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视听室我作主纪实报道(图文) [复制链接]

查看: 25537|回复: 74
11#

有单独的听音室,肯定要玩大箱,听大箱才过瘾。。。。。。。。。。。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12#

房间比例得很好,道喜,图
TOP
13#

地下室的防潮是个永远的痛!!!
TOP
14#

5 4 3的比例跟我的地下室差不多,这比例还是要小心,并不是黄金比例。幸运的是楼主有钱人,可以装修,我的预算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作为过来人提醒下楼主:
1。中央空调要小心,这东西一旦坏了要是修一次就够买个大金1P机器的钱了。
2。另外热交换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噪音控制,我的热交换系统就是因为噪音问题,在开声的时候只能关掉,幸好地下室有窗户,可以通风。
3。除湿的问题其实如果是在北方干燥地区可以不用单独买除湿机,用空调的除湿功能已经可以应付了。
4。另外提个建议,电的部分,如果可能从总表尽量多拉一组线给AV系统的投影使用。如果还有能力再加一组给数码系统使用。把电箱放在听音室内,将来需要怎样调整直接在屋内加面板插座。这样将来玩起来会有更大的空间,毕竟在装修期间拉线还是比较容易的,将来想加就麻烦大了。我当时装修就没多加几组专线,现在很是后悔。
5。底板如果使用木地板一定要小心,如果按照标准方式施工,一定死的很惨,龙骨跟地之间千万不要留空。如果铺砖一定要注意空鼓问题。另外就是抄水平的问题。一定要严格要求工人。

以上都是过来人血淋淋的教训,希望对老兄有帮助。
最后编辑potrain 最后编辑于 2010-08-24 00:37:52
静电 丝带 平板 号角 一个都不能少!
TOP
15#

如果安装地板,龙骨跟地之间千万不要留空,我也提醒这一点。
TOP
16#

没有见到电源处理器
TOP
17#

原帖由 yamakasi 于 2010-8-23 20:51:00 发表
地下室的防潮是个永远的痛!!!

是的,装修前,装修中,装修后,防潮是我心头最大的担心。我装修时做了四大防范。
我目前安装了地暖,因为做地暖时地面已用挤塑板做了悬浮保温层,所以想地面反潮应该会好很多。
四周墙壁做了防水处理,还好基本都是靠近隔壁内墙,没有墙壁是直接面土层的。
另外由于全封闭听音室,只有一道门,装了大金的热交换新风系统,应该不会闷死在音乐中,呵呵!
抽湿机一定要有,买了美国森井的大功率抽湿机。在装修过程中已经在使用,效果挺好的,前段黄梅季,每天抽出一大桶。我想日后,门关闭后,在20平左右空间内使用抽湿机
效果会更好控制点吧! 想法是参考单反相机的防潮箱防潮方法,密闭加吸湿,湿度将控制的比较好吧! 抽湿计也刚买了个挂在室内。
不知以上这想办法是否行啊,其实心里也是比较担心的,不知大家有更好的主意没!
的确有朋友的地下室影院因为潮湿,设备坏了!
TOP
18#

原帖由 potrain 于 2010-8-24 0:23:00 发表
5 4 3的比例跟我的地下室差不多,这比例还是要小心,并不是黄金比例。幸运的是楼主有钱人,可以装修,我的预算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作为过来人提醒下楼主:
1。中央空调要小心,这东西一旦坏了要是修一次就够买个大金1P机器的钱了。
2。另外热交换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噪音控制,我的热交换系统就是因为噪音问题,在开声的时候只能关掉,幸好地下室有窗户,可以通风。
3。除湿的问题其实如果是在北方干燥


多谢朋友的提醒啊!
新风管道出风我已经用吸音棉包好了,这个到是我的设计师提醒的。
地板部分是地暖,另外考虑潮湿问题,用了木纹地砖。
最担心其实还是地下室潮湿问题!
TOP
19#

楼主一定是在南方,看来潮湿问题还是很严重的,我们北方的状况就要好多了。
新风管道部分的噪音如果是小功率的机器应该是风管噪音为主,如果是大功率的风口出风部分的噪音也是很难控制的。最好在工程刚开始进行的时候就进行下测试,以避免风管和风口都封在墙里后发现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我就是这么死掉的。
我现在对付潮湿的问题就没办法了,器材打包进防潮袋密封了。只有喇叭太大,没办法,摆在卧室,天天给她吹冷气除湿。幸好还有套小的备用系统在家,是在熬不住了还能再用小系统解解馋,有时候多做些备份还是有好处的。看来每年一次的搬上搬下活动是没的跑了。楼主只能尽量封闭抽湿了。但是恐怕要是在广东那边遇到最严重的黄梅天,也只能像我一样用防潮袋上了,毕竟少听两天音乐能保住昂贵的器材还是值得的。
静电 丝带 平板 号角 一个都不能少!
TOP
20#

如果密闭环境使用抽湿机,时间长了还是会温度升高的。
另外热交换进来的新风也是带很大湿气的,可能也要注意下。
何时开空调何时换气何时抽湿,还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很让人头疼的。
静电 丝带 平板 号角 一个都不能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