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歌剧收藏之威尔第《茶花女》 [复制链接]

查看: 23521|回复: 80
11#

回到现代录音,1992年DG出的帕瓦罗帝和Studer版也不错。

不过帕瓦罗帝的声音已经不是他年轻时的样子了。Studer也并不是我很喜欢的女高音,虽然人们总说她是花腔女高,我总觉得她没有办法和萨瑟兰比,当然我对花腔女高的胃口比较高,在萨瑟兰之后,我也就能听迪里拜尔和曹秀美了。
PB05028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1/6 12:50:19 上传)

PB050288.JPG

最后编辑小麒麟 最后编辑于 2010-11-06 12:50:19
TOP
12#

来自俄国的Anna的茶花女是新一代歌唱家里最好的一个。

她的花腔演唱相当自如流畅,不过这个现场版恐怕是非常“现场”的,除了观众的掌声之外,你还可以听到太多的舞台走动等乱七八糟的声音。所以如果你不是Anna的粉丝,就不要凑热闹了。

这版茶花女的视频其实我很不喜欢,基本属于完全没有舞美的空旷舞台,这样的歌剧表演还不如说是清唱剧来得妥当。这样的歌剧现场我可不花冤枉钱。

和安娜合作的危拉宗,我一直认为他的技术和音色只是一个过得去但也极为普通的男高音,为什么很多人追他,我一直没想明白。
PB05029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1/6 12:57:01 上传)

PB050292.JPG

最后编辑小麒麟 最后编辑于 2010-11-06 18:28:37
TOP
13#

最后谈谈另一个现场版,就是罗马尼亚的乔治乌在Decca出的版本。

首先它是现场版,你会听到最后观众的掌声。其实如果一个录音一定要收入掌声,那还不如去看DVD好一点。

至于乔治乌的表演,我觉得她的声乐技术很不错,不过也并没有评价说的那么好,尤其和萨瑟兰的技术比,不过她听起来和库楚巴斯有些接近。
PB05029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1/6 13:03:42 上传)

PB050295.JPG

TOP
14#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10-11-6 14:36:00 发表
Lorengar被称为“维也纳夜莺”么?没有吧,streich是获得过这个赞誉,Lo


streich和Lorengar是不同时代的人,大概维也纳太需要夜莺了吧(?)呵呵。

Decca给Lorengar出过小双张的专辑,里面介绍她也是用了“维也纳夜莺”的说法。也许DG说了“维也纳夜莺”,Decca也要搞出一个?
最后编辑小麒麟 最后编辑于 2010-11-06 18:34:13
TOP
15#

也许是duckling imprint吧。我听的第一版中文茶花女里,记得官自文就是那么唱那个尾音的,后来听萨瑟兰也是如此,也就觉得理所当然都应该如此。以后再听抒情女高的另类唱法就会很别扭了。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10-11-6 14:42:00 发表
可能楼主同时注重情感流露,但更看中声乐技巧表现力一些,所以把唱出那个没写的降e3和没唱的分两类,说实话我觉得乔治乌94年没唱的版本比她后来留下的唱出的版本强很多,后来再也找不到那种动情,投入的感觉了。
这个尾音在早期录音很多都是不唱的,现在可能不允许了(我在国外那些岁月,经常听到弄臣女高不唱亲爱的名字的高音,甚至男高女人善变最后的b2不唱的都有),如果说哪位录过全剧的女高这个音最棒,我认为是gruberova(好像80年代留过一版录音,或者听她在她老公指挥下90年代一张歌剧选段,那时她的年纪已经超过老萨和老帕录茶花女时的年纪了),别人包括老萨在内都是从下面托上去甚至挤上去的,唯有gru感觉是从上面夯下来的。
TOP
16#

竟然没有看到chopin兄的发言,很失望啊。。。
TOP
17#

原帖由 chopin 于 2010-11-7 12:04:00 发表
这个塞拉芬版我也偏爱,因为有我喜爱的安吉丽丝,而且塞拉芬的乐队处理太棒了,第三幕的间奏曲催人泪下。


伟大的声音极为纯净无暇的安赫雷斯!这我得去Amazon搜搜。呵呵

貌似以前在纽约上学时见过她的正价版,没想到现在只有小双张了。以前在纽约周末最喜欢去林肯中心旁边的Towers Record,有时也会去格林威治村的另一家分店,一晃就几个小时。Towers早就倒闭了,不过那时纽约的Towers实体店会有很多来自欧洲的进口货,以至后来离开纽约时,我最怀念的就是那些周末翻CD的日子。
TOP
18#

原帖由 MissionLu 于 2010-11-7 12:26:00 发表
我见到过萨瑟兰和贝尔贡奇的正价封面,是歌剧远景舞台照的样子来的,挺漂亮。贝尔贡奇唱得真是好!


确定是Decca出的吗?这我还真没有见过。
TOP
19#

原帖由 DelMonaco 于 2010-11-8 8:49:00 发表
1980scotto是muti,当然不会给她甩尾音的机会,而且那时接近50的scotto早已失去年轻时卡拉斯第二的酣畅本钱了,她62年和G.Raimondi的版本怎没人提呢,后者第二幕龟孙子cabaletta就是o miorimorso那段没唱,但是scotto在votto棒下肆意发挥,好像在第一幕结尾俩大唱段的前一段(就是estrano那段,不是后面尾音降e3的folie那段)还加了个e3左右的音。


刚刚从Amazon订了套Muti指挥的斯科托版正价版,好便宜才5块大洋!不过如果没有降e3,那就很不过瘾了。。。在此先愤怒的高喊:“打到穆迪!”,他刚刚上任我们芝加哥乐团音乐总监,两月前我才举过“Muti Festiva”的小白旗听他的Concert to Chicago.

你的说另一套斯科托,是否是DG出的小双张?貌似没有看到正价版。
TOP
20#

1982由EMI发行的穆迪指挥Scotto和Kraus的《茶花女》其实是一个失败。呵呵,刚刚买来听了,不了解这版有什么好处。

从录音本身来说,82年正好是CD格式推出不久,数码录音还不是很成熟,这一版的录音电平就偏低。

1982年Scotto已经快退休了,她的声音依然圆润饱满,但是一到《我要快乐》的高音部分,她会喊上去,有时显得非常吃力。最让人泄气的还是她在这个著名咏叹调的最后尾音,她不是没唱上去,而是突然低八度处理,犹如烈火上浇下一瓢凉水一样。Kraus的声音在1982年还没有出现老态,字正腔圆规规矩矩,这是这一版的一个亮点,但是就是这个亮点,在第二幕里一处唱段别人统统唱高音的地方,他的高音也被给用低音处理了。这两处特立独行的处理,应该是出于穆迪。

总体而言,这是很扫兴的一版。
PB19028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1/20 13:13:24 上传)

PB190284.JPG

最后编辑小麒麟 最后编辑于 2010-11-20 13:14:5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