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對音箱就是SPENDOR S3/5(沒有R),賣出的時候也沒配好功放:
最初用MYRYAD Z140(聽信网上槍手瞎忽悠)推,一無是處!听了三個月,把功放賣了.后來,買了科寶300B推挽,中高都不錯,低頻散,21W的膽机還是力气不夠.
用KT88(50W以上)的試試,或者用NAIM的功放推推,說不準會有惊喜.音源也別太馬虎了.
燒友通常有這种心理:三大件升級一件,特別是升級幅度不很大的情況下,假如希望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可能會失望.
有的燒友總結得好,升級單件器材,表現只好一點,假如器材都升級,結果可能會比較明顯.
或許是1.2X1.2X1.2的道理吧!
事實上,我升級落地箱(二手)時,覺得中頻沒什么進步,高頻好一點,低頻好一點沒,那么散(這點多數要歸罪于21W的膽机);代价是:近5倍的价錢.
后來升級功放,与希望值差得更遠了:高頻沒听出進步;听人聲還差了些,聲音密度好一點點,定位.清晰度好得稍明顯;低頻好點,起碼不發散了,變得結實緊湊.代价是:6倍多的价錢.
CD机,仍然用MYRYAD Z110,前段時間想換成WADIA 16.WADIA850,后來覺得現在的聲音還過得去,先听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