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之前的黑胶唱片在那个年代真是奢侈品,一般的国语唱片80年代香港价格是18-26港币之间,那个年代,估计内地一般人的月工资也就是这个水平。黑胶引进版一般也是20元人民币上下,也是几乎一个人的工资。卡带国产版引进版8块,原版15-20元,想象不出来,当时我在学校时是如何保证自己喜欢的卡带都买的。基本是和同学合吃一份菜,还要经常向家里要零用,全用在买磁带了,还好,硬件方面要求不高,当时的播放就是SANYO随身听,后来换成PANASONIC了,是磁头可以自动翻转那种。记得是1500元左右吧。
看看国外的唱片,这套老柴的6布交响曲是英国用家在70年代初期,用了11.35英镑在HMV唱片店买下的。可见当初的价格是多么昂贵,市场也给唱片公司带来了巨大市场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唱片公司有金钱进行大的制作,请名家指挥,请名家演奏,租用名场地,不计成本的制作唱片。
再看现在的黑胶唱片,一般是200-250元,从价格来看,实在不是很贵,大家一个月的工资都可以买到十几张了。可是,看看制作的水平,就大相径庭了。看很多烧友试音,都是用口水歌发烧碟,真的是委屈了器材。这些录音都是屈指可数的几件乐器,音场,层次根本谈不上,都是电脑出来的快餐音乐。
所以,如果喜欢黑胶,就赶紧下手收集早期版吧。
-
-
SNC14434.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0/12/19 18:27:27 上传)
-
-
SNC1443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19 18:27:2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