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CC123 于 2010-9-30 23:17:00 发表 其實所有固定唱頭架的唱臂都和這Alphason Xenon一樣不能調整azimuth的, 而很多的能換唱頭架的唱臂的原厰唱頭架也不能調整azimuth,一般唱頭的唱針也不是絕對的垂直。 我們通常是利用小鏡子和靠肉眼觀察來决定和調整azimuth, 但標準正確的方位是可用專業唱頭分析儀cartridge analy |
KCC123兄的资料总是非常详尽。
KCC兄,阿杰兄谈到的这款唱臂不能调节方位角的确是有诸多不便,但是通过在唱头和唱头盖间增加垫片等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唱头盖的设计,最方便就是可拆卸唱头,可调节方位角的,事实上很多唱臂也没有这样的设计,包括REGA这样的经典厂牌。很多玩黑胶的新入门的朋友,都愿意按照台湾用家常说的八大功对自己的唱盘进行调节。似乎少了一个参数的调节,就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我看来,玩古董黑胶要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包括外观,功能等。
有些参数不一定要量化,在大调节的基础上,凭借听感还是很重要的。例如上面提到的方位角,很多人用镜片,小型水平珠调节,实际听感未必是最佳的,主要是针杆比较幼细,很容易产生细微的不可观变形,但是听感上就容易感受到。
包括超级的调节,如果定位足够准确,再通过唱头盖部分的孔径进行微调都是可以的。甚至抗滑力等设置,都未必需要一定要量化到非常准确的数字级。黑胶时代的人也不需要那么辛苦,只是现代概念的唱盘设计,日趋数字化了。我看转速差个百分之几都不是大问题,未必一定用电子速度计来测量。测速卡已经可以应付了。有些时候,唱盘或唱臂本身的设计已经定位,任你在参数设置上如何精准,都不可能提升到新层次。
所以,玩黑胶不要过于追求参数设置的全面,很多东西原设计者自有其道理。不要用了带驱,就羡慕惰轮驱;用了直臂就惦记S臂。。。这样,就多些玩的乐趣,少些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