Maurice Jarre才知道这个陌生人,正是好莱坞电影音乐的龙头老大Alfred Newman,当然,Alfred Newman也是该届的入围者之一。

金像奖确实是一项动人与诱人的荣誉,也为莫里斯·贾尔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但实际上最让莫里斯·贾尔感到自豪与欣慰的,并不是一个知名奖项的鼓励,而是这些年来,他走遍世界各地,听到各个民族的人,用各种不同的乐器和表现手法,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演奏他的作品,如《阿拉伯的劳伦斯》,或者是“Lara's Theme”,其中所带来的喜悦,才是真正无与伦比的。

  他的风格多变,尤其擅长宏大的题材,能在各种民族的音乐间游刃有余。此外,雅尔还是在电影配乐中使用电子合成器的先驱,早在为《日瓦戈医生》配乐时,他在当时庞大的机器上演奏出电子乐。后来在彼得·威尔导演的《蚊子海岸》《死亡诗社》中,雅尔更是将电子乐运用到浑然天成。

  除了音乐创作之外,他的私生活也堪称精彩。早在1960年代,他就移居美国居住。他的一生中有过四段婚姻。第二任妻子是1950-1960年代的法国当红女星达尼·萨瓦尔,第三任妻子是美国女演员劳拉·德文。而最令他骄傲的则是三个同样从事音乐和影视有关工作的儿女。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被誉为电子乐之父的法国音乐家让-米歇尔·雅尔,1981年和2004年,他曾两次来到中国演出。让-米歇尔·雅尔不但继承了父亲的音乐才华,还继承了父亲的风流倜傥。他与英国女演员夏洛特·兰普林有过一段婚姻,也曾与法国女演员伊莎贝拉·阿佳妮订过婚。莫里斯·雅尔的另一个儿子凯文·雅尔是好莱坞的编剧和制片人,代表作是《木乃伊》。女儿斯戴芬妮·雅尔则担任电影和电视剧的艺术指导。

  2009年3月22日,雅尔在洛杉矶因癌症并发症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84岁。
200933110465.5253911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20:37:41 上传)

200933110465.52539113.jpg

200933110465.9367823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20:37:41 上传)

200933110465.93678239.jpg

2009331104429.9454434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4 20:37:41 上传)

2009331104429.94544348.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