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是在玩音响、还是在使用音响? [复制链接]

查看: 31493|回复: 145
11#

原帖由 longmanli 于 2010-9-13 20:30:00 发表
原帖由 阿度 于 2010-9-13 16:32:00 发表
见到说如果要回放现场就应多少万元级,好笑,调不好照样没戏,调好照样没戏。说要听钢琴就得多少万元级,照样好笑。听过邻居吹普通一件民乐器,其穿透力,二百万元级也白搭。音响只是方便你薰陶自个,不代表可以照搬现场回家,无论什么级!奔驰BNW再牛B,上世界高峰也只能靠腿。

严重同意!!小提

说明人只要出了名就可以为所欲为,别人还拿他没办法。
TOP
12#

原帖由 longmanli 于 2010-9-13 20:4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0-9-13 20:29:00 发表
使用音响来听音乐,而不是买一堆唱片来玩音响。
我对发烧的、不发烧的朋友都是这个说法:音响就是自己中意的外观、喜欢的声音、稳定可靠的品质,想听音乐的时候,开机就好;音乐不必去分古典、流行,音乐没有必要人为的去划分等级、档次和品位,强烈反对以音乐的不同划分人的品位、地位的说法,音乐只有好听的和不好听的,

听音乐是自娱自乐的休息,听能让自己放松、解乏的音乐就是最高追求,而不是非要把音乐分个类来听。
TOP
13#

开机,听音乐,黄红英《九月的故事》、王健《巴赫大无》。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0-09-13 23:13:20
TOP
14#

原帖由 longmanli 于 2010-9-14 8:06:00 发表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0-9-13 23:12:00 发表
开机,听音乐,黄红英《九月的故事》、王健《巴赫大无》。

特喜欢马友友的《巴赫大无》,独具东方神韵。

马友友的东方神韵,更多的体现在《丝路》和《SOLO》这两张吧!
马友友还是很西方的,《大无》更西方,当然你要说音乐无国界,那一切注解都是多余的了。
TOP
15#

原帖由 BOM标志 于 2010-9-14 9:22:00 发表
音响是用来欣赏音乐,正如一杯好茶,品味浓意乐在其中。

正是!
子夜时分,传神M3(300B单端)推传神LM203(双五寸小落地),一套三张LP,一口气听完,仍不过瘾,还想再听,已是凌晨2点……
王键的好比“本山太华”大叶晒青,质朴、无味之味。
比斯玛好比2/3的“太华”拼配1/3的“昔归”,味厚、香高、炽烈。

TOP
16#

原帖由 longmanli 于 2010-9-14 12:29:00 发表
牛啊,这么多版本。马友友的巴赫大无力度不足,颇具阴柔之美,所以我认为具有东方人的演奏特色。

大提、小提是俺的最爱,也只是平价、普通版本,我不玩唱片收藏,能听即可。
TOP
17#

原帖由 jeff_3000 于 2010-9-14 22:58:00 发表
我觉得现在这个标题相当的好!

听音响我觉得就像品尝美味,有的人对此美味流连忘返,也有的人在流连忘返之余,愿意自己动手下厨,享用自己烹调出来的美食更是其乐无穷。

但无论是美食还是听感,我觉得都还只是感官层面的享受。
感官层面的享受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的回答是:是的!不过还有比这更重要的~!

我有一个朋友,音乐学院毕业后在电视台做音乐编辑。他平时在家里听音乐,也就是用Discma

JEEF大佬的“玩音响”层次很高,绝非一般器材发烧友换个电容、电阻和换根线的平常玩法!
音乐爱好也是属于发烧友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高手。
如你境界的玩音响、享受音乐,俺们只有多多的敬佩和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