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光车间.茶与音享主义]P23:[无上清凉.云茶会]初夏.雨润! [复制链接]

查看: 102743|回复: 246
51#

     “紧压”是普洱茶的标志性工艺,常见的七子饼、大沱小沱迷你沱、金瓜银瓜东南西北瓜、大竹筒小工竹筒……都称为普洱茶。
       为啥“紧压”?先人们没汽车、火车,运茶出远门得带上几个月的口粮水草,若不紧压多驮点,那赶一圈回来连裤衩都得当掉,不叫驮茶搞成溜马了。
       紧压是为了运输需要,紧压及运送紧压茶的过程中的自然陈化——非人为故意、天长日久蕴育出了云南紧压茶的特有风味。
       这是一种工艺,也是传统。所以书上说:“普洱茶是活的、有生命的茶!”。

TOP
52#

       我喝的紧压茶不算多!要喝的也是我能确认它的原料并了解是怎么做出来的那种紧压茶。
       既然是传统的,一般都在前面加“优良”二字,从小家长、老师、领导就千叮万嘱我们要记住和发扬优良传统。
       具有优良传统的紧压茶不好么?
       好!非常好!但数量很少。
       如果市面上那么多的老茶,你相信这是优良传统么?
       茶厂出一款茶必须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而大树乔木的量是很少的,所以茶厂多用台地茶园的茶菁做紧压茶,规模越大、名气越大的茶厂越是这样,相反小作坊倒还能找点稀奇的料做点特色出来。
       大部分茶厂只做量大好卖的茶,而我们喝茶人只买自己中意、好喝的茶,这是个矛盾!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0-08-19 16:39:17
TOP
53#

好享受
TOP
54#

       名厂、大厂做不出优质的紧压茶么?
       能做,但只占厂量的小部分,大厂的大众产品相对质量还好一些,但他们的绝大部分成茶也只配称为“农业产品”。
       如果你去过某些小茶厂,看过他们的加工生产过程,估计你想把你喝过的全倒出来。但愿你喝到的都是正规、正宗的紧压普洱茶。
       传统是优良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主要是指传统制茶工艺。
       出问题的环节是在“加工过程”:但凡喝多了紧压茶的朋友,发现头发、昆虫、鸡毛等等茶引子的情况多少都有吧!
       加工过程的卫生质量状况,是紧压茶生产的致命缺陷,至今未能全面解决。
       找到一款料真、味正、汤纯、卫生良好的紧压茶,不容易。
       虽然紧压茶的卫生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但云南的紧压茶生产企业,特别是几个体制比较现代的大厂,卫生条件改进相当大,和小工厂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如果自己了解并判断准确,选择的茶还是可以信任。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0-08-19 16:42:41
TOP
55#

       先暂停压茶,折头回来说音响。
       为啥选择传神音响?
       有钱人、发烧大佬可能会鼻孔里哼声气给出一句:“穷人一个、水平又差,玩不起贵价机器!只能玩点作坊货”。
       我对说这话的人没意见,因为这样的人俺根本看上眼。但对这样的说法相当有意见!音响么,自己玩乐的东西,贵也好、便宜也行,自己用得好、玩得好就是最好。

       如果有机会来时光车间喝杯茶,听一声时光车间的传神,再回家去给自己的贵价音响打个价,这样最好。
      

       昆明的音响行当不太景气了,不象九十年代周周都有试听会,可上个月和淘宝经营黑胶产品的掌柜闲聊,老板第一句话就讲:“你们昆明玩黑胶的很多呐!”
       经过九十年代的热情,老烧们都转入街巷里弄,宅起来独乐乐了。
       还好名厂、国货大厂、特别是几大胆机厂商,产品在昆明都还有稳定的代理、销售商,能见到的基本听过了。
       为啥选择传神音响?
      和俺对茶的选择一样道理,俺不需要厂商为了好卖而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俺要的是特色个性的音响作品!
      传神的个性特色和俺的需求一碰到即和上节拍了。
      平价、好声、质量稳定!这是传神的精神!
      若能持续而成为优良传统,传神一定是俺永远的神!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0-08-19 16:46:35
TOP
56#

       市面上老茶为何那么抢手?
       因为早年做茶的人很实诚,不懂啥花花肠肠,当时茶不值钱,产量少采摘量也少,茶料品质就有保障。那些云南大叶晒青、干仓、自然陈化的紧压老茶所以确实好喝,就象正宗的成色好的古董音响好听一个道理。
       所以朋友们想方设法找老茶。
       老茶数量非常有限,可市面上就会有那么多?你要啥都能找到!
       有人要!就“造”嘛!假冒古董不是专门有“做旧”这个行当么,茶也可以呀!融汇贯通、灵活经营嘛。
       人为提高发醇熟度、人工高湿高温就是最普遍的方法,所谓的湿仓茶、飞机茶、火车茶皆源于此法。
       当然,还有更科学、卫生的做老茶的技法,俺就不说了,不然可卖天价、可乱真贡茶的老茶就更多了。
       乔木、晒青、干仓的老茶,蜜香、味净、汤透、变化千转百回、回味悠远……我喜欢喝。
       可惜可遇不可求,那不是以饼来品味,仅得一泡足也,能喝一泡且逍遥一泡吧。
       若你遇到,那恭喜了,真好比听赏一套真正HI-END的音响,钉在沙发里,久坐不原起身离去。
A5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8/18 15:02:10 上传)

A53.jpg

A53.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0/8/18 15:05:14 上传)

A53.jpg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0-08-19 16:47:23
TOP
57#

用300B来加热茶也好!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58#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0-8-18 16:18:00 发表
用300B来加热茶也好!

听到兴头上手一抖,搞短路了咋办?
让阿胆在M2、M3上加设一套煮茶的附属装置。合理利用能源、低碳呐!
TOP
59#

       这两天听的最多的搭配,是传神M2(2A3单端)推传神LM102MK2五寸书架箱,听阿胆说五寸喇叭是纸盆涂特制阻尼胶,怪不得声音如引自然、松驰。
       听ECM的加里特、加巴里克,真是一绝呐!
TOP
60#

       周末午饭后小憩片刻,或午夜清静后,泡一壶冻项,味谈点,一本闲书,听一段M2推102播《琴书》……
       那个写意、散仙……
       更贵价的功放能推出现在听到的松驰、放意吗?我觉得很难!精准、细致可能都会有,但难找到如此宽松、舒坦的感觉。就这样听好声,你根本不用考虑升级这样的问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