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0HIFI168发烧网友聚会图文报道 [复制链接]

查看: 20041|回复: 68
11#

音响技术的钱大姐给大家介绍老易重新混音的新版蔡琴《金色演奏厅》,现场先播放了原版CD,接着播放重新混音版,这个新版的琴姐的歌声终于回复录音本应有的面貌,歌声自然亲切舒服,人声乐器立体感强,使人听得投入,《金色演奏厅》终于得到平反!



大草哥上场,先来段经典优美男声Nat king Cole,50年代的单声道录音啊,声音竟然这么美!大草哥夸张的说,在Nat king Cole之后的男歌手没有第二个可以超过他的啦。对这点小弟持保留意见,哈哈,但不可否认Nat king Cole是经典的好男声。大草哥接着感慨,现在唱得好的大师离世得差不多了,时光不可倒流啊。



接着大草哥给大家演示张学友《Private Corner》的普通版和玻璃CD版,播放曲目为慢板情歌《十二个音》。普通版在没有玻璃CD版对比的前提下,其实已经声音很好了,但玻璃CD版一播出就立马把普通版给比下去。玻璃CD版就好像把张学友和听众之间的那层薄纱给去掉了,歌声更有层次有感情,是一种相当全面的音效提升。我打的比方是,普通版CD里张学友的爵士唱腔显得有点造作,想表达的目的不够明确;而玻璃CD版暗藏杀机,听得出张学友有点娘娘的唱腔后面的情感铺垫,唱腔带出的音乐企图听得更清楚更具流畅性。普通版CD我们只听了一小段,而玻璃CD版则从头到尾欣赏完毕,完全投入到张学友的精彩演唱当中。

看来大草哥这张编号40(也是最后的一张,草哥纠结了好久才咬牙买下)的玻璃CD,其1万多的身价贵得有理由。不过每次做show都要拿出玻璃CD敲几下清脆响声,大草哥也好心痛啊。
最后编辑MissionLu 最后编辑于 2010-09-05 20:59:32
TOP
12#

接着大草哥把现代音像掌门人林锡坚请上来谈发烧经。大草:这位仁兄把控着香港百分之八九十的粤剧靓录音资源,听说你的《审死官》又准备出玻璃CD了是吧? 林:...是啊。 大草:《审死官》声音这么好,你搞玻璃CD不是跟发烧友的钱包过不去么? 林:追求好声音这也算是造福发烧友啊。 大草:那好,到时候《审死官》的玻璃CD出来了,你给一张我拿去做show的时候敲给大家听,我的那张玻璃CD就不要敲了。 林:(苦笑)好吧好吧。
最后编辑MissionLu 最后编辑于 2010-09-06 12:55:32
TOP
13#

照得很好,很精彩。多有聚会很好。
TOP
14#

好详细啊
TOP
15#

看到大家这精彩的图文报道。俺只能图片说话了。。。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16#

有请北京欧博的刘总给大家介绍他的珍藏LP。



刘总带来的LP珍藏都是头版碟。先来一张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Walter指挥,大师的经典演绎相当有吸引力。



再来一段罗西尼的弦乐奏鸣曲,弦乐表现得宽松有质感。



最后来一段贝多芬的三重奏。刘总认为卡拉扬版众星云集,但可能每位大师个性太强反而融合得不够好,他的这个版本也是比较出色的演绎。


个人觉得刘总是一位真正的爱乐人,看他的谈话以及唱片推荐,可以感觉到这一点。不追求什么过分的音效,其实朴实有内涵的演绎就可以感动人。刘总也说,他们早期听唱片的条件限制不少,最初都是从听广播开始接触古典音乐的,国内获取唱片的渠道也远没有香港来得广泛。
最后编辑MissionLu 最后编辑于 2010-09-05 21:35:33
TOP
17#

本人木耳朵吧,根本听不出楼主文中所说的器材如何如何的了得,什么版本的CD如何好声,以前没现场感受过,看了枪文只是空想,以为几百万的器材出来的声音一定非常的好,今天现场感受过了,我只觉得几百万的器材加上万多元的玻璃CD出来的声音就是如此的效果,HIFI这玩意不过如此。


整晚下来,各类音频格式比较,我只会说播LP是最好声的。看来HIFI还是倒退了 ,新不如旧
TOP
18#

著名录音师黎承昌给大家介绍精彩音乐,先介绍一段最近重新转制的文千岁粤剧唱段《客途秋恨》,所播放的是唱片公司的母带音源,重播的效果很好,文千岁的唱腔甜润流畅,魅力非凡,看来又一粤剧天碟要重见天日了。


谭工介绍作为奖品的发烧放大器,并抽出幸运儿。


嘉庆老总送出两台艾诗MDAC PC HIFI解码、耳机两用放大器给幸运的发烧网友
最后编辑eric 最后编辑于 2010-09-05 23:16:54
TOP
19#

原帖由 马甲1号 于 2010-9-5 21:50:00 发表
本人木耳朵吧,根本听不出楼主文中所说的器材如何如何的了得,什么版本的CD如何好声,以前没现场感受过,看了枪文只是空想,以为几百万的器材出来的声音一定非常的好,今天现场感受过了,我只觉得几百万的器材加上万多元的玻璃CD出来的声音就是如此的效果,HIFI这玩意不过如此。


整晚下来,各类音频格式比较,我只会说播LP是最好声的。看来HIFI还是倒退了 ,新不如旧

每个人的听感不尽相同。不过我觉得听音乐要有良好的心情,自然就可以投入到美好的音乐中去,不然听什么声音都会不好的,刻意去挑器材的毛病也无法投入音乐。器材都是有缺陷的,不然器材也不会不断发展,但我觉得当晚这么级数的器材,听音乐已经足够了。我唯一不够满意的音乐是普通CD版的卡拉扬版贝多芬三重奏以及邓丽君的日本LP,其他的我都听得很投入。不过最发烧当然是真人演奏啦,郭老师在离我大约三四米的地方吹奏唢呐和双管,效果很满意,连坐我前面的大草哥和钱大姐也听得直点头。
TOP
20#

炎黄第一鼓相信没有发烧友不认识的吧?鼓王阎学敏先生出席聚会,难得!



阎学敏先生和录音师黎承昌先生为大家播放发烧敲击乐片断《八音和》,此曲也收录在了2010香港视听展的原音精选纪念唱片中,不过我们听到的是母带文件,效果自然更好。不同打击乐的独特音色一一呈现,乐器定位清晰、质感良好,音乐相当的好听。这不同乐器都是由一位乐手去演奏的,她叫廖倚苹,是阎学敏老师的高徒。于是录音师黎承昌先生就盛赞廖倚苹如何了得,明师出高徒啊;阎学敏先生就说没有没有,还是你们录音师的本领高才能录得这么好。其实两位都不用谦虚,好录音都是各种因素良好配合的结果,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