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版CD的真相 [复制链接]

查看: 30433|回复: 98
11#

刚才在隔壁读了E版关于西方各国高清音源的兴起,看来抛售CD是必然的。

原帖由 hopeman 于 2010-11-30 9:59:00 发表
可以说是中国才疯狂追求, 连新西兰这种资本主义的第三世界也是在抛售的
LP就更加了

哎, 也难怪, LP在西方最火红的时候, 天朝还在批斗年代
CD火红时大家又都在下海赚第一捅金

如今饱暖了, 自然要追求以前失去的, 只是外国人很难理解, 做为同胞就自然明白了
Quote

这世界真奇妙,CD的生命已近残秋,第一世界的人们在大量抛售,越是老版越廉价,而某些第三世界的人们却在
TOP
12#

老范,无所谓的!上网发帖,对各类回帖有心理准备的。听古典音乐,求同、求乐。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0-11-28 19:57:00 发表
那些恶语相向的估计是即得利益受影响了。没必要,即使知道了美国老版便宜,也不等于中国就只能卖个美国价。打飞的去美国淘的能有几个?真去美国把这些一美元一张买回来,再倒,就能发财?我看不至于。即使不算机票酒店的成本,谁又能保证进的所有碟都能高价卖出去呢?
TOP
13#

CD确实不是这样。象普林斯顿这家,二手CD的价格最高的也就是7.99,一般是SACD。其他的价格高低和是否绝版没太大关系,品牌略有关系,几大唱片公司的都是最便宜的,小公司的古乐录音似乎贵一美元。

上面有人说我收的这些碟不热门没人要,所以便宜。其实不是这样。那些所谓的热门CD,在普林斯顿同样是廉价出现,只不过我基本上都有了,现在收的不大可能是所谓的热门CD,顶多有少量漏网之鱼,而是专注于收自己喜欢的东西。精装大盒老版本歌剧的二手CD以往一般是6.99一张,加上大部分录音我已有密纹,比如卡拉斯的录音,很少收,现在2.99一张了,有些见到会收,放在公司听。我从不在乎我想收的密纹或CD上没上榜,别人如何评价再喜欢的东西,标价贵,爱谁谁,我绝对不碰,哪怕将来真的绝了,这地球离了谁还不是照样转,我有得是其它音乐会和录音可以听。还有就是每年花多少在淘密纹和CD上,定个年收入的百分比上限。因为这个上限,自然不会考虑价格不菲的“好”东西。

个人对古典音乐的聆听和收藏有几个观察:

1. 演绎评价的非线性。很多吹捧上天的演绎和录音,其实与一些没太多好评的演绎只是各有千秋,或略有胜出。但价格在有些地区被指数放大。之所以说“有些地区”,看看Ebay的货物走向便知。

2. CD的收藏性和CD寿命和自身价值的非线性。当然,各版的CD是有制作质量的差异的。但有些地区的人们喜欢夸大所有物品的收藏性,然后狂炒。大到房子,小到君子兰到石头。


原帖由 时光凝固 于 2010-12-5 4:38:00 发表
LZ说的都是事实.这些碟在美国确实是1.99或者2.99,我看到的比这便宜的都有.美国人主要看内容,好的碟还是很贵的,而且新的比老的贵,但卖碟的都懂行的,一般没有卖错的老版绝版他们也是懂的,他们把好的碟都拿到EBAY上去卖......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0-12-05 22:18:11
TOP
14#

是呀,弄的俺最近收不住手。

原帖由 CHRISYUCAICY 于 2010-12-13 11:21:00 发表
过份啊。
100美金能买那么多,换成RMB 买不了多少。
LZ 幸福,羡慕啊。
TOP
15#

最近一通猛淘,圣诞节期间密纹会更便宜,最近可能主攻密纹。

这套中期,三缺一近二十年了,终于补齐。



全家福。早晚两套是中图的血泪史,当年每张¥140还是¥148来着: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10-12-14 18:10:00 发表
价廉物美,干吗收手。
TOP
16#

这是啥东西?傍边傍着香烟,难道是烟灰缸?

原帖由 mobiclip 于 2010-12-19 12:07:00 发表
TOP
17#

最近连听了几次这批次淘的巴比罗利的马勒五。这个录音的CD我曾经拥有,是大头照中价系列的,出国时因为带不了那么多东西,很多曲目只留一张,马勒五选了卡爷的留下,因为用当时的NAD功放听,觉得巴比罗利版录音有些含糊不清。大错特错,在现在的音响上听,录音非常漂亮,音场宽阔,声部分离度很好,乐器的音色近乎完美。原来巴老爷子也是边指挥边哼哼,这个细节,原来是一点没有的。

这个录音多年顶戴花翎还是有道理的,是三星带花中少见的和英国人偏见无关的选择。也不象很多带花,带两年就没了。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1-05-07 21:02:4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